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场域习性理论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

2020-11-02唐秋鸿姜倩

对外经贸 2020年9期
关键词:习性场域创新创业

唐秋鸿 姜倩

[摘 要]如何構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结合国内学者研究现状,对某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进行了案例分析。通过运用布迪厄场域习性理论,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场域,塑造学生的习性,使其具备在全社会创新创业的大场域内产生实践的能力,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场域;习性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9-0135-04

Abstract: How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is the core issue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scholars, this paper makes a case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in a university. Through the field habitus theory by Bourdieu, construct the fiel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uide students to carry out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competition, cultivating students' habit, So that they have the ability to produce practice in the fields of soci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practice of univers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ield; Habits

一、 引言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实施意见。2016年3月29日教育部召开直属高校视频会议,再次指出要重视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创新、教育改革、创业在高等教育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渐上升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如何构建高质量的创新创业课程已成为国内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大规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时间并不长,从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率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算起,前后时间跨度只有17年左右[1]。期间国内对于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构建的研究大多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安排、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基于场域习性理论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研究鲜少有见。引入布迪厄的场域习性理论,分析目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场域,进而影响和塑造场域内个体的习性,使其具备在社会场域下产生实践的能力,构建基于场域习性理论的创新创业课程。

二、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实践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内容形式单一[2]。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功利化、简单化的倾向十分严重,课程大多无法摆脱以老师、课堂、课本为中心,以考试为考核方法的传统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大多是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同案例的简单结合,或是简单的创业技能技巧培训,课程偏向理论且内容较浅,缺少实践活动的支撑,导致教学脱离社会实际,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是实践模式相对局限[3]。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多通过一些企业人士和相关专家进行讲座与交流,或是举办各种创新创业比赛的模式进行课程实践,甚至有些高校将课程实践简化为就业实习。这些实践模式的局限导致培养的学生未能深入了解创新创业内容,缺乏应用性,更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需要。

三是体系建设不完善[4]。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涵盖创业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创业实践知识等各种综合性知识,并结合课堂、课外教学活动[5]。然而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大多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且缺少统一标准的教学大纲、教材和相应的课程评估机制,课程设置也较为分散,导致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各高校课程差异性大,难以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三、基于场域习性理论的创新创业课程设计

布迪厄认为“习性是指一种持续的、可转换的倾向系统,它是对过去经验的综合,是一些结构化了的结构。依靠对于各种框架的类比性转换,习性使千差万别的任务的完成成为可能”[6]。也就是说,习性是导致行为产生的主导倾向,这种倾向是个体在感觉、思考和行动的时候都带有的,它是个体受到其生存的客观条件和经历的影响,以无意识的方式内化于自身的。

习性与场域紧密相连,离开场域,习性就没有存在的依据;离开习性,场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布迪厄将习性和场域的这种关系称为“本体论的对应关系”。他将场域定义为“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网络或图示。这些位置的存在、他们加诸于其占据着、行动者以及机构之上的决定作用,都是通过权力或资本的分布结构中的情境客观地界定的,也是通过其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而得到界定”。习性和场域之间的关联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方面,场域塑造着习性,习性成了场域的固有属性在个体行为上的体现。另一方面, 习性有助于把场域构建成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 一个被赋予了价值、值得行动者去投入的世界。

场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能够为各种资本提供相互竞争和转让的场所,任何一个场域都是行动者维持或改变其本身所具有的资本,进行资本再分配的场所,行动者利用其积累的原有资本和占有的社会地位,同其他的行动者进行各种竞争,这些竞争决定于各个行动者的社會地位以及他们的习性结构和活动能力。布迪厄将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三种基本的形态。不同的资本构成和生活轨迹塑造着个体的态度与实践。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提出:[(习性)×(资本)] + 场域= 实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实践的产生是习性、场域与资本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行动者的习性正是在实践的作用下与场域发生关系。当个体在场域中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其习性也会发生变化;场域中又存在着对资本的争夺,资本则决定了场域的位置和力量的变化;资本又决定了习性的生成,习性是资本状况的反映。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习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习性从实践中获得,又不断指导和发挥各种实践作用;不断被结构塑造而成,又不断处在结构生成过程之中[7]。

四、创新创业课程实践逻辑

我国大力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是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注入动力。高校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实践为社会输送创新创业型人才。而布迪厄在场域习性理论中揭示的个体习性形成和实践产生的过程即是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创新创业课程便是布迪厄所提出的场域。

因此,将布迪厄的场域习性理论应用到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实践的研究中。通过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场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建立场域规则,实现在场域内的自主学习,以学生的经营成果为依据制定考核标准,代替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在场域规则的约束下,学生以资本积累和相互竞争的方式占据场域内的位置,并不断实现对自身习性的塑造,进而在场域内形成实践,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目的。场域习性理论的应用机制如图1。

(一) 场域的构建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即是构建一个课程场域,它是各方参与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所形成的大场域中的一个子场域,高校的学生、教师和后勤技术人员都是这个场域内的行动者,也是布迪厄在场域习性理论中提到的“游戏参与者”。这个课程场域的构建需要针对高校内跨专业跨学历,具有不同基础的学生,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对社会中具体的创新创业环境进行仿真模拟。

学生是这个课程场域内的主要角色,他们通过实践提升自身在场域中的位置;教师负责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指导;后勤技术人员的职责是提供“游戏”所需的软件环境,SAP等先进的ERP系统都可以作为选取的参考,以实现对社会中的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的仿真。

(二)场域内的规则界定

在这个课程场域内,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是创业企业的人员,招投标公司人员或是政府各组织机构人员,学生通过自荐演讲的方式参与这些机构关键位置的竞选(如企业CEO、政府各组织机构负责人等)。

而场域的大部分规则由场域内“游戏”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制定。在确定了场域内的关键位置后,各企业CEO可以通过制定企业理念、企业LOGO,举行双选会等方式吸引其他参与者的加入。场域内的位置关系则在学生之间形成,他们在场域内的资本积累决定了每个人位置的高低。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各企业通过参与政府组织的招标会,举办新产品发布会等方式进行相互的策略性竞争,追逐场域内的资本以占据一定的地位。

最后的考核规则由教师制定,他们可以根据企业的营业额和产品评比的结果对各企业进行排名,即确定每个参与者的资本多寡和最终形成的场域结构,对学生的经营成果进行点评。

(三)个体资本的积累

布迪厄指出,资本从来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只有当它处在某一特定的场域关系中才是有效的,并且总是受到该场域的限制[7]。

学生以企业人员、政府人员等身份参与到“游戏”中,他们想要在这个场域内获得一定的地位和认同感,就需要不断积累布迪厄所提出的四种资本。

课程场域内的学生需要通过银行贷款、产品销售、获取政府订单等方式获得经济资本;依靠研发新产品,吸引其它参与者的加入提高文化资本;利用政府和银行等其它社会机构扩大产品的市场,增加企业的社会资本;最终,学生在场域内通过不断宣传企业的发展理念和企业logo,积累三大传统资本,扩大在场域内的影响力,增加产品认同感,以实现符号资本的提升。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在全社会创新创业的大场域中,资本是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场域的结构和参与个体的地位,最终决定创新创业者的命运。

(四)习性的塑造

每个场域都有自己的逻辑,学生进入这个课程场域,就要默认它的游戏规则。在场域规则的约束下参与者将外在环境内化而形成新的习性,这些习性成为他们参与场域内各种实践行为的指导并不断完善着整个场域。

学生在这个场域内的最初实践(发表竞选演讲,制定公司发展理念等)由自身的资本和习性决定。随着“游戏”的进行,每个参与者都需要为提高企业的效益和通过最终的考核进行各种竞争(如参与招投标、进行产品营销等),这使得场域内的资本在参与者之间不断地转让、再分配,这个过程也塑造着学生的习性。

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形塑而成的习性使他们在真正面对社会中特定的创新创业环境时能够产生实践的能力,即具备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五、案例分析

以某高校跨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全校性选修课的某期课程为对象进行研究。课程从动员会到最后的总结大会为期10天,有来自全校59个专业的120名学生参与,主要环节包括动员讲话、CEO自荐竞选、各组织机构人员招聘和办理注册手续、企业运营、企业LOGO评选、政府招投标活动、新产品发布会和总结大会等。课程进行两轮模拟,成立制造企业10家,贸易公司4家,物流公司3家,会计师事务所3家,招投标公司1家,商业银行1家,政府机构包括税务局、工商局。

从120名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回收反馈意见94份,并对具体内容按照学生参与课程的职责分工进行了汇总,结果如表2所示。

除了以上担任制造企业人员的学生反馈的信息,本文还从反馈信息中提炼了一些共性的收获和问题。

对于学生课程实践的收获,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课程设置实践性较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运营的流程,以及如何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创业实践中;由于课程的实践形式采用由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方式,因此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该课程对于仿真环境的构建使学生在经营过程中面对到来自场域内其它组织的压力和考验,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未知性和紧迫感,培养了他们的创业精神;跨专业课程实践的方式,使得课程能朝着学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相互融合,各取所长。

然而,该课程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首先,课程没有在实训前为学生讲解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流程,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企业运营及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导致在工作中不能明确自身岗位的职责,出现较多问题,工作停滞不前;实训课程所采用的软件系统较为复杂,学生没有事先接受培训,在实际操作时出现的大量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导致企业的经营受到影响;课程模拟周期为6个季度,许多制造企业前期研发准备阶段时间过长,导致后期产品销售等环节时间不足,企业难以盈利;除了制造企业,其它组织机构人员在产品未能投放市场前工作量较少,大部分学生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最后,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不足,不能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研究分析发现,构建高校跨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场域,引导学生建立场域规则并参与场域内的竞争和资本再分配过程,可以极大限度地塑造学生的习性,使其具备在创新创业的特定场域内产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同时这种实践形式有效改变了传统教学形式的单一和教学内容的浅薄,弥补了实践形式上的局限性,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基本素养。

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和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发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资本的缺失和课程场域的规则界定不完善。因此提出建议,为解决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进行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提出一些课程构建思路,进一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同社会创新创业环境的全面接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首先,各高校课程应用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要实现标准化和统一化。课程需要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企业业务流程和课程软件系统具体操作等内容的培训,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大场域内需要的文化资本。第二,在课程场域内,教师作为理论指导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并制定合理的课程周期和场域架构,保证每个学生能够有效参与场域内的各种竞争中,促使他们为努力扩大企业的影响力,提升企业在场域中的地位自发地积累各类资本。第三,由于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课程场域内实践流程的各个环节,优化学生的参与过程,及时获取并分析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反馈信息,使场域的各项规则不断完善,更好地实现对学生习性的塑造。

[参考文献]

[1]李慧清. 创业环境约束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基于GEM和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协同研究[J]. 高教探索, 2015(11):83-87.

[2]翟立强, 王小琬, 潘胤州. 我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分析及优化路径选择[J]. 对外经贸, 2019(7):125-127.

[3]孙向阳, 史丽娟, 何秉高. 高校“双创”合作平台下的实践教学模式优化研究[J]. 对外经贸, 2019(8):142-143.

[4]周泽炯, 廖信林. 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对外经贸, 2020(1):133-136.

[5]马永斌, 柏喆.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5):137-140, 150.

[6]王惠芬, 唐秋鸿, 林毓铭. 大型复杂信息系统采纳中的应急管理:利用符号资本打开ERP Ⅱ黑箱[M].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

[7]唐华英. 布迪厄习性概念浅析[J]. 法制与社会, 2011(2):275-276.

(责任编辑:顾晓滨 马 琳)

猜你喜欢

习性场域创新创业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螳螂的生长过程和习性是怎样的呢?
习性养成要趁早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乌桕大蚕蛾的生物习性之初探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粳型不育系新稻97200A的开花习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