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2020-11-02邵猷芬

老区建设 2020年17期
关键词:于都县搬迁户易地

邵猷芬

于都县地处赣州东部,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357个行政村和1个工业园,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原中央苏区核心县、全红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罗霄山扶贫攻坚片区县,赣州唯一一个人口超百万的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25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6119户,贫困面广、程度深。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曾经是阻碍这块红土地发展的最大矛盾之一。近年来,于都县经过易地搬迁以搬这种超常规的举措,以搬迁模式活起来、搬迁对象准起来、移民负债减下来、入住质量高起来、移民生活富起来为目标,真正实现了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三级模式、梯度安置,让搬迁模式“活起来”

在摸准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于都县结合本地特点,创造性提出县、乡、村三级梯度安置模式,有效地兼顾了群众意愿、城镇规划、企业用工、后续发展等各方面需要。一是在县城工业园区先后建设思源社区、梦想家园社区2个安置小区。各占地100亩,分别建房1193套和872套,用于安置深山区移民、同步搬迁对象和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摇号安置了354户1527人和153户819人。两个小区地处工业园中心,周边工厂林立,配套设施齐全,方便就业就学就医,让家庭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既享受高品质生活,又能随时找到高质量就业岗位,搬迁后脱贫成效非常明显。二是建设18个中心镇安置点。在18个乡镇圩镇所在地规划建设了1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含同步搬迁共建房1120套,于2018年摇号入住了易地扶贫搬迁对象692户3259人,让故土难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既彻底改变了原先不便的生产生活条件,让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成为过去,又感受到乡音不改、圈子不变,使其加速融入新生活,加快实现小康梦。三是建设一批中心村安置点。针对半劳动力或住所离耕种地较远的意愿搬迁户,选择中心村或村里的中心地带建设安置房,让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既能安居,又能乐业,既能兼顾农业生产,又能方便就业就医。

一户一档、全程监控,让搬迁对象“准起来”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之后,于都县迅速组织开展新一轮宣传动员,对搬迁政策进行再宣讲、对搬迁对象进行再锁定、对安置方式进行再确认,把政策标准变成图纸,把图纸变成样板房,让贫困群众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做到政策到户、协议到点、建房到点、配套到位。一是通过国扶办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大数据比对,逐户核查,确保有搬迁意愿的贫困户在系统中都标识了搬迁意愿,搬迁入住的贫困户都标识了受益对象,让搬迁对象在线上“准起来”。二是按照“一点一册、一户一档”完善程序,规范管理。明确乡村干部责任主体,从严审核移民安置对象条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三榜公示,全程接受群众监督,让搬迁对象在线下“准起来”。三是做实做细拆旧复垦工作,以旧房拆除倒推真正的搬迁入住,以复耕复垦推进“增减挂”工作,让搬迁对象在过程中“准起来”。四是常态化与规划建设局、农工部、供电公司、自来水公司、物业和国扶办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阶段性大数据比对,一经发现问题,立马整改,让搬迁对象在自查自纠中“准起来”。通过线上、线下、过程监管、自查自纠等四种方式,让搬迁对象“准起来”,守住搬迁对象精准的“界线”。

产权质押、无偿入住,让移民负债“减下来”

搬迁脱贫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工作,搬迁群主融入新社区、适应新环境、开始新生活依然面临挑战。于都县坚持以人为本,多措并举,千方百计降低移民群众负债,让群众搬得出。一是通过“产权质押”让负债“减下来”。考虑到2016年搬迁户均已装修入住,为积极稳妥推进整改,由县本级财政安排资金到县国资公司,再由县国资公司通过回购银行按揭贷款债务方式予以解决,明确5年后搬迁户脱贫致富后到期一次性还本,免利息,也可到期后再按5年分期付款,按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支付利息。二是通过“无偿入住”让负债“减下来”。对于2017年和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采取政府统一装修模式,让贫困户只需配备基本家具家电即可拎包入住,贫困户每人2万元的补助通过代扣代建模式统一补助到安置点项目施工企业。为保证贫困人口能在规定时间内拆除旧房并搬迁长期入住,每户贫困户缴纳1万元保证金,待贫困户脱贫致富后如需办理产权登记或交易、赠与、置换、继承,则按照建设时安置房成本价扣除贫困户个人补助金额和保证金后,足额缴纳剩余房款至县财政后,再予以办理不动产权证。通过“产权质押”和“无偿入住”,于都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无一户自筹超标,守住了不因搬迁举债的“底线”。

规范管理、完善配套,让房屋质量“高起来”

在确定搬迁的基础上,于都县还狠抓项目建设管理,全面提升搬迁房屋质量,完善配套服务。一是统筹推进前期工作。由县级统一规划设计、监理招标、招标代理、预算编制、公开招投标等项目前期工作,实现了安置点项目前期工作的集中审批,节约了大量时间,规范了项目管理。二是加强建设过程监管。乡镇业主和监理单位安排专人对项目质量进行全程监控;整合规划建设、国土、环保、水利等部门技术力量,全面推行工程质量安全月巡查评估制度;安排搬迁户代表全程参与工程监管;采取约谈、通报、下发(停工)整改通知单、处罚和暂停请款等措施,建立质量安全问题台账,确保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到位。三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全部完成了生活用水、用电、网络全覆盖,满足搬迁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按照量力而行、轻重缓急的原则,在安置点逐步设置学校、医院、银行、幼儿园等础配套服务,让搬迁群众“住得好”

两业扶持、兜底保障,让移民生活“富起来”

挪了新地方,能不能找到新的就业门路、发展机会?搬进了新家园,有了新身份,能否让贫困群众就此迈入物质有保障、精神有盼头的新生活?这些问题无一不考验着于都县委、县政府的扶贫智慧。于都县把后续扶持措施与基础设施建设、安置房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确保每个集中安置点、每户贫困户都有至少一种后续扶贫脱贫措施,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一是发展特色产业。对于有一技之长的移民群众,安排产业扶贫发展资金,大力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增加收入。如在中心镇中心村安置点周边流转户均50㎡以上的土地,安排搬迁户家门口发展家庭式种养殖产业,既发展“田园”经济,增加收入,又留住了农耕文化。据统计,有2248人发展了特色产业,占搬迁人口的34.54%。二是融入现代服务业。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一大批的群众从原来的偏远山区搬入了县城或中心镇、中心村,地理位置更好了,交通更便利了,于都县引导这些搬迁户积极加入现代服务业,融入到城市或圩镇的第三产业服务大军中。到目前,有1348人加入了现代服务业,占搬迁人口的20.71%。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在安置点区内开发保洁、社区物业管理等公益性岗位提供给搬迁贫困户,完善社区管理,增加贫困户收入,全县安置点共设立公益性岗位109个。三是加强就业扶持。加大搬迁户就业创业培训,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和储备式免费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增强安置对象就业技能,并优先推荐到工业园区企业就业,共计培训约3000人次。在每个乡镇安置点就近建立扶贫车间,在家门口就业增收。鼓励企业优先录用移民搬迁贫困劳动力,先后10余次组织园区企业到安置点现场招聘,赢家服饰、大田鞋业、天健电子等大型企业针对移民户特点,提供专门“生手流水线”等就业岗位。实现了每个搬迁户都有稳定就业收入,一些搬迁群众形象地说:“搬出来就是脱贫了。”四是增加资产收益。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动员搬迁户把其原居住地山林土地(含复垦的宅基地)实行统一有偿流转,其原有的集体资产收益权将予以保护,切实增加其股金、租金收入。五是社会兜底保障。对老、弱、病、残等无劳动能力的移民搬迁对象,继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教育、产业奖补等政策,做到搬迁补搬政策,并不断加大提标力度,截至目前,有796人享受了社会兜底保障政策,占搬迁人口的12.23%,让有困难的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真正实现搬迁一批、脱贫一批。

于都县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易地扶贫搬迁不是搬出来就结束了。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既要确保各项短期措施立竿见影、落地见效,又要着眼长效、保持韧劲,持续用力,构建起抓在经常、融入日常、特色鲜明的扶贫机制,真正使搬迁工作的成效利当下、利长遠、利全局。

责任编辑:史慧芳

猜你喜欢

于都县搬迁户易地
铜鼓县:以“四真”提“四感” 高质量推动易地搬迁后扶工作
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于都县中小学武术开展状况调查研究
于都县银坑甑笊舞调查研究
臧学万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
于都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