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实验室诊断与治疗

2020-11-02沈学隆

湖北畜牧兽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治疗诊断

沈学隆

摘要: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20)09-0023-0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属于国家二类动物疫病,临床上患牛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近年来,牛养殖产业不断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同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发生率也呈现升高趋势,给养殖场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由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日常养殖管理不当,养殖密度较大,卫生环境较差,疫苗免疫接种不合理,牛群抵抗力差等就会给病毒的传播流行提供条件。为此,需要养殖户强化对牛群的有效管理,构建完善的养殖环境,更好地推动养牛产业健康发展。

1  流行特点

在自然条件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只感染牛,不感染其他动物,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牛都可以感染,但不同年龄的牛感染病毒之后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对犊牛和育肥牛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途径多样的特点,牛群当中一旦引入该病,在短时间内将会蔓延到整个牛群。患病牛、带毒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可通过被污染的空气、飞沫或与带毒牛进行交配等进行传播。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吸血昆虫在传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方面有着特定的作用。养殖场卫生管理不当,养殖密度较大,牛群之间相互接触,牛群存在高应激、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抵抗力差等会导致该病在牛群中快速传播蔓延。该病虽然传播速度较快,但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

2  临床症状

病毒的感染途径不同,患病牛的年龄不同,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存在很大差异。牛传性鼻气管炎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可分为呼吸型、生殖系统型、流产型、眼结膜型。大多数患牛都表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体温升高到42 ℃,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停止,不断流泪,从鼻腔流出脓性分泌物;发病1~2 d后患牛的鼻腔黏膜高度潮红、充血,呈现鲜红色或者潮红色;哺乳母牛表现为泌乳量显著下降,不能正常呼吸,口中呼出恶臭气体;犊牛感染后发病速度较快,可能因为呼吸不畅而窒息死亡。生殖系统型主要表现为生殖道严重病变。繁殖母牛感染后主要表现为阴道黏膜高度充血,患牛频繁排尿但尿量较少,排尿时疼痛难忍,在阴道黏膜表面有时可见灰黄色米粒大小的脓包,从阴道中流出脓性分泌物;病情严重时,在阴道黏膜表面生长出伪膜,伪膜下存在溃疡灶[1]。流产型常发生在初产的青壮年繁殖母牛群中,母牛可以在妊娠的任何阶段突然流产,流产之后表现为胎衣不下,长时间不能正常发情,并出现严重的繁殖障碍;有的患牛发病之后眼结膜充血水肿,从眼角流出大量泪液,眼角膜浑浊;病重时会在患牛的眼角膜上形成灰黄色针尖大小的颗粒,最后形成坏死的伪膜,将眼睑粘连,眼结膜外翻,眼角持续流出脓性分泌物。

3  病理变化

将病死牛解剖可见其鼻腔黏膜呈现深红色、紫红色[2],鼻夹骨表面有坏死灶,口腔黏膜高度充血,气管中夹杂泡沫状内容物,并混杂有少量血丝,气管黏膜表面存在出血点。进一步观察可见其肺脏高度充血、出血,在肺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肾脏明显充血。解剖流产的胎儿可见坏死性肝炎,脾脏、肾脏严重坏死。

4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死牛的典型病变组织先进行严格的细菌分离培养,没有发现被染色的致病菌,在几种常见的培养基上也没有发现致病菌生长。将采集到的病料充分粉碎后加入灭菌的生理盐水(1∶10)充分研磨,经双抗处理,放置在离心机离心处理15 min后取上层清液接种到MDBK细胞上,5%的二氧化碳环境下持续培养120 min,培养室温度控制在37 ℃;去除表面液体,向其中加入20%的新鲜牛血清MEM维持液,继续培养3 d之后当有70%的细胞出现病变(CPE)时开始收集病毒,将分离得到的病毒与标准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标准血清进行中和试验[3],根据结果即可判定病料当中是否存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5  防治措施

治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主要采用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的原则进行对症治疗。针对患牛鼻腔、口腔、眼睛、咽喉、生殖道充血、出血的现象,可以使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冲洗,严格消毒。为预防继发感染,可在这些黏膜组织表面撒上青霉素粉剂,同时使用头孢噻呋钠针剂进行肌肉注射,剂量为6 mg/kg体重,1次/d,连续使用3 d。在患牛的另一侧肌肉注射30%病毒灵注射液,剂量为0.1 mL/kg体重,1次/d,连续使用3 d。一般采用上述治疗方法连续治疗5~7 d之后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随后采集整个牛群的新鲜血液进行全面的病毒检测,直到连续3次检测不出带毒牛则表示净化完全。要防控该类传染病在养殖场中再次传播流行,应指导养殖户进行科学的养殖管理,控制好养殖场的密度,避免牛群之间相互接触,强化通风换气,及时清理圈舍中的污染物。另外还应该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坚持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如果需要引种一定要做好引种地流行病学调查,禁止从发生过该病的养殖场引进种牛。新引进的牛群到达养殖场后必须单独隔离观察30 d以上并進行严格的检疫检验,保证安全之后才能混群养殖。最重要的是应定期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这样能够提高牛群的抵抗力,有效地防控该病。

6  小结

养殖户平时应注意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一旦发现疑似发病应立即上报,并由专业兽医进行严格诊断,确诊后采取封锁、隔离、净化等措施逐渐净化牛群。

参考文献:

[1] 范小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2(11):74.

[2] 崔  涛,马海龙.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治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10(8):162.

[3] 莫  欧.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治[J].农家参谋,2012(12):26.

猜你喜欢

治疗诊断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