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0-10-30陈志龙黄小顺王海辉何文江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10期
关键词:缝线空心关节镜

陈志龙, 黄小顺, 王海辉, 何文江

[梅州市中医医院 (梅州市田家炳医院), 广东 梅州 514071]

胫骨髁间棘骨折最早由Pringle 医生于1907 年描述, 属于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多见于交通事故或者运动损伤[1]。 胫骨髁间棘部位生理结构复杂, 如操作不当会造成前交叉韧带松弛、 膝关节稳定性差, 严重限制膝关节的正常伸展功能, 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2]。 近年来, 随着微创技术及关节镜技术的快速发展, 对于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治疗多采用微创手术。 相关研究 [3] 表明, 胫骨髁间棘骨折手术中固定方式的选择对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基于此,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50 例, 探讨关节镜下爱惜邦缝线固定术与空心钉固定术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5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50 例。 纳入标准: 体征及影像学诊断符合胫骨髁间棘骨折的诊断标准, 年龄6 ~55 岁, 签署知情同意书, 骨折时间<1 周。 排除标准: 严重膝关节周围开放性损伤者, 骨肿瘤者, 严重脏器疾病及感染者, 严重骨质疏松者, 严重精神障碍者, 无法完成随访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 A、 B 两组, 各 25 例。 A 组中男 15 例, 女 10 例; 年龄6 ~ 54 岁, 平均 (43.25 ± 5.29) 岁; 骨折时间 1 ~ 7 天, 平均(3.68 ± 0.52) 天, 受伤原因: 交通伤害 15 例, 运动损伤 10例; 骨折 MMZ 分型: Ⅱ型 5 例, Ⅲ型 9 例, Ⅳ型 11 例。 B 组中男 14 例, 女 11 例; 年龄 6 ~ 55 岁, 平均 (42.77 ± 4.78)岁; 骨折时间 1 ~ 6 天, 平均 (3.99 ± 0.49) 天; 受伤原因:交通伤害 14 例, 运动损伤 11 例; 骨折 MMZ 分型: Ⅱ型 6 例,Ⅲ型8 例, Ⅳ型11 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A 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爱惜邦缝线 (Ethibond Polyester, 美国强生公司) 固定术治疗, 操作如下: 患者取平卧位, 全麻, 常规上止血带。 膝屈 90 度, 在膝前外侧及前内侧分别切开0.5 ~1 cm 切口, 置入关节镜相关器械。 置入完毕后, 依次探查髌上囊、 侧隐窝等位置, 仔细清理髁间窝的滑膜、 血块, 保证手术视野清晰。 骨折块复位完毕后借助导向器, 用克氏针在骨床前外侧和前内侧边缘开通骨隧道, 用缝合钩于前交叉韧带近髁间棘处穿过, 将爱惜邦缝线带入后经两个骨道拖出打结完成固定。 检查骨折固定状态, 透视下确认骨折复位内固定成功后, 对关节腔进行冲洗, 缝合手术切口。 B 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术治疗, 操作如下: 关节镜置入操作及探查与A 组患者一致。 内固定时采用空心螺钉进行固定, 操作器械在外侧切口进入关节腔后, 对骨折块进行固定,于髌前内侧做0.5 ~1 cm 手术切口, 空心螺钉套筒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定位进针, 钻入对侧骨皮质内侧位置, 取4 mm ×30 mm 加压空心螺钉, 固定完成。

1.3 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的术后功能训练开始时间、 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 ②分别于治疗后3 个月、 6 个月及9 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 评估膝关节功能情况, 包括: 膝关节活动度、 膝关节功能以及Lachman 试验和抽屉试验阳性比例。 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 评分进行评估, 分别对疼痛、 交锁以及肿胀情况进行评分, 分值越低, 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差。 Lachman试验 (+): 屈曲膝关节 30 度, 胫骨结节前移大于 5 mm; 抽屉试验 (+): 抽屉试验中, 胫骨结节前移大于5 mm。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 ± s) 表示,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 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术后功能训练开始时间、 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的术后功能训练开始时间、 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1。

表1 两组的术后功能训练开始时间、 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表1 两组的术后功能训练开始时间、 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组别 n 术后功能训练开始时间 (d)骨折愈合时间(月)A 组 25 17.77±2.81 80.20±8.29 3.69±0.41 B 组 25 17.54±2.26 79.31±8.55 3.70±0.38 t 0.319 0.374 0.089 P>0.05 >0.05 >0.05手术时间(min)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膝关节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膝关节活动度、 Lysholm 评分以及Lachman 试验 + 抽屉试验阳性比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2。

3 讨论

近年来, 关节镜技术在胫骨髁间棘骨折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该术式对于机体的损伤相对较小, 具有加速康复的技术优势[4]。 目前, 临床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常用固定方式为螺钉固定及缝合线固定[5], 二者各具优势。 但是, 在关节镜下采取何种固定方式更加有利于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目前临床尚未达成共识, 仍然有待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 A 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于B 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的术后功能训练开始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 以及术后 3、 6、 9 个月的关节活动度、 Lysholm 评分以及Lachman 试验 + 抽屉试验阳性比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表明关节镜下爱惜邦缝线固定术与空心钉固定术的治疗效果相当。 需要注意的是, 在临床操作中, 爱惜邦缝线固定术可保证膝关节成为整体结构, 尤其适用于空心钉无法固定的撕脱骨块太小、 太碎的手术治疗[6], 如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时, 使用空心钉固定, 螺钉长度不宜触及骺板, 这将严重影响固定效果, 加之儿童膝关节较小, 骨折块也较小, 进一步增加空心钉的固定难度。 而爱惜邦缝线对于骨折块较小及儿童骨骺未闭合病例, 可保证固定效果, 降低骨折再移位的风险,具有一定优势。 除此之外, 与空心钉相比, 爱惜邦缝线无需行固定物取出术, 无二次手术伤害。 但爱惜邦缝线固定术式对术者的临床操作经验要求较高, 因此手术时间较空心钉固定略长。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膝关节功能指标比较

综上所述, 对于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 关节镜下爱惜邦缝线固定术与空心钉固定术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但爱惜邦缝线固定对于骨折块较小、 较碎及儿童骨骺未闭合病例具有一定优势, 且术后免于内固定物取出。

猜你喜欢

缝线空心关节镜
地球是空心的吗?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空心人
外科缝线标准中线径问题的研究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空心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缝线抗议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