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健康知识掌握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0-10-30刘洋洋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10期
关键词:癌性循证乳腺癌

刘洋洋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肿瘤一科, 河南 商丘476100)

0 前言

癌性疲乏 (cancer-related fatigue) 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症状表现, 通常与患者疾病及治疗方案导致的过度疲劳、 全身不适有一定联系, 加上术后长期的负面情绪影响, 导致整体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 长期处于癌性疲乏可能导致患者失眠、 内分泌失调或婚姻生活不和, 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手术的整体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改善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于疾病的护理, 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保证护理的有效性和知识教育的到位,进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本研究探讨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 例。 患者均符合不同分期乳腺癌的相关诊断标准, 确认存在肿瘤转移情况。 纳入标准: ①患者无其他精神疾病, 意识清晰; ②患者无交流障碍, 语言组织良好; ③本人及其家属知情并自愿参与, 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 ②未进行手术治疗患者; ③无法接受护理措施者。 通过随机数字表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 例。 对照组年龄 24 ~ 57 岁, 平均年龄 (34.34 ± 3.17) 岁; 观察组年龄 27 ~ 55 岁, 平均年龄 (35.82 ± 3.62) 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一般护理、 入院指导、 饮食指导、 体位规范以及基本的心理护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

1.2.2.1 循证护理 ①入院护理: 在入院当天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评估, 记录相关资料以确认其主观意愿以及治疗方案。②分析原因: 由乳腺科专人为患者寻找产生癌性疲乏的因素,同时对治疗方案、 治疗药物或放射治疗等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资料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以及其他综合性心理疾病[2]。 ③情感支持[3]: 护理人员可通过环境的改善和主动的关心减轻患者因疾病产生的心理压力, 同时尽可能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减轻其经济压力。 ④健康教育: 做好乳腺癌基本知识教育, 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对患者做好放化疗的注意事项说明, 术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基本生活能力的恢复训练。

1.2.2.2 心理护理 非保守类治疗会极大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使患者产生负面情绪, 表现为自卑或忧虑感,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从关心患者、 尊重患者的角度出发, 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 通过积极的处理方式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消除患者的自卑感, 同时让患者了解重建乳房的可能性。 同时, 与患者丈夫进行交流, 加强丈夫对夫妻关系的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癌性疲乏评分、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生存质量评分。 癌性疲乏评分采用疲乏自评量表PFS进行评估, 共 4 项, 包含行为 (6 条满分 24 分)、 情感 (5 条满分 20 分)、 感觉 (5 条满分 20 分) 以及认知 (6 条满分 24分), 分值越高情况越差。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统计, 每项以3 分为满分, 分值越高代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好。 生存质量采用SF-36 生存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定,包含活动能力、 健康感受、 日常生活、 生活感受以及家庭支持, 每项以10 分为满分, 分值越高代表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 (x ± s)与计数资料 (%) 分别应用 t 检验、 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癌性疲乏评分比较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癌性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癌性疲乏评分比较 (, 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癌性疲乏评分比较 (, 分)

组别 n 行为 情感 感觉 认知观察组 45 7.98±1.82 6.42±1.44 8.07±1.87 9.88±2.15对照组 45 16.57±2.56 16.97±2.15 15.74±2.32 19.18±3.06 t 18.356 27.349 17.267 16.682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比较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见表 2。

2.3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3。

表2 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比较 (, 分)

表2 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比较 (, 分)

组别 n 医疗知识 骨髓抑制 饮食知识 皮肤护理 康复训练观察组 45 2.72±0.34 2.48±0.27 2.71±0.41 2.70±0.47 2.59±0.46对照组 45 1.64±0.29 1.49±0.21 1.82±0.33 1.94±0.37 1.37±0.29 t 16.212 19.416 11.344 8.523 15.050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 分)

表3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 分)

组别 n 活动能力 健康感受 日常生活 生活感受 家庭支持观察组 45 8.68±1.97 8.18±1.04 8.97±1.12 9.21±0.72 9.51±0.76对照组 45 6.82±1.41 7.12±0.72 6.43±0.64 7.64±0.62 7.77±0.43 t 5.150 5.652 13.209 11.084 13.367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循证护理作为临床常用的护理手段, 在各类手术治疗中均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加强对患者乳腺癌健康知识的教育[4], 为患者树立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同时, 结合心理护理能够对患者进行身体以及心理上的指导, 保障患者术后的身心健康; 对患者丈夫进行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妻子术后对婚姻生活的认识。 另外, 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加强患者的基本自我管理能力[5]; 同时, 护理人员为患者设定针对性的有氧训练, 注重有氧训练的重要性, 多食高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 补充各类维生素[6], 对每日的恢复情况进行记录, 便于观察整体恢复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护理后的癌性疲乏评分、 健康知识掌握评分、 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 由此可见, 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提高患者对护理知识的理解,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护理依从性, 改善癌性疲乏, 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 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癌性疲乏, 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以及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癌性循证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