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元制”职业教育“行动体系”实施与探索

2020-10-31李迎飞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产线双元制培训师

李迎飞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1 引 言

二战后德国经济的起飞,形成了他们强大而完善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双元制”是德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核心,其含义是:“双元制”课程体系 = 学校理论课程体系+企业实训课程体系,这里的“行动体系”是针对“企业实训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实训课程体系

“智能制造”实训课程的开展,主要是学员在车间操作设备及加工工件,在“干”中学,与大多数人熟悉的“理论课”培养目标方向一致,但理念、方法、时间、教材、设备、成本、效果有很大差异。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行动体系”的实训课程的实施,包括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培训师团队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

2 培训内容

以智能制造生产线CX为例,按照企业需求,学员主要学习6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CX1 智能产线运行操作、CX2 智能产线基础维护、CX3 智能产线专业维护、CX4 智能产线安装与调试、CX5 智能产线控制系统调试、CX6 智能产线研发设计。

相关培训内容及专业如表1所示: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根据企业需求制定的,远远超过毕业考试的范围,如果学员掌握了以上6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再到企业实习3个月,就能掌握一条智能生产线,经过积累,逐步成为未来的大国工匠——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得到企业的重用,学生的职业生涯得到发展。

学员能掌握一条智能生产线,必然能增加学习兴趣和信心;职业院校能“产出”更加合格的学员,形成更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质量的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3 培训过程

纯“理论思维”的职业教育培养不出来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如果只是完成毕业考试所需要的课程,满足毕业考试的课程,称之为“标准化”课程,学生能适应企业80%的岗位,但难以让学生有突破;所以职业院校安排部分精英学生完成超出毕业考试30% 以上、适应企业需求的“定制化”培养课程,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标准化”课程 +“定制化”培养课程。

“定制化”培养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具体包括课题、目标、时间、方法、载体等六个方面教材。表2以模块“智能产线运行操作”为例,从课题、目标、时间、培训方法四个方面,说明了培训过程的设计思路。其中载体包括培训地点、培训设备、教学工量具、耗材等,教材包括课件/视频、工作页、图纸/任务单、评分页、资料页/参考书等。

表1 智能产线培训目录及相关专业

这里的“实训地图”也可称之为“实训方案”或“行动方案”,由6个要素组成:①课题,即:培训任务;②目标,即:企业能力要求;③时间,完成该培标所需要的培训时间;④方法,完成该目标采用的手段;⑤载体,完成该目标所需要的设备,工量具和物料;⑥教材,完成该目标所需要的“教材”。由5部分组成:课件/视频、工作页、图纸/任务单、评分页、资料页、参考书。

这里的“教材”不是孤立的,必须是上面6个要素“一体化”考虑,如果离开上面②~⑤要素,独立编出来的教材,只能做参考书。

“实训地图”的结构:同一个培训任务,根据培训目标不同、培训地点、方法、资料的形式都不一样,而且这里的教材一定是散装的,看上去很零散,但综合在一起是完整的内容,这就是“形散而意不散”。

教材很简单,第一部分课件或者视频,和第二部分工作页配套使用,而课件和视频是不需要打印的,培训师专用。

对于机械专业,这部分占整个实习培训时间大约5%到10%左右,如果时间太长,就是变相地将实习课改成理论课。

对于电类的学生,主要是以理实一体化课程为多,所以PPT的时间可以长一点,大约20%到40%。培训地图比行动计划更加一目了然。好比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人们首先需要一个城市地图一样,然后根据城市地图做行动计划。

第三部分,图纸、任务单和第四部分评分页配合使用,需要打印发给学生,这部分大约占60%-90%,是实习培训的主体。有时候一张图纸,学生要练习几天的时间,所以它是非常简单的,我们需要培训地图,对于每一个时间,做一个计划,以便其他的培训师在实习的时候统一标准。这也是培训地图的功效,培训地图比培训计划,更加一目了然。

第五部分,资料页、参考书,或者是工具书这一部分培训师是不讲的,只要教给学生怎么用就可以了。其中资料页,是在参考书上找不到的重要信息,培训师自己收集的,作为一种活跃的形式发给学生。

将一个专业所有模块的“培训地图”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该专业的“行动体系”,“行动体系”比“课程体系”更加具体,更加精准,更加有效,更加标准化。

4 培训师团队建设

一个好的“行动体系”必须有一支一流的培训师团队来实施。

模块开发:“培训地图”由企业研发、生产、安装、调试工程师/培训师与学校学科带头人共同搭建,是“行动框架”。主讲培训师在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根据“培训地图”对各自的教学模块进行研究和开发,如:采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设备和工量具/仪器等,需要多长时间,和所谓的“教材”(PPT、工作页、图纸/任务单/评估页/资料页等)的编写。“开发”过程就是培训师备课过程,也是自我培训过程。

表2 智能产线运行操作-实训地图

成果发布:主讲培训师将自己研究开发的模块,定期在内部发布,相关专业培训师和领导参加评定。培训师发布成果过程就是培训其他培训师过程;评定过程也是对开发者的培训(相互培训),经开发者修改,评定合格后,该模块可以作为标准“实训方案”纳入行动体系,项目负责人根据工作量大小,技术难度高低给开发者申请奖金或作为晋升职称和提升的重要条件。

特点:①如果开发培训师出差或离职,其他培训师可以立即顶上,真正做到了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②真正做到实习有配套设备,学生有配套资料,教师有配套方法。每一个培训模块落实到实处,3个“配套”非常重要。③培训师长期在自己领域里进行多次重复教学,行动能力很快达到甚至超过项目负责人。整个专业全部模块都达到学科带头人的培训质量,学生能力大增。每一个培训师在自己领域里很快成为“双师型”专家级培训师。④最多3年,培训师边开发、边培训、边完善,一支一流的培训师团队建成。一套先进的培训设备,必须有配套的“行动体系”。

智能生产线本身就是集“产教融合”为一体的多专业群“集成平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设备用于培训是产教融合的“形”,可提高学生的产品意识、质量意识、企业化管理意识等。

(2)学校理论课“课程体系”与企业实训课“行动体系”融合,这是一个技术活,涉及跨专业、跨教学单位,有一定难度,需要多方协调。

(3)学校老师与企业培训师融合,非常有必要,因为企业培训师有生产经验、有技术,但缺少老师应具备的素质,学校老师高学历,有文化,但缺少实际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所以两者融合是珠联璧合。“产教融合”首先要做到这3个基本的融合,缺一不可。

5 结 语

基于“双元制”行动体系的“智能制造”实训课程开发,设计了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培训师团队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的思路,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有助于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适合企业需求,拓展学员职业领域。

猜你喜欢

产线双元制培训师
还剩几只
基于精益生产的工厂产线设计方法
高端“智”造
多品种小批量智能制造产线关键技术及应用探讨
连续电镀锌产线预磷化工艺及参数控制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重新培养培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