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020-10-30陈东利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10期
关键词:预见性入院神经功能

陈东利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全科医学科,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脑卒中是一种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神经系统疾病, 具有起病急、 症状严重、 病情发展快等特点, 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 脑卒中患者由于其脑部受到损伤, 导致智力、 肢体、 言语功能发生障碍, 患者行为动作缓慢, 平衡能力降低, 容易发生跌倒、 坠床、 烫伤等安全意外事件[2-3]。 本研究探讨基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①患者经过相关检查, 明确诊断为脑卒中; ②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 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 ①患有精神疾病或者具有精神疾病家族遗传史; ②患有免疫系统疾病; ③死亡病例。 将入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随机分为观察组 (n = 40) 和对照组 (n =40)。 观察组男性 26 例, 女性 14 例, 年龄 26 ~ 81 岁, 平均年龄 (62.5 ± 12.1) 岁; 对照组男性 25 例, 女性 15 例, 年龄 28~ 82 岁, 平均年龄 (63.2 ± 13.4) 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在患者入院后积极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进行降低颅内压治疗, 并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基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预见性护理: 首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估, 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6 ~13 分,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 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 分两个层级。 对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 分的患者给予以下预见性护理措施: ①压疮护理: 护理人员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 协助其在床上进行翻身活动, 及时清洁床单床垫, 提醒患者注意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 ②气道护理: 清理患者呼吸道, 采取拍背等方式促进患者气道分泌物的排出,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③饮食护理: 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 指导他们自主进食, 摄入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摄入辛辣油炸等食物; ④康复训练: 当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具有一定的体力时, 护理人员应当安排患者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包括肢体运动训练、 认知功能训练、 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和言语功能训练等。 对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 分的患者给予以下预见性护理措施: ①意识监测护理: 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瞳孔对光反射变化, 警惕脑疝的发生,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②口腔和鼻饲护理: 患者由于意识障碍无法主动进食, 护理人员要加强口腔护理, 采用棉签和漱口液进行口腔清洁, 对于采用鼻饲的患者注意防止出现鼻饲管反流, 在鼻饲后将床头抬高30°, 持续2 小时; 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变换体位, 抬高双下肢, 按摩受压的部位,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 ④穴位按摩护理: 对上肢曲池穴、 内关穴、 合谷穴、 人中穴、 百会穴, 下肢足三里、 阳陵泉穴、 三阴交穴进行按摩, 每个穴位按摩30 秒, 每日按摩2 次。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Barthel 指数评分, 以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 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比较采用 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两组入院时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出院时, 观察组患者的 Barthel 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的 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 (, 分)

表 1 两组患者的 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 (, 分)

组别 n 入院时 出院时观察组 40 33.8±13.8 62.4±12.2对照组 40 34.1±14.5 48.2±14.2 t 值 0.106 5.363 P 值 0.916 0.000

2.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P <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n, n (%)]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5.00% (P <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n (%)]

3 讨论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最为常见的严重疾病, 发病往往比较凶险, 常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生[4]。 脑卒中的病情变化急骤, 病情进展较快, 因此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带来严重威胁[5]。 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病情, 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的康复。

基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 是根据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以往的工作经验以及循证资料对患者存在的风险进行综合性评估, 对于不同风险层级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6]。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根据患者的病情提前预知可能存在的风险, 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7]。 护理人员需要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以及严密的病情观察, 此外还需要对患者的体位、 环境、 呼吸等各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8], 从而及早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 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 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 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原因在于基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针对性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 及时阻止患者的病情恶化, 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较好的恢复。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这是因为针对性预见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 将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提示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基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 基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预见性入院神经功能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