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2020-11-02吴黎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0年9期
关键词:修德励志论点

吴黎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显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读书可以防止浮躁贪婪,让心灵宁静淡泊。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寧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5月16日)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③段画线句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从初中教材名著导读里列举一个与之相应的示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 孙俊强供稿)

【参考答案】

1.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2.选文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接着用段首排比的方式提出分论点,逐一具体论述读书对心灵修复的益处;最后点明读书的意义:改书能让人“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3.比喻论证;把“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比作“‘烤火可以把‘衣服上的湿气烤得烟消云散”,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的观点。4.奥斯特洛夫斯基身残志坚而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猜你喜欢

修德励志论点
“德”的镜像:老子思想解读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励志故事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生活励志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做官与“修德”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