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2020-10-30李妹红史龙华向薇熹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上肢根治术外科

李妹红, 史龙华, 向薇熹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乳腺三区, 广东 广州 5103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常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 乳头溢液、 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及乳头改变等。 该病可在肺脏、 肝脏、 骨骼及脑部等多组织及器官发生转移, 并破坏其正常功能, 若不及时治疗可产生恶病质综合征, 甚至引起死亡, 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及生命安全[1-2]。 对于已确诊的患者,临床常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而改良根治术是指在乳腺癌根治术基础上进行改良, 可保留部分胸大肌,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 但所有手术方式均存在一定风险, 改良根治术也不例外, 而加强患者围术期护理是降低手术风险, 促进乳腺癌患者预后改善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旨在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7 年 5 月至 2017 年 10 月在我院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95 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98 例) 及观察组 (97 例)。 对照组年龄 30~ 66 岁, 平均年龄 (48.37 ± 6.12) 岁; 肿瘤位置: 左侧 51 例,右侧 47 例。 观察组年龄 31 ~ 67 岁, 平均年龄 (49.03 ± 6.29)岁; 肿瘤位置: 左侧 48 例, 右侧 49 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①患者经病理诊断及相关检查确诊为乳腺癌; ②符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相关指征并接受手术治疗; ③上臂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肿瘤者; ②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③双侧肿瘤者; ④严重精神疾病者。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及术中补液, 术后加强对患者的饮食管理, 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 ①选择本科室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接受相关业务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方式、 术后康复特点及快速康复护理措施等, 培训结束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②入院后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 详细评估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 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进行术后快速康复训练培训。 ③术前指导患者调整自身生理状态, 术前4 h 给予葡萄糖盐水500 mL, 减轻禁食对患者生理状态造成的影响。 ④术前做好麻醉评估工作, 手术开始前30 min将手术所用液体置于恒温箱内保温, 同时采取综合保温措施保持患者术中体温, 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⑤术后回房即指导患者在病床上进行踝泵运动, 同时由家属帮助进行四肢被动活动;待麻醉清醒后指导患者开始主动性功能锻炼, 活动范围为手腕→手肘→肩背部→全身, 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 每次10 ~20 min, 3 ~ 4 次 /d; 根据患者生理状态实施镇痛治疗。 ⑥每日查房时评价患者快速康复护理计划的实施效果, 根据患者情况动态调整护理措施。 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 并随访1 个月。

1.4 评价指标①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 上肢功能恢复时间及手术切口愈合时间。 上肢功能恢复评价标准: 患肢上举高度手指可触及对侧耳朵。 ②于患者出院1 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4-5]评价心理状态。 两个量表均包含20 个条目, 采用1 ~4 分计分, 将总分经公式换算即为患者最终评分, 得分与焦虑及抑郁程度呈正比。 ③记录两组的上肢水肿、 肩关节活动障碍及皮下积液等术后并发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4.0 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 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的住院时间、 上肢功能恢复时间及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 d)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 d)

组别 n 住院时间 上肢功能恢复时间 手术切口愈合时间观察组 97 10.58±1.91 21.05±3.24 11.24±1.93对照组 98 11.54±2.17 25.37±3.81 13.96±2.42 t 3.278 8.525 8.672 P 0.001 0.000 0.000

2.2 心理状态观察组护理后的SAS 及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的 SAS、 SDS 评分比较 (, 分)

表 2 两组患者的 SAS、 SDS 评分比较 (, 分)

组别 n SAS 评分 SDS 评分观察组 97 57.96±3.42 53.91±5.83对照组 98 62.73±9.26 59.27±6.04 t 9.970 6.304 P 0.000 0.000

2.3 术后并发症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12%,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3.27% (P <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 [n (%)]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于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相关研究 [6] 显示, 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规律性, 家族史、 月经初潮过早、 绝经迟、 未婚、 未育、 未哺乳及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等均为该病的高危因素。 目前临床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为手术治疗, 而改良根治术以其创伤小、 保留患者原有组织较多、 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在乳腺癌治疗中普遍应用。 但改良根治术依然会对患者机体造成创伤, 容易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在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多种已经证实有效的护理方式, 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 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并改善其预后结局[7-8]。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 上肢功能恢复时间及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且护理后的SAS、 SDS 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表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中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 分析原因在于, 成立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小组, 可在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及责任意识的同时, 加强小组成员间的有效沟通、 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及对医疗资源的利用, 降低患者医疗成本; 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 术前麻醉评估可保证患者在手术后尽早苏醒, 从而尽早开展早期功能康复锻炼, 结合术后镇痛治疗还可降低手术因素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 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术中综合保温措施则可减少术中出血, 降低心血管负担及机体分解代谢作用; 而增加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活动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肌肉强度, 改善肺功能及组织氧化能力, 促进血液正常循环, 防止水肿及血栓形成, 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

综上所述,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较好, 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上肢根治术外科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