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对小儿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2020-10-30邢亚娟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10期
关键词:成功率家属技巧

邢亚娟

(新乡新华医院 儿科, 河南 新乡 453000)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注射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完善。静脉留置针因其方便、 快捷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临床, 其中以年龄较低患儿使用最为普遍。 因患儿群体本身具有特殊性, 存在疼痛承受能力较弱、 易触碰等因素, 导致穿刺成功率有限, 常发生二次甚至多次穿刺, 增加患儿疼痛, 导致依从性降低, 不利于治疗[1-2]。 因此, 对静脉留置针患儿实施可行、 有效、 科学的护理管理至关重要。 基于此,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158 例, 旨在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小儿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我院收治的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158 例,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 79 例。 观察组男性 39 例, 女性 40 例; 年龄 1~ 12 岁, 平均年龄 (6.62 ± 3.18) 岁; 体重 8 ~ 33 kg, 平均(19.92 ± 10.19) kg; 疾病类型: 腹泻 23 例, 感冒 28 例, 发烧20 例, 其他 8 例; 穿刺位置: 四肢 50 例, 头部 29 例。 对照组中男性 38 例, 女性 41 例; 年龄 1 ~ 11 岁, 平均年龄 (6.55 ±3.15) 岁; 体重 7 ~ 31 kg, 平均 (18.67 ± 10.03) kg; 疾病类型: 腹泻 24 例, 感冒 25 例, 发烧 21 例, 其他 9 例; 穿刺位置: 四肢 47 例, 头部 32 例。 两组患儿的性别、 年龄、 体重、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①入选患儿对本研究使用药物均无过敏反应; ②患儿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知悉本研究详情, 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 肝、 肺、 肾功能严重损伤; ②合并肝炎等传染性疾病; ③合并先天发育异常。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选择合适规格的穿刺针及目标血管、 实施常规消毒、 记录固定敷贴使用情况、 封管随机抽查及定时巡视等。 观察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 方法如下: ①构建小组: 组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 资深护士作为组员, 均具备5 年以上临床经验, 研究开展前需进行组员专业能力培训及考核, 考核通过后为正式组员。 ②问题分析: 针对可能影响穿刺的原因, 如光线因素、 皮下脂肪过厚、 血管收缩性改变、 家属认知度较低等, 寻找相关资料或书籍进行具体分析。 ③改进方法: 护理人员交流穿刺手法、 技巧, 操作过程中明确穿刺目的;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 消除负面情绪; 保障充足光源, 维持稳定温度, 避免冷热交替引起血管收缩; 改进固定方式, 降低滑脱发生率。 ④总结反馈: 对本研究整体作出相关报告, 交流心得, 对失败案例进行原因分析, 总结经验, 寻找解决方法。

1.4 观察指标①穿刺效果: 记录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针保留时间。 ②不良反应: 比较两组的针眼感染、 滑脱、 渗血发生情况。 ③家属满意度: 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家属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 该表克伦巴赫系数为0.831, 包括沟通技巧、 穿刺技巧、 服务态度、 专业知识四个方面, 每项均为0 ~100 分, 分值与满意度呈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以 n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 采用 t 检验。 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穿刺效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96.20% (76 例),高于对照组的 84.81% (67 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966, P = 0.015); 观察组的留置针保留时间为 (6.04 ± 1.35)d, 略长于对照组的 (5.81 ± 1.33) d, 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1.079, P = 0.282)。

2.2 不良反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3%, 低于对照组的 12.6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1。

表1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

2.3 家属满意度观察组家属的沟通技巧、 服务态度、 穿刺技巧、 专业知识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2。

3 讨论

小儿患者属于临床中较特殊群体, 因其依从性差、 血管细微, 在治疗过程中常使用静脉留置针[3]。 但在静脉留置针实际穿刺过程中, 患儿因身体尚未发育完全、 耐受性不足等因素,一次穿刺成功率往往受到影响; 另外, 患儿多好动, 因此留置针滑脱、 输液外渗、 针眼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 不利于患儿治疗, 甚至影响临床疗效[4-6]。 目前, 临床常通过传统护理管理对静脉留置针进行护理, 但因医院环境嘈杂, 影响医护人员注意力, 且年龄较小或较为肥胖的患儿血管寻找难度较大, 更存在部分护士穿刺能力较弱或临床经验不足等影响因素, 传统护理管理效果往往不甚理想[7]。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理念, 相对于传统护理管理而言, 持续质量改进更加注重患者, 通过一系列系统性、 针对性及个性化的措施实现护理目的[3,8], 对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 减轻患儿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 观察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96.20%) 显著高于对照组(84.81%), 家属的沟通技巧、 服务态度、 穿刺技巧、 专业知识等各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3%) 显著低于对照组 (12.66%),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两组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比较 (, 分)

表2 两组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比较 (, 分)

组别 n 沟通技巧 服务态度 专业知识 穿刺技巧观察组 79 80.13±10.30 86.61±12.17 86.32±13.00 85.99±12.74对照组 79 75.61±8.85 81.66±11.24 79.14±13.28 80.07±13.00 t 2.958 2.656 3.434 2.891 P 0.004 0.009 0.001 0.004

综上所述,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应用于静脉留置针患儿, 可明显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成功率家属技巧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