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汉语言中俄女性词汇的对比

2020-11-03刘可染

文存阅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文化

摘要:不论在俄语还是汉语中,都存在一些表示女性的名词,俄语中以阴性名词来代表女性,汉语中则使用“女”字旁来表示。俄汉两种语言中代表女性的名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俄两国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及中俄两国对女性的看法。本文将以俄汉语中表示女性的词汇、熟语等为例,简要阐述女性在中俄两国的地位的异同。

关键词:俄汉对比;女性词汇;阴性名词;文化

俄汉语言中都有许多关于女性的词汇或汉字,以俄语中的阴性名词和汉语中的女字旁汉字为例,这些词汇的日常使用及其衍生出来的熟语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俄两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本文将通过对俄汉语中的女性词汇以其衍生出来的一些熟语等日常用语的对比,浅析俄汉语言中女性词汇的异同。

一、俄语中代表女性的词汇,熟语及其意义

俄语通过名词的词尾来判断阴性名词和阳性名词,阴性名词代表女性,而阳性名词则代表男性。除了一些表示客观的性别的单词,如:мама(妈妈;阴性)、 папа(爸爸;阳性)、 мужчина(男人;阳性)、 женьщина(女人;阴性)之外,还有一些表示职业、动物的名词也区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如:表示职业的:учитель(教师;阳性)учительница(女教师;阴性); артист(男演员;阳性)-артистка(女演员;阴性); граф(伯爵;阳性)-графиня(女伯爵、伯爵夫人;阴性); коммунист(共产党员;阳性)-коммунистка(女共产党员;阴性);Студент(学生;阳性)-стутентка(女学生;阴性)等。可以见得,这些表示职业的阴性名词最初是不存在的,它们是由阳性名词派生出来的,无非是在这些表示职业的阳性名词后面加上了-ка; -ня; -ница等后缀,就以此产生了表示女性的阴性名词,由此可见,这些阴性名词属于从属、次要的地位。在封建俄国,盛行着“上帝主宰世界,沙皇主宰国家,男人主宰家庭”的原则,家长对妇女,儿童和全家老少拥有不受限制的统治权,俄国妇女的对家长处于绝对服从的地位。父权制度不仅在经济地位上贬低压制妇女,还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妇女的社会角色范围,并有意识的降低了对妇女知识、技能和职业的要求,同时在道德上对女人的要求比对男人更加苛刻。因此,上述的表示职业的阴性名词是派生自阳性名词的,由此可见,在社会上,阳性名词也就是男性,占据着主导地位,而阴性名词也就是女性,还是被视作男性的附属品。

除此之外,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俄罗斯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可以从一些熟语中反映出来,如:Бабъя дорога-отпечи допорога(婆娘只在灶台到门槛内重要). Курица-не птица,баба-не человек(母鸡不是禽类,婆娘不是人). Коли муж не бьет-значит не любит(男人不打你,就是不爱你)。这些熟语充分体现了在俄罗斯女性地位的低下,且在这些熟语中,提到女人是所用的词汇是баба,这个词准确的翻译过来是“婆娘”的意思,可以见得,是带有一些贬义色彩的。在俄罗斯历史发展长河中,女性一直被看作男人的“私有财产”,被当作实现经济和政治野心的手段。除以上提到的熟语中的女性形象外,俄语中还存在一些词是没有阴性形式的,比如:бедокур(淘气生事者)、бражник(游手好闲的人)、буян(寻衅闹事者),这些词没有阴性名词是因为,虽然俄罗斯女性地位低下,但是社会对女性的品德要求却比对男人的要求要严苛,男人可以淘气生事、游手好闲、寻衅闹事,而女性却不可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俄罗斯社会女性的地位是比较低下,且对女性的要求严格的。

除了以上提到过的熟语和一些没有阴性名词的现象外,俄语中的粗话也可以反映女性在俄罗斯的地位。俄语中常见的粗话多数都是阴性名词,如:сука(母狗,婊子)、блядь(妓女,婊子)、скадина(畜生),这些粗话也多是阴性名词。在一些表示动物的名词中,如:狗(собака )、猪(свинья )、鸡(курица )、鸭子(утка )等在俄语中也都是阴性名词。俄罗斯女性的社会地位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俄语中的河流、祖国等词也都是阴性名词,俄罗斯人称伏尔加河为母亲河、称祖国为祖国母亲等,由此可见,俄罗斯人认为女性是伟大的,是能够孕育生命的。在著名长诗《伊戈尔远征记》中,多次提到水、草、乌云等自然元素,而这些词汇都是阴性名词,伊戈尔出征前,乌云密布,仿佛是在提醒他此次出征凶多吉少,而伊戈尔大军战败被俘,正是乌云暴雨掩护伊戈尔大军连夜逃走,而这些词都是阴性名词,象征着女性的慈悲与宽容。

二、汉语中表示女性的汉字,词汇,熟语及其意义

与俄语不一样的是,汉语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汉字的结构来进行分析。在汉字中带有女字旁的汉字非常多,我们将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汉字进行分析。中文里除了“妈妈”“姐姐”“ 奶奶”等女性亲属称呼的此之外还有许多以“女”为偏旁的汉字,词汇,如;“奴”“奸”“妓”“婢”“妒”“妾”等,我们一一来进行分析:首先“奴”字是一只手抓住了女子,表示被掠俘虏和被剥夺人身自由的人,这里形容女子是没有是人身自由的,女子是男性的附属品;“奸”字表示“奸人”“奸臣”,都是贬义,可借此表达女性地位的低下;“妓”指“娼妓”,娼妓在古代是供男人玩乐的一群女性,她们没有人身自由,只能依靠出卖身体来生活;“妒”指“嫉妒”这是大众认为女性常有的一种心态,女人善妒,因此也是贬义。形容词有“妖娆”“婀娜”“姗姗”“娇媚”“妩媚”“娴静”“温婉”等,这些词汇都带有女字旁,它们也多用来形容女子,代表来对女子性格等的美好祝愿,只是,这些带有欣赏含义的词汇都是从男人的角度出发的,我国古代就有女子需要三从四德的思想,何谓三从四德?三从指的是: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的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红)。由此可见,以上提到的形容女性的形容词皆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希望妇女娴静温婉、婀娜多姿等,而“妖娆”“妩媚”等词匯在古代是带有一些贬义的含义的,说明作为女子要贤良淑德,妖娆妩媚则是不守妇道。

除了上述的一些汉字和词汇以外,中文里还有一些熟语或成语,这些熟语或成语一样体现了女性的地位,如:“最毒妇人心”“妇人之仁”“鸡多不生蛋,女人多了瞎捣乱”“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乞随乞,嫁馊随馊”“打老婆,骂老婆,手里无钱卖老婆”“红颜祸水”等,这些熟语或成语多反映了女性地位的低下,像“最毒妇人心”“妇人之仁”一说是指女性的贬义含义,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乞随乞,嫁馊随馊”则是指女人没有自主的权利,只能是男人的附属品。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地位不再像从前那样低下,但也只是在文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一些落后地区有些熟语和成语以及它们的观点还在被使用,比如一些农村地区常使用“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乞隨乞,嫁馊随馊”“女儿是赔钱货”“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这就证明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女性仍是廉价的、不被尊重的。

除了一些熟语,近现代的一些词汇也能体现出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在一些精神文明程度较为发达的地区,也存在一些词汇,如“女司机”“女强人”“老处女”“大龄剩女”“女博士”等。“女司机”一词是近几年产生的,代表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大众普遍认为,女性不能很好的驾驶汽车,操纵一些重型机械等,这是一种对女性的偏见,一般在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如果驾驶人是女性,路人便会调侃一句“又是女司机”,尽管也许这位女司机是拥有多年驾龄的司机。但如果司机是男性,却很少有人说“害,又是个男司机”这样的言论。而“老处女”“大龄剩女”等词更是频频出现,这是调侃到了一定年纪却没有结婚的女性,但是到了一定年纪却还没有成家立业的男性却没有人调侃他们为“老处男”“大龄剩男”等,这也体现了社会认为女性到了一定年纪就应该要嫁人,相夫教子的偏见。近些年“女强人”一词多用于事业成功的女性身上,但是这一词背后的含义却是指对女性虽然事业上成功,但是家庭生活却空虚的惋惜。“女博士”一词也是近年来使用率较高的一个词,但多数用来调侃,社会多数人认为女博士难嫁,读死书,形象木讷,很显然这是一种刻板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多数人秉持“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观念,只是,这里的“无才”不再是指从前的大字不识一个,而是指学历不用太高,学历太高会难嫁。

中文也和大多数语言一样,包含粗话,而这些粗话也多是包含女性含义的,如:“去他娘的”“去他妈的”“婊子”等,这些现象都可以视为一种潜在的性别歧视的表现。

除以上的一些对女性的偏见之外,中文里也有许多词汇,如“祖国母亲”“大地母亲”“母亲河”等,都体现了中国人对母亲这一称呼的神圣性的认可,我们认为母亲是伟大的,是宽容博爱的。

三、俄汉语言中表示女性含义词汇的异同

经过前面的一些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俄汉语言中带有女性含义的词汇的异同之处。

1.相异之处:(1)俄语中有许多表示动物的名词都是阴性形式,如:猪、狗、鸡、鸭子等,但是在汉语中表示动物的词汇多用反犬旁,几乎没有使用女字旁的汉字;(2)在职业词汇方面,多有从阳性名词派生出的阴性名词来代表女性从事相同的职业,而在汉语中这种派生出来的词汇很少,我们在介绍以为女性的职业时,很少说女教师、女学生、女教授这样的词汇,只是在个别词,如上文提到的“女司机”上含有一些偏见;(3)汉语中有较多关于女子婚恋的熟语,如“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而俄语中却比较少谈及女子的适婚年龄。

2.相同之处:(1)俄汉两种语言中,在熟语中都反映了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低下,没有自主权;(2)俄汉两种语言中的粗话都大多包含带有女性含义的词汇或字眼;(3)俄汉两种语言中都称祖国、大地、河流为母亲,表示俄汉两种语言都认为母亲是神圣,宽容博爱的。

结语

综上所述,俄汉两种语言中,在词汇、熟语、汉字等方面有许多都包含女性含义,而在这些代表女性的词汇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俄汉两种文化中女性的社会地位。本文通过词汇、熟语两个大方面的列举,对俄汉两种语言中代表女性含义的词汇及其蕴含的深层意义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在俄汉两种语言中代表女性的词汇和其意义是大同小异的。

参考文献:

[1]潘凡.汉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10):78-79.

[2]何玉婷.浅谈汉语中的性别歧视[J].语文学刊,2016(01):37-38.

[3]张洁.浅议汉语中的性别歧视[J].学语文,2018(06):94-96.

[4]孙慧洁.俄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探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04):271-272.

[5]陈春红.俄语称呼语中的性别歧视研究[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1):32-37.

[6]李琳.论俄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中国俄语教学,2000(01):59-64.

作者简介:

刘可染(1997年—),女,汉族,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摄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