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量空间下看城市更新趋势

2020-10-29杨帆

中国房地产·市场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良性发展国土空间城乡规划

摘要:城市更新的目标是什么?一座城市的不断生长,不同代际居民之间的持续更替,以及更替过程中的内涵;城市更新是在回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寻找回来这些内涵?在手段上面,把空间规划用做工具;在目标上,更新是为了城市社会经济结构的重构,是为了人类宜居之地的再造;在机理表征上,用空间重构的手法去推进城市更新。

关键词:国土空间;城乡规划;良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20)08-0010-12 收稿日期:2020-05-17

1 城市更新的动向和趋势

了解和顺应发展的背景——存量型发展。什么叫存量型发展?规模扩张的这种状态,需要想办法把它消化掉。这里面既有国家发展的趋势,也有学科发展的趋势,见图1。

规划学科还无法解决和回答内生性需求问题,即这座城市到底多少人是合理的?需要多少用地规模?规划学科还没有完成解决内生性的机理研究。以前只是根据需求开展规划,就是人口大概会有多少,然后这些人口大概会需要多少用地和空间;当人口规模不再增长的时候,城市内生性的机制是什么,规划学科没有认真对待和有效解决。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把很多搜集来的数据进行处理,把这些空间分布全部都识别出来,分析出来。研究团队已经具备有效的方式。

但是,问题在于在试图运用空间规划反过来干预城市发展的时候,干预手段的有效性是不是还面臨着一些缺陷?这些问题值得不断思考。

多学科合作将是未来国土空间规划领域一个大趋势。以前在空间规划和空间认知上,规划师更多的是依据规划学科的认知去理解空间是什么的。通过对工业用地近10年的跟踪研究,包括通过这两年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传递出的信息,“空间”这个词需要被重新界定,它需要有多学科知识做背景,因为不同专业对“空间”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

规划专业比较熟悉的是将“空间”认知为容器,它具有承载功能,具有艺术审美倾向,它对人的心理、人的感知具有重要影响,它会影响到人的行为,或者可以限制和规定人的行为模式。所以,学界称之为物理空间也好,行为空间也好,这是作为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对“空间”的认知。

国土空间规划领域需要建立起一个多学科合作的机制。笔者认为“空间”至少包含有4个特征:场所特征、强度特征、方向特征和时间特征,这4个特点体现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开发模式、社会空间的分割以及文化传承。

由此,空间既是认识城市的一个视角,又反过来是一种治理工具。也就是通过空间规划,通过空间设计,来改造社会空间,改造经济空间,改造虚拟空间;通过这个工具来重构城市里所有人的行为、经济活动行为的发生,以及意义、场所、文化等所有这些内容。

了解当下城市空间的特征,已经具有了多源数据的支持和可能性。所谓多源,就是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来源。包括手机大数据,、遥感数据、卫星影像,也包括传统的土地调查资料、地籍资料、统计资料等,这些都是拿来重新认识城市空间的手段,也带来了很多新的路径。

另外一种趋势也要考虑进来,即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触及到规划设计专业经常忽视的,“空间”的资源和权属特征。“空间”是资源的一种形式,“空间”也代表了一种权利,这种权利有的是可以交换的,有的是短暂的,有的是可以升值的。比如,创意产业园区,在控规图上经常表达为红色,即指第三产业用地,但是土地产权证几乎又全部都是工业用地。这种情况以前就不太重视解决背后的问题,那么就难以建立起健全的流转机制。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权利更替一定会发生,当物业持有权利发生变动的时候,人的活动范围、活动内容都会发生变动,就不能回避这些信息。这些信息进入到规划的视野中来是一种必然的要求,否则的话只停留在纯粹的物质空间设计上,与现实脱离的太远。

国土空间跟规划界所指的空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在运用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城市更新治理时,需要在全辖区考虑增长空间的增减挂钩机制,包括将国土空间规划视作政府规划的一种形式,厘清规划在多大程度上是作为技术形式而存在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以一种政府职能的形式而存在的。作为一项政府职能的表现形式,国土空间规划就需要关注空间的4个基本属性,即自然资源属性、权利属性、功能格局属性,还有人文和制度遗产属性。这些思考,均来自于对城市更新以及工业用地更新的研究。

城市更新对不同的群体来说意味着什么?最重要的就是意味着这些群体该考虑如何生存和发展。

普通市民:是否还有通过被拆迁改造而暴富的机会?隔壁小区已经改造掉了,这个小区因为是历史风貌区,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市民会不会经常从这个角度看问题。

开发者:是否还有通过开发转嫁成本而获益的机会?

城市管理者:是否已经形成了不依靠房地产开发和双轮驱动而获得地方财政的机制?它是否已经建立起了这样的机制?还是说依然要依靠房地产开发,要用土地财政和招商引资双轮驱动。

研究者:作为研究者、规划者,意味着是否认为粉饰一新就是城市更新?能否把手段与目标进行理性的区分?如何从re-making走到regeneration?如何能够真正的让一个良性的城市发展、城市肌理、城市经济得以产生呢?

在城乡规划学科领域内,从手段、目标和机理表征三个方面去看城市更新:在手段上面,把空间规划用做工具;在目标上,更新是为了城市社会经济结构的重构,是为了人类宜居之地的再造;在机理表征上,用空间重构的手法去推进城市更新。2如何理解城市更新

从2010年开始对上海工业用地更新的研究,包括最近两三年国土空间规划领域改革带来的影响,从以下几个层面去获得理解城市更新的启发,见图20

在内涵上面,城市更新包括4个方面:第一是经济的活力,需要去重振城市的经济活动;第二是生活的多样性,城市里生活的每个个体的差异性是非常大的,甚至群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是非常大的;第三是文化的昌盛,文化多样性才会带来文化繁荣;第四是环境的优化,也就是说有一些不适宜的环境,随着人类需求的变迁,原来的建成环境不再适应现在的功能需求和社会需求,或者审美需求,那么它需要发生变化。

城市更新至少应包括上述4个方面,不能只说其中某一个方面。城市更新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有机的,不是简单推倒重来,而是嵌人式的,是功能的延伸和自我生长;是持续的,不要想着一蹴而就,不要想着这个目标实现了,就不需要考虑以后了,城市更新是周而复始发生的;是再造的,再造是手段,或者再造是个过程,因为人的流动性的存在,不同代与代之间更替的存在;针对同样的场所,不同代的人、不同背景的人,所持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城市的广场,城市的绿地,作为市民是怎么看的?作为流动人口又是怎么看的?他们的要求和判断是不一样的。

综上,城市更新是寻找和再生城市发展动力之源的过程,它看起来不是一个专业能够独立完成,或者说至少在知识结构上不能够是一个单一的知识结构体系,否则就可能会有失偏颇。

作者简介:杨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良性发展国土空间城乡规划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分析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广东模式、经验与思考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论“专车”模式及其良性发展
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
健全完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体制机制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