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有效学习课堂初探

2020-10-30李邦帅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6期
关键词:经济法会计专业中心

李邦帅

《经济法》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对学生参加会计职称考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较大程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然而,《经济法》课程涵盖面广,时效性强,条文枯燥,理解难度大,如此特征的《经济法》课程,在面对“新时代”学生和“互联网+教育”形势下,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提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一、高职《经济法》课堂学习现状分析

1.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经济法》课程知识涵盖面广,以我校会计专业为例,针对会计专业学生需要通过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选择了考试专用教材《经济法基础》,该教材涉及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社会法、诉讼法等多个法律部门,其中,增值税等税收法律制度占了该教材一半内容,对于初次接触经济法课程的会计专业学生,难度系数大,加上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张,“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主流,以理论讲授为主,辅助少量的案例分析,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将大量的信息传输到学生的脑海中。教学效果显著较差。

2.学生不爱听,老师不愿讲。高职学生来源结构复杂,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缺乏学习自律性和积极性,对未来的职业安排缺乏规划,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上课玩手机,下课刷剧打游戏,如此的学习状态导致老师讲课的积极性不高,老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形成“我讲我的,你玩你的”“和谐“局面,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想而知。

二、提升课堂学习有效性的基本思路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并通过了大会宣言,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此后,这一教育理念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学生在学校里的主体地位,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因此,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资源建设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课堂的“管理者”,而是“引领着”,激发和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生的学习权利交给学生。

2.坚持“信息化”教学手段

目前,“互联网+教育”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模式已然称为教育界的主流,手机、平板也已然成为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大量教学辅助APP也出现在形形色色的手机中,比如:学习通、蓝墨云班课、雨课堂、职教云等等。教学辅助APP的出现,实际上就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此,要提升《经济法》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必然要以“信息化”为教学手段。

三、《经济法》课程形成有效学习课堂的措施

1.课程内容“活”起来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著的《经济法基础》,共包含了八章教学内容,分别是:总论;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其他税收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八章知识代表着八个不同的方面,学习教材中任何一章都不受其他章节影响,在学生眼里,这些内容是多么的無趣,加之经济法课程法律条款多,理解难度大,《经济法》课程对学生越发没有吸引力。因此,经济法教师要认真研读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细致划分、归纳,通过一条主线,将这八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整合、重组,犹如一个完整的“人”,使整个内容都活起来,学生的学习探究不再是一个个互不相连的“躯干”,而是一个“活人”。整个课程内容有了生机,学生所看到的每一章节就不再是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学生就能将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理解,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资源“富”起来

我校会计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以顺利通过学生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为目标,更是以规范学生今后日常工作行为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为目标。要满足学生初级会计师考试的需要,教师不仅要提供教学视频、配套辅助教材,更要建立大容量题库,易错易混知识点、思维导图、模拟题等与提高考试成绩有关的学习资源供学生选择。要满足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教师要收集整理工作案例,案例要贴近市场、贴近学生的需求,案例越真实,越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投入度。教学资源丰富起来以后,就能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课前提供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教学辅助APP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课中就能避免教师“填鸭式”教学。

3.学生“动”起来

新时代的高职学生,灵活好动,善思考,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练中学、学中练,允许试错,反复实践,学生在“做”“练”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地思考,巩固了知识点,提高了学习能力。所以,教师要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不再是传授,教师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因此,一般来说,每次经济法授课,教师理论讲授的时间不宜超过一半,连续讲课不宜超过15分钟,因为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没有更多的耐心去听老师的长篇大论,10分钟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

总之,只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程设计、整合课程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就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经济法》学习课堂,也才能真正实现会计专业人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塽.《经济法》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探索.中国民商,2020(8)

[2]  余晓红.高职《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考.卷宗,2020,(4)

猜你喜欢

经济法会计专业中心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分析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