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早产儿细菌感染率及出院体质量的影响

2020-10-30王宁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10期
关键词:活菌片双歧感染率

王宁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儿科, 河南 郑州 450053)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 周即出生的婴儿, 其身体各项机能与适应能力与足月儿相比较差, 易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 由于早产儿的吞咽、 吮吸功能较弱, 以及细菌感染率较高、 喂养不耐受等影响, 易导致其发生呛咳、 腹泻、 腹胀等, 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及生长发育[1]。 因早产儿胃肠道功能较弱,极易被有害细菌入侵, 故亟需寻找合理有效的益生菌治疗[2]。研究 [3] 表明, 早产儿早期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对于胃肠道感染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可改善胃肠道功能, 促进患儿发育。 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早产儿细菌感染率及出院体质量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 选取2015 年8月至2019 年6 月于我院分娩的60 例早产儿, 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 30 例。 对照组男 16 例, 女 14 例; 胎龄 31 ~ 36 周,平均胎龄 (33.15 ± 0.83) 周; 剖宫产分娩 22 例, 阴道分娩 8例。 观察组男 17 例, 女 13 例; 胎龄 32 ~ 36 周, 平均胎龄(32.86 ± 1.02) 周; 剖宫产分娩 23 例, 阴道分娩 7 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胎龄小于37 周; 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心、 肝、 肺等功能障碍; 中途退出研究或未完成随访统计; 存在对本研究有干扰性的疾病。

1.3 治疗方法两组早产儿均于出生次日予以静脉注射营养液,予以经口喂养或鼻饲喂养, 逐步加大喂养量, 根据耐受情况转变为全肠道喂养; 依据早产儿的实际症状进行基础治疗, 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患儿实施氧疗; 将早产儿置入婴儿培养箱 (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 YP-100AB) 培养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儿予以温开水1 mL, 口服益生菌。 观察组于患儿开奶后予以1 mL 温开水冲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19980004,规格: 0.5 g/片), 0.25 g/次, tid, 服药方式为口服或鼻胃管服用, 一直用药至出院。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早产儿治疗2 周后的细菌感染情况:分别于出生次日、 治疗2 周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2 ~3 mL, 置入无热原真空采血管, 3 000 rpm 离心 1 min, 分离血浆, 采用血真菌D-葡聚糖检测G 试验测定患儿细菌感染情况,结果<10 pg/mL 为阴性, >20 pg/mL 为阳性, 10 ~ 20 pg/mL 为待观察。 ②比较两组患儿出生时与出院时的体质量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细菌感染情况两组出生次日的细菌感染率与细菌含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 2 周后, 观察组的细菌感染率、 细菌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患儿的细菌感染情况比较 [, pg/mL; n (%)]

表 1 两组患儿的细菌感染情况比较 [, pg/mL; n (%)]

组别 n 出生次日细菌含量 感染率 细菌含量 感染率观察组 30 11.37±2.48 0 (0.00) 6.03±0.14 1 (3.33)对照组 30 11.26±2.64 3 (10.00) 9.35±2.76 9 (30.00)t/χ2 0.166 1.404 6.580 7.680 P 0.869 0.236 0.000 0.006治疗2 周后

2.2 体质量两组的出生体质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的出院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患儿的体质量比较 (, g)

表 2 两组患儿的体质量比较 (, g)

组别 n 出生体质量 出院体质量 t P观察组 30 1754.23±234.62 2238.17±154.63 9.433 0.000对照组 30 1729.08±227.13 1906.37±127.05 3.731 0.000 t 0.422 9.081 P 0.675 0.000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先进医疗设备的不断普及, 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技术已得到显著提升, 这也导致早产儿在新生儿中的占比提高[4]。 由于早产儿身体功能的特殊性, 吞咽功能与胃肠道功能较差, 需要的护理与治疗水平较高, 而现有治疗手段单一, 效果并不理想, 故亟需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

早产儿由于未足月分娩, 其身体机能与足月婴儿相比较差, 集中表现为体温调节困难且不稳定、 抵抗力弱、 呼吸不规则、 吞咽能力弱等, 其中吞咽能力弱对早产儿成长发育的影响最严重[5]。 由于新生儿刚娩出时肠道内属于无菌环境, 在出生1 ~2 h 后即会有细菌从外部环境进入胃肠道, 而早产儿无法接受喂养与抗生素抗菌治疗, 加上一般出生后直接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 的外部因素影响, 早产儿胃肠道健康菌群定植明显较慢, 不能及时建立正常的胃肠道生态系统, 极易导致细菌侵入引起胃肠道感染, 此现象可直接导致早产儿产生胃肠动力不足、 消化不良等现象, 最终导致早产儿只能延长静脉输液时间以保证营养吸收, 增加了胆汁淤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6]。故如何解决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问题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难题之一。 研究 [7] 表明, 早产儿早期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对于胃肠道感染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对于新生儿体质量也有提升作用。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 便秘等, 主要成分为长型双歧杆菌、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三种菌种。 其中长型双歧杆菌属于双歧杆菌范畴, 是益生菌的一种, 其取自于健康人体肠道, 是对人体有益的菌种, 具有调节人体肠道功能、 改善健康的功效; 保加利亚乳杆菌属于乳酸杆菌范畴, 酸奶中常含有丰富的乳酸杆菌, 可抑制肠道中的致病菌和腐败菌繁殖, 可有效拮抗早产儿肠道内细菌, 包括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葡萄球菌、 需氧芽孢杆菌、 梭形菌等, 还可调整肠道中菌群之间的平衡, 抑制有害细菌生长, 起到预防致病菌在早产儿免疫力低下时导致感染的作用, 减轻肠道菌群紊乱; 嗜热链球菌提炼自乳制品, 可显著改善肠道微环境并降低肠道pH 值, 促进肠道蠕动, 防止致病菌群定植, 分泌细菌素抑制病原菌成长[8]。 故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具有调节早产儿肠道功能、 抑制肠道致病菌群繁殖与定植、 调整肠道菌群平衡等作用, 这也直接影响了早产儿的发育情况, 促使早产儿胃肠道功能提高, 从而使早产儿体质量得到显著增长。 本研究将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早期应用于早产儿, 观察治疗2 周后细菌感染及出院时体质量情况, 结果显示, 治疗2 周后, 观察组的细菌感染率及细菌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出院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明早期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具有良好的疗效, 可降低细菌感染率, 改善胃肠道功能, 提高出院体质量。

综上所述, 早产儿早期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的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胃肠道功能, 降低细菌感染率,促进机体发育, 提高出院体质量, 改善预后, 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活菌片双歧感染率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怡)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思连康)在小儿胃肠型感冒的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不同类型慢性肝炎人群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现状调查研究
儿泻停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