APP下载

一个教育的 “苹果”:“付出产生喜欢”

2020-11-04

师道(人文) 2020年10期
关键词:苹果英国学校

冷 永

(作者单位:江苏睢宁县庆安中学)

提起英国,我想物理老师们最憧憬的应该是剑桥大学著名的三一学院门前那棵牛顿的苹果树吧。现在的这棵小苹果树就是从那棵著名的苹果树嫁接而来的,就是在某一个夏天,这棵苹果树的先祖的果实掉到了牛顿的脑袋上,砸出了世界闻名的定律与原理。而数学老师,大概想要走进三一学院的课堂,听一听大师们如何新解罗素的 《数学原理》;英语老师大概希望走上伦敦街头,持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老外畅快对话,一展所学。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心底也有向往的地方,那就是徐志摩笔下的康桥。

2019年我有幸成为江苏省初中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专项研修班的一名成员,赴英国进行了15天的交流学习。此时的伦敦,天气分外冷冽,辽阔的苍穹仿佛蓝色颜料泼墨似的,笨拙的鸽子在人来人往的广场自由踱步,令人印象深刻。最后一天安排的是去剑桥大学参观学习,我经过牛顿的苹果树,来到了徐志摩告别的康桥,康河的柔波在夕阳的余晖下祥和荡漾,真正来到这里,才明白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所言非虚。

当然,此行的收获,异域风情的体验还是其次,最为重要的是基于独特的英伦人文熏陶下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让我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拓展了思维。 “牛顿的苹果”令人艳羡而不可得,不过,15天的学习之旅,也让我摘取到英国 “教育大树”上的一个丰美甘甜的 “苹果”。

一、课程体系:学生是使用者也是建构者

追溯英国课程改革的演进史,英国课程管理的发展在积极寻求国家课程干预与体现教师、学生的自主权之间寻找平衡点,强调法定的约束力与灵活性的结合。在国家的支持保障体系下,国家、地方、学校的 “三级课程管理”的发展日益完善。我们国家近年来也开始倡导学校开发建设校本课程,但我们的校本课程从办公室走向教室,走向学生,还需要一段时间。英国这些成熟的经验对我国的课程改革或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国家课程大纲的设计一直恪守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在课程的指导纲要与设计里,为学生一生发展做服务、做规划指导的理念贯彻始终。以英国基础教育的设计和技术课程为例,国家课程大纲用简洁而富有鼓动性的语言确立了该学科的学习目的:设计和技术是一个鼓舞人心、严谨和实用的学科。考虑到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和价值,学生可以设计和制作能够在各种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他们需要广博的学科知识,通过设计活动,变成富有想象力、创新精神、企业精神的有能力的公民。从教学大纲中不难看出:这一国家课程的目标旨在培养所有学生的创造力、技术和实践专业知识,以便以后可以自信地从事日常工作,成功地融入到日益技术化的世界。爱之深,才会为之计长远。这样的教育品质与人生关怀,学生怎会拒绝、不喜欢呢?

英国教育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度与兼容性,国家统一课程包括三门核心课程——数学、英语、科学,以及多达20种的选修课程,如:第二外语、音乐、烹饪、个人发展、社会服务、紧急救助、手工设计等。英国的学校允许国际生将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其自由开放、多元包容的特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我们到东伦敦艾郡的英欧学校参观学习时,60多岁的老校长饶有兴致地向我们介绍学校烹饪课程的开发建构过程,原来最初这一课程是由学校的一位副校长和他们学校餐厅的一位厨师一起开发的。这个课程受到很多学生的喜欢,随着更多的学生选修这门课程,主打的烹制一系列甜味的巧克力课程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了,怎么办呢?校长说,对烹调的热爱也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之一,我们学校怎会对他们关上大门呢?于是学校召开了烹饪新课程拓展建设开发会,吸纳了部分学生进入课程开发小组,学生们合力研发多样化的巧克力。为了做好系统的课程开发,这些同学走入巧克力加工厂做实习学徒,一旦有灵光闪现,他们就抛开别人的经验,自主编写烹饪技术指南。他们训练味觉与嗅觉,辨识了很多材料的气味,深入了解各种食材与辅料的来源、季节性与特征,理解健康的原则。依托一门课程,他们延展、跨越、贯通,打破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藩篱。当校长将学生们自主研发的课程发给我们的时候,虽然只是4页纸,但此时我却真实感觉到了这薄薄四页纸的厚度与广度。中午研修的茶歇时间,桌上摆放的精致甜点都是孩子们的烹饪课作业,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品尝他们的学习成果。我和一个孩子交流: “你的作品被大家吃掉了,你快乐吗?”他一边演示作品的吃法一边笑着说: “当然了,很快被大家吃完,这表示我的作品是成功的,给大家带来美好的体验,我有能力让大家吃得高兴、吃得健康,我很快乐。”没错,付出产生喜欢,成功促生快乐。

英国的课程因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而创建,又随着学生需求的变化、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知识的更新而及时调整,与社会生活高度融合,多样而富有弹性。客观地说,我们国家的课程与教材和社会生活之间的隔断还是存在的,学生的理论知识很扎实,但动手操作的实践体悟不够。英国为人生、为生活的,用实践验证理论的教育取向,学术与技能并重的教育方向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二、课堂教学: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

英国的学校对来访团队有一项规定:不允许超过20人的团队进入学校参观学习。因此,苏曼国际的负责人把我们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去到艾塞克斯郡的两所中学交流考察,然后轮换。我参观的两所学校,一所是当地出名的文法学校剔曼,一所是外国留学生云集的英欧学校。英国的学校入班听课有个规定:听课人数不得超过两个人。每节课我都是提前几分钟进入班级,想看看英国的学生课前在做什么,是否也像我们中国的学生在几分钟的当口,忙着赶老师上节课布置的作业。然而他们面前没有作业,他们在愉快地交谈,极少见到神色凝重和紧张局促的孩子。在英欧学校听语言课的时候,因为他们下课没有铃声提醒,什么时间做什么,师生自己掌握。

英国的课堂教学实行的是双师制,一位主教老师,一位助教老师。上课之前,助教老师把学习内容分发到各个小组,学习的内容只有一页纸,由主教老师与学生一起提前确定,主要依据有两点,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社会实际。内容则包括四个方面:1.这节课要学什么 (明确内容);2.请用你自己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 (自主学习);3.老师相信你们的合作学习一定会很棒 (鼓励合作);4.你还有哪些新的学习需求,可以随时告诉我,或者写下来交给我 (尊重学生的话语权)。

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一旦发现问题,或者对课程存有疑问,可以随时举手提问质疑,老师被打断不会生气反而会很开心,他们觉得这是进入学习的最佳表现。这一教学设计经过了两位教师的反复简化,教学内容比我们要简单很多。同时助教把学习探究的小课题也发到各组,每组的小课题都不相同。课题是在事先征求各组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的,小组划分的依据是对同类问题感兴趣的同学为一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主教老师简单地交代学习任务后,学生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时间约有30分钟。在学生分组探究的过程中,两位老师偶尔站起来巡视,大多的时间里会安静地坐在一个小组旁边,微笑着倾听小组的谈论,给予鼓励而不给意见。当学生向教师寻求帮助时,老师立马积极热情地参与进来,师生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辩论,此时的教室像极了一个会场。学生边探讨,边在大幅的稿纸上书写自己的探讨结果,每一位学生都要写出自己对小课题的思索与发现,组内不要求统一观点。开放式、平等的教学方式有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师的作用就是及时搭建助力学生学习的脚手架,他们的课堂教学始终将学习者自身行动和自主解决问题作为学习和发展的核心。

反观我们的课堂,在貌似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表象里,却一直有一根隐形的线,这根线还牢牢地牵在老师的手上,时不时就拉动几下,唯恐学生偏离了自己的预设轨道,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与主动发现。不被信任,学生就会下意识地退出学习的主体位置。

我仔细环顾了教室的四周与连廊,没张贴名人名言,到处张贴、摆放的是学生各门课程近期的作业、作品、研究成果,学生活动的照片等。每一个学生的劳动成果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都有被欣赏的权利,甚至有些学生的绘画,看起来还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也被张贴在教室里。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每一处角落均可育人,都是课程的组成与延伸。

有一个小的教学细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小组探讨的过程中,一位学生全程没有参与讨论,脸上也没有微笑。助教老师轻轻地走过去俯下身子询问她: “你还好吗?有什么我能帮你的吗?”学生只是说自己很好就没有了别的回应,助教老师微笑着坐在她身边。在成果展示环节:她的书写纸上只有三四行文字。老师对她说: “尽管字数少,但真的是非常独特的观点,很棒。”那位学生犹豫片刻,走到教室的后面把自己的成果张贴在白板的一角。下课的时候,助教老师微笑着和那位学生告别,她说: “你不想笑也没有关系,但别忘了,你笑起来就像花儿一样美好。”那位女生回头冲老师笑了一下,走向下一个教室。老师执着又温暖的关爱,终于让心情低落的孩子破冰回暖。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学校如果是一个安全又美好的地方,那么,在这个地方生活的孩子的忧虑都应该被关注、被排解,哪怕这份忧虑源自家庭来自社会。教室不单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它还是一个美好情感温柔交汇的处所,友好良善的微笑有着治愈的能量,它能小心翼翼地驱走孩子心中的阴霾,保障心理安全,让快乐停驻。这样的课堂教学,既使学生获得了思维与认知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社交与情感的成长。学习活动自然而温暖地发生着。

课后,我与几位老师进行了交流,我问一位老师:你们遇到不听话的孩子、违反纪律的孩子会如何处理,有没有约束、处罚机制?回答问题的老师微笑着做了一种很无奈的表情。他说,他们也会很生气,但是他们会努力克制自己,做到耐心与宽容。遇到屡教不改的学生,他们也会批评处罚,但不是教师一个人去决定处罚方案,而是要报告给学校,在集体商议的基础上,形成处理意见。在处理学生之前,学校必须提前把学生的问题以及学校的处理意见以书信的方式寄给学生的家长,家长知晓情况后,才可以实施。处罚的方式有:放学后留校1小时,在学校完成一项跟学业相关的任务,有老师全程陪同,结束后由家长到校带回;另一种方式,犯错学生须给班上同学每人做一份蛋糕。体罚则是违法行为,绝对不允许发生。

三、特色与亮点:职业生涯规划与全纳融合教育

1.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预演未来的自己

走在英国的中学校园里,在大部分穿校服的学生中间,常常会看到有穿着打扮很成人化、职业化的高年级学生,男生西装革履,女生淡扫峨眉,俨然是叱咤职场的骨干精英。我们好奇地询问翻译老师,老师说在英国,每一所学校都要对13—19岁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这是英国教育法所要求的。学校要详细地列出契合学生发展诉求的学习内容、活动方案、考评方式,以及对学习效果期待的预估。这些内容都会针对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实践参与,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验。我们参观的两所学校在生涯规划教育上,都是既有校内的模拟演排,又有走入社会生活情境的实践活动。在与学生交流中,我问一位学生:你觉得现在就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做定位,是不是早了一点?你的理想职业以后说不定会变化呢?他笑着说:其实读小学的时候,在家里、学校都常常会聊到未来的职业这个话题,他们心里的方向很早就定下了。我想这跟他们很早就接触到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是分不开的。

不得不说,英国的教育立足于生活本位,是着眼于学生整个人生全局的教育,诚如杜威所言, “教育的起点是学校,教育的终点是社会。”学生在中学时期就提前进入了未来的职业角色,扎实了解未来必需的学识素养与技能素养,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了然于胸,反复预演,应对有方,使学生具备了未来社会劳动者与公民的适用能力。当未来真的来到的那一天,学生不担心、不忧惧,自信从容,游刃有余。

2.全纳与融合教育:你和大家没有不一样

我们到东伦敦的剔曼学校参观学习时,下午安排的活动是与剔曼的师生座谈交流,第一个环节是该校的副校长布朗先生代表校方介绍学校办学情况。由于我们提前到达,还没到剔曼学校的上班时间,翻译老师说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布朗先生正在赶来的路上,请大家稍候。不一会门开了,布朗先生推着轮椅缓缓进入会议室。他笑着说: “很抱歉,让大家久等了。由于我身患残疾,行动有点不太方便,学校为了照顾我,允许我每天可以晚到20分钟,我一般情况下不会晚到。今天因为中国的客人来了,它 (指轮椅)有点激动,我也有点,所以我们俩一起来晚了点,抱歉。”其实他并没有晚到,但英式的幽默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消除了陌生感。他在介绍学校的特色教育的时候说: “我们学校做得最好的就是全纳教育,我本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毕业于这所学校,后来到这所学校应聘,校长毫不犹豫地让我留了下来,没有因为我身体的原因而拒绝接收。如今我有幸成为这所学校的副校长,事实证明,我坐在轮椅上同样可以胜任这份我所热爱的工作。同事和学生从来不把我当成一个残障人士看待,我已经忘记我身下的轮椅了。”正校长站在旁边微笑着小声称赞副校长,副校长还了校长一个可爱的眼神,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英国的全纳教育起步很早,体系与制度都很成熟。为了尽可能使特殊儿童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每一所学校都要无条件接受学区内的特殊学生,并安排至少一位教师随时为这些孩子服务。有些课程比如运动与实践,部分特殊儿童无法参与,学校就会组织老师预先为他们量身制作个人课程,提供优质的个人教育,比如身体康复训练、定向行走、心理辅导等。英国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与参与社会的权利这一教育理念处处落地生根。残障学生在英国的普通校园里不是特殊的存在,他们不仅仅是被照顾的对象,他们同样是社会的主人。在参观校园时,我发现所有的校园都有三类卫生间:女士卫生间、男士卫生间、特殊人士卫生间。校园内有宽阔的残障人士专用通道。走廊里,三四个孩子正在和一名身患残障的黑人孩子愉快交谈,发出爽朗明亮的笑声。他们用普通男生惯用的动作打招呼和告别,在这帮孩子眼里,那个左腿残缺的黑人男孩是他们亲密无间的朋友。英格兰下午三点的夕阳余晖柔和地洒在那个黑人孩子的脸上,他的眼睛里布满了阳光。

从理论的角度诠释,全纳教育即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若从英国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归纳,我想说事实远比理论更加精彩,全纳的丰盈层次远远超出了理论的既定范畴。我从英国的教育事实中提取了四个层次的 “纳”:

第一个层次:学校对残障老师的 “纳”,纳残障老师,给残障成年人以施展才华与技艺的舞台,让特殊的、残障的学生从残障老师身上看到未来的希望;

第二个层次:学校对特殊学生的 “纳”,学校纳学生入校,给他们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让他们可以正常学习,正常交际,正常生活,正常追梦,一点点融入人群与社会;

第三个层次:学生对特殊师生的 “纳”,相对正常的学生对残障的老师是尊敬的,对残障的同学态度是友好、包容、不歧视的;

第四个层次:残障人士对自己的 “纳”,他们能够重视自己的局限,但不被局限所困,坦然面对磨难,没有特殊感、隔阂感,很容易融入人群。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学生在不同的社会岗位上,像正常人一样快乐生活着,不断成长着,收获着。

从课程的构建与选择,到课堂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的设定,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社会,从当下到未来,英国的教育教学都有学生的参与,教育教学与学校、与老师尤其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性很强,学生在学校、教师,在他们自己创设的多样学习平台上付出心力,在付出的过程中,情绪投入也逐渐增加,付出越多,喜欢的程度就越强烈。因此英国的学生对学习结果会更有感情期待。课程的多样化与生活化给每一个学习个体都提供了很多获得成果乃至成功的机会,学生在学习上获得的满足感以及自我效能感极为丰足。这样的学习,让学生如何不喜欢、不热爱呢?可以说, “付出产生喜欢”的内核精神与理念,闪烁在英国教育历史长河的流转里,内嵌在英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体现在它的学术品质里、课堂教学中,铺展在每一个学生生命历程和人生轨迹之上。

当然,由于中英两个国家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教育教学的差异性一定存在。新鲜不等于先进,差异不等于差距。英国有英国的专长,中国有中国的特色。比如我们的基础教育有很多突出的优势:我们党的教育教学方针是正确而不摇摆的,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是不遗余力的;我们的教学设备是齐全而先进的;我们的学生基本知识扎实,理论基础深厚;我们的教育教学一步步走向生活,一点点与世界接轨,等等。当然我们当下仍然会存在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与问题。我们既不能盲目地把别人的 “过去式”转化为我们的 “现在进行时”,也不能一味排斥,觉得别人的就是不适合自己的。只有理性地学习、批判和借鉴他山之石的优点与精华,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方法,并在本土的实践中运用和检验,扬长避短,才会不断完善、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这应该是一切外出学习研修活动的目标与旨归。前一段时间,英国教育界掀起了学习上海数学教学方法的热潮,可见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教育因互学而共生。

猜你喜欢

苹果英国学校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收获苹果
拿苹果
学校推介
会说话的苹果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