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访唐朝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古城址

2020-10-29赵淑霞

关键词:唐朝内蒙古

赵淑霞

摘 要:唐朝为了抵御、控制北方草原民族,出于军事、政治、经济的需要,在内蒙古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的政治、军事要冲之地建立三种类型的边防城市:一种是军事要塞型的,如单于都护府等;一种是行政治所型的,即羈縻府州,如饶乐都督府等;第三种是商业经济型的,如白池县城。草原丝绸之路和边防城镇互为影响、互相促进,为唐朝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关键词:唐朝;内蒙古;草原丝绸之路;古城址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9-0022-05

草原丝绸之路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及欧亚大陆之间交流的重要通道,广义地说是指横贯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带的交通要道,是独具北方草原地带游牧文化特点、时代最久远、对促进草原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接触交流起到巨大作用的交通要道,其时间上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空间上向东可达大兴安岭,向西可达黑海草原。草原丝绸之路共有两条主路,从锡尔河或阿姆河出发经咸海北岸或南岸在乌拉尔河口附近的乌拉尔河与伏尔加河交汇,然后沿着黑海北部海岸到达君士坦丁堡。随着朝代的更迭变化,草原丝绸之路的线路虽然也在不断地变化,但大方向却从未改变。隋唐时期,突厥族强大并建立汗国,为了自身的生存和获取更大的利益,进一步加强对丝绸之路的控制和拓展,严重损害和威胁着唐的统治和利益。为维护疆域、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变被动为主动、巩固中央集权,唐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之一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草原丝绸之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过渡地带、在北方政治、军事要冲之地建立一系列边防城镇。

唐朝在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上建立的边防城镇可分为三种形式:军事要塞型、行政治所型和商业经济型。这些边防城市无论是哪种类型,都是唐政府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的,其主要功能虽以中原汉民族单方面的军事防御为主,但也对草原丝路交通的畅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以及民族的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军事要塞型边防城市:

军事要塞型边防城市纯粹基于军事防御目的,是唐朝委任官吏、派遣军队直接驻防的城市,如天德军城、振武军城、单于都护府、胜州城、三受降城等。

单于都护府和振武军城

在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乡土城子村,南距和林格尔县城11公里,北距呼和浩特市40公里,有一座古城遗址,这就是唐朝单于都护府和振武军城,现称为土城子古城。城址东侧有呼和浩特至阳房口公路南北通过,连接阴山南北与中原,是汉代的定襄道、隋唐之单于道。

古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东西1550米,南北2250米,墙体保存基本完好。城门、马面、瓮城都清晰可辨。古城可分为南、北两大区,南区为汉魏早期文化范围;北区为隋唐文化堆积。据《绥远通志稿》记载,古城内外曾有不少唐代碑志出土,著名的有“唐振武军节度使单于大都护府张惟清德政碑”“唐振武节度使墓碑”“唐故振武节度衙前虞候游击将军试太常南郡仇府君墓铭并序”“唐故禅师大德诺诚碣铭”“唐单于府开元寺悉达多禅师碣铭”“唐振武军节度使李玉祥墓志铭”等。城内残砖断瓦随处可见,街道依稀可辨,中部有大型建筑遗迹,当地叫“皇城”“煤山”等,古城东部边缘还有大片墓葬区,根据不同的遗迹遗物判断,古城应历经了三个大的时代,其中唐代最为兴盛。

这座古城几经沧桑,历经数代。它初置于战国,属云中郡,魏晋到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建都于此,名“盛乐”,史称北都,北齐置紫河镇,隋筑大利城,为突厥可汗沙钵略及启民可汗所居,唐朝在灭亡东突厥后,大漠南北各族相继统一于唐王朝。唐朝在漠南地区的盛乐城北设置单于都护府,后唐又在此设振武军方镇,领有单于都护府、东受降城及麟、胜二州,即今陕西秃尾河以北、内蒙古鄂尔多斯东北部、乌兰察布西南部和呼和浩特、包头等地。从此,单于都护府便成为内蒙古中部地区政治、军事中心,又是控制北方突厥、回纥的主要军事营垒之一,还是中西交通线上一个重要枢纽,是通往北方草原丝路的商贸中心,达到建立城市以来最为繁荣的阶段,它对于研究内蒙古地区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重要的意义。1964年10月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胜州城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北部十二连城乡,黄河自西北向东南曲流处的南岸台地上,有一处古城遗址,当地传说,这里共有九座古城,另外在距此约7公里的城坡村,还有三座古城,故合称为十二连城。

1963年,自治区文物工作者在十二连城乡发现一唐代开元十九年(731年)墓。墓葬位于古城外南边,是一座小型单室砖券墓,墓志用两块一面磨平的长方形砖,墨笔楷书写成。志盖上书“故人品子姜义贞”。另一砖上书墓志铭文:“胜州榆林县归宁乡普静里故人品子姜义贞年卅五开元十九年岁次辛未二月庚辰朔三日壬午故其月十一日辛卯殡在州城南一里东西道北五十步祖在其前铭”。从而指明了胜州榆林城城址的位置。在以后的考古调查发掘中,类似的墓志,在城外墓葬中还出土过一些,内容也大体相仿,记述着墓主人的姓名、埋葬年代和葬在胜州榆林城外多远,确指了十二连城遗址,就是唐朝胜州故址。

榆林城据史料记载,榆林城最早建于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当时属云州管辖。至隋开皇二十年(600年),割云州之榆林、富昌、金河三县另置胜州,治所在榆林。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将胜州改为榆林郡,仍统辖三县。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唐乘东突厥内乱,大举进兵,并在此设置胜州,管辖榆林、河滨二县。至唐开元时期,人口增殖,有四千零九十五户,达到了建城以来最繁荣时期,一跃成为唐朝北方政治、军事方面的一个重要城市。五代时梁贞明二年(916年),契丹阿保机袭破振武军,胜州之民皆趋河东,胜州遂废。辽时另置东胜州于黄河东岸,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县。

如今的古城址,只能见到城垣轮廓比较清楚的无座城址,可能还有一些已湮没于地下了。这五座城址相互毗连,参差相望。通过调查已经确定,位于西南面和东边的两座相联的古城就是唐朝胜州故址。古城略呈方形,南墙保存基本完整,长1165米,高15米,宽33米,采用平夯筑成,中部有一座南城门,城门间尚残存两个土堆,表明南城门原来可能有三个城门洞,城门外筑瓮城,瓮城门东向;北墙保存情况不好,仅在东北角处残存两小段,墙高约18米;西墙只剩下南部四小段,高约8米,宽22.5米;东墙略有弯曲,全长1019米,高约2米,宽22.5米,有两座东城门,城门外均筑有瓮城,瓮城门均向南开。古城四周城墙均无马面。在城偏东部有一条南北向隔墙,将城分成东西两部分,隔墙长1039米,高4—6米,宽约30米,中间有城门相通。这种将城分割成两部分的做法,可能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古城址内淤积了较厚的黄沙土,早已被开辟成耕地,因此地表见不到明显的建筑遗迹。城址内遗物大部分属于汉、唐至元明时期,其中尤以唐代遗物最为丰富,有各种瓦、瓦当、滴水、残砖、残菩萨像、铁甲片、壶、砚及各种残铁器、铜钱等等,反映出唐朝胜州城在经济、文化上都很繁荣。

唐胜州城故址,对研究内蒙古河套地区的城市,以及当时的政治、军事、交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均具有重要意义。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将该古城遗址列为自治区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受降城

唐朝调露元年(679年),东突厥势力再起,唐朝在内蒙古地区的统治重新受到了挑战,为了使漠南地区长治久安,于景龙二年(708年),于黄河之北筑西、中、东三座受降城,并设置烽候一千八百所,遣人巡逻边境。关于三受降城的重要性,唐代文学家吕温著《三受降城碑铭》予以了记述。

内蒙古高原之北横贯阴山山脉,自古以来,阴山山脉中的南北峡谷有四条通道,即呼和浩特至武川通道,古称白道;乌拉特中后旗狼山石兰计山口,古称高阙;磴口狼山哈隆格乃山口,故称鸡鹿塞;包头昆都仑河谷(古称石门水),古称中道、稒阳道、参天可汗道。唐代的三座受降城,各据津要,都修筑在阴山南面通往山北的交通要道上,处于政治、军事要地,并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也处于枢纽地带。三受降城的设立,割断了突厥南侵之路,从此,突厥不敢渡阴山放牧了。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益在北游河朔之时,登临西受降城,写下了这篇著名的诗篇——《夜上受降城闻笛》。西受降城城址就在今乌拉特中旗乌加河乡的库伦补隆村村东,这座用夯土筑成的古城,滨河而筑,只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昔日大名鼎鼎的西受降城,而今已是断垣残壁,其西、南两面城墙均已残毁,历史上虽经改筑,但数经河水毁坏,现在已难以说清其形制规模了。

中受降城位于今包头市南郊敖陶窑子村北,北距万水泉镇2公里。这里北据阴山、南临黄河,东西呼应,地处要冲,是古代筑城设防的理想位置。唐时处于通往阴山后面各府州的交通要道“参天可汗道”上。呼延谷,即昆都仑河谷,今有包头至白云鄂博铁路经过。中受降城址今依然存在,古城除了北墙西半部被河水冲毁外,其余三面城墙均保存完好。古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880米,南北宽800米,城墙厚7米,残存高度1.5米,系夯土筑成,夯层清晰,厚8—6厘米,夯窝纹10—12厘米,没有瓮城和马面,南墙正中有一城门,现存有一宽约10米的豁口,南墙两端设有角楼,现已成为台墩形基址。城中偏北保存一座突兀在地面的建筑台基,南北长98米,东西宽60米,平面呈“凸”字形,窄的部位宽32米,台基上遍布瓦砾。城址中遗物不多,除唐代外,也有辽、元等时代的遗物。这座古城,辽代为天德军城。在城南墙西段,墙身明显有后修补痕迹,并且里面还夹杂有辽代陶片,但它是对张仁愿所筑城之延用,不置悬门及其它备守之具,保存了唐代中受降城的风格。

唐朝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称:“东受降城,本汉云中郡地,在榆林县东北八里”。唐李德裕也指出,东受降城“隔河便是胜州,相去数里”。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大黑河与黄河合流处东北约3公里处,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古城址,传称托克托城或脱脱城。古城建筑在大黑河东岸高约30米的台地边沿,北面和东面是呼和浩特平原,南面为起伏不断的丘陵山区。近年来,古城中发现不少包括汉、唐、辽、金、元、明各代的有价值的文物。古城内西北部有两座小城,当地称为“大皇城”“小皇城”。现考古工作已经证实,唐代所筑之东受降城,就是位于西面的大皇城。

东受降城平面略呈长方形,设有角楼。东墙长630米,南墙长470米,西墙长620米,北墙长500米,各墙残高5—8米。在城内西南隅,发现有唐代砖瓦及石柱础,城中部也曾出有典型唐代风格的白瓷注子、铜镜、铜钱等遗物。此城后代曾沿用,从西城墙及北城墙的断面可以看到,它至少经过三次夯筑,金依城东墙筑“小皇城”,明初在修筑东胜城时,对此城进行了改造,现存于东墙外的系明代改建的。但不管怎样,大皇城基本反映的是唐代东受降城的形制、规模。

二、行政治所型边城:羁縻府州所在地

唐朝初期,唐政府对附属于唐王朝的北方各族,实行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依其部族设置府州,大一些的称都督府,小一些的称为州,总称为羁縻府州,作为地方行政中心,也是行政长官的居住地和工作地,拥有相对完善的行政组织制度、健全的金融体系和充足的地方武装,对上听命于唐政府,对内有自主权,对统辖的地方有支配权。这些羁縻府州的所在地无疑成为卫护唐朝统治的边防城市。这种边城虽然也是出于军事防御目的设置的,但更多地兼顾和偏重行政职能。

唐代在周边各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设置羁縻府州始于太宗时期,由中央任命各族首领为都督、刺史、县令等官职,官职为世袭,受都护府、边州都督或节镇统辖,羁縻府州户籍一般不上报户部,也不承担赋税。据史书记载,唐朝共设羁縻府州856个,都是设在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当时在内蒙古地区设置的羁縻府州有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兰池、永平、清宁等都督府,隶灵州都督府;位于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巴彦淖尔高原和阿拉善高原的云中、桑乾、呼延等都督府,隶单于都护府;位于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的松漠和饶乐都督府,隶幽州都督府。这些羁縻府州的设立,对于当时社会的安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曾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考古工作已确定了一些羁縻府州的遗址。

兰池都督府

兰池都督府城址即兰池州城,其地依《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新宥州》记载“在盐州白池县北八十里”。唐朝神龙三年设立,故址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西南的巴拉庙古城,南距大池古城35公里,地势高亢,开阔雄伟。古城夯土筑成,平面呈方形,东西580米,南北595米,城墙残高1.8—2米,厚约5米。古城四面均设有门阙,现仍保存有宽约10米左右的缺口。西城门建有阙楼,现在城门两侧尚遗有隆起于地面的土丘,左右并峙,厚约9米,残高3.5米。古城南部,有一道与城垣方向一致的南北长墙把整个古城划分为东西两部,当是城内的子城或其它城垣之一。城内建有衙署、房舍,现已成为大小隆起于地面的土丘,如在城北墙西端以内80米处,有一南北30米,东西18米的方形台基,附近散布着较多的残砖乱瓦,当是衙署所在。城内遗物比较丰富,具有鲜明的唐代风格。

饶乐都督府

故址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新城子镇樱桃沟村南,北靠山,南临西拉沐沦河。饶乐都督府是唐太宗应北方少数民族奚族各族各部的请求,在奚族駐牧地区设置的。据文献记载,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年),奚首领“可度者内附,帝为置饶乐都督府,拜可度者使持节六州诸军事、饶乐都督,封楼烦县 公,赐李氏。以阿会部为弱水州,处和部为祁黎 州,奥失部为洛瑰州,度稽部为太鲁州,元俟折部为渴野州,各以酋领辱纥主为刺史,隶饶乐府”。

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700米,为夯土版筑,城墙基宽达12米,现存城墙残高2米,夯层厚15厘米左右。饶乐都督府分为东西两城,东城大,西城小,其中东城长1050米,西城长350米。城墙保存完好,东城墙有两门,所附瓮城遗迹也很清晰。南城墙中部有一处60余平方米的堆积,疑为南门遗址。在东西两城墙上各有二城门,门址明显,并设有瓮城。在两城之间的隔墙正中也开有一门,并设有瓮城,连接东西两城。城内建筑遗迹高出地表,东城北部为衙署所在,东城东门附近有一建筑遗址,其上遍布冶炼焦渣和铁汁凝固物,并有大量铁钉、铁环、铸铁残片。南侧有建筑基址三十余处。西城北部也有十余处建筑基址,但规模略小。饶乐都督府前后废置历113年,唐玄宗开元22年,饶乐都督府被改为封城都督府。

据《辽史·地理志》记载,饶州城“本唐饶乐府地,唐贞观中置松漠府,辽太祖时完葺故垒,置饶乐州,统三县”。由此推断,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城,是在修补了唐饶乐都督府的基础上建成的辽饶州城址,明显地保持了唐代的建筑风格,所以,它所反映的还是唐饶乐都督府城的基本风貌。

唐朝边防城市和羁縻府州的设置表明,在唐代统治的一定时期内,中央王朝几乎对整个北方草原地区拥有了统辖权,这对以后历代阶级产生了很大影响。

羁縻府州的设置,既照顾到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又巩固了唐朝的统一局面。

三、商业经济型的边城:白池县城

除在军事要地设置城镇外,唐朝还在经济重要地区也设置一些小城,负责管理那里的经济,保障边防城镇的军事供给,盐州所属的白池县就属于这一类。据《元和郡县志》载:“白池县景龙三年敕置,以地近白池,因此为名”。

唐白池县故址在今鄂托克旗二道川大池村南。古城西临大盐淖池,地势广袤平坦,土质松散,含沙量较多。古城四边城垣尽为风沙所湮盖,形成以城墙为基础的四道不规则的沙梁,从地表上很难辨认出这个城垣的本来面目,也看不出城阙所在。古城大体上呈方形建制,东西315米,南北289米,规模不大,防御设施简单。城中间因堆积的风沙较薄成为一片凹地,城内遗迹现象不清,从废墟所暴露的地层断面显示,文化层堆积重叠,下层包含物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而上层为唐以后遗存,说明这座古城在唐代基础上,经过西夏时期还继续使用过。古城西北2.5公里处,发现有成片的唐代墓葬,有的已经过发掘,这些墓葬的主人,应是生居死葬的唐朝白池县城的居民。

唐朝在其北境草原地区设立的这些城市,都是迫于当时的形势,出于军事目的上需要而建筑的,因而是军事性质的居多。城址择地严格,多在军事、交通要冲之地,一般都背山临河,形成天然屏障。城市规模差异很大,但不论大小,城墙皆土筑,夯层明显,多数城墙加有马面,城门设瓮城,显示了武备的完善。城中设施也很完善,一般都建有宫殿、官署、府第、庙宇等,只是布局、规模上有所不同。唐朝在营建长安城时,为突出皇城的地位和作用,一反汉魏以来的做法,皇城由西南移到正北,以象征北极星的紫薇垣。这一建筑思想,在这些边城建设中也被充分体现出来,城中的重要建筑多位于城偏北部,且多建在夯土台基之上,砖砌瓦覆,勾心斗角,极其华丽。城中还有民居、手工业作坊、商业区等,职能完备。

草原丝绸之路与沿线城镇是互为影响的关系,尽管这些城市是军事的产物,但城市建成后,从地域上看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城镇是独立的个体,在行政职能军事防御上不与其他城镇产生关联,甚至有可能是互为防御的关系,但是由于城与城的交通线路构成了贯通东西覆盖欧亚的草原丝绸之路,因而在草原丝绸之路上进行远距离商品贸易时,必然依靠这作为中原与北方地区的交通枢纽,绝大多数城镇则兼具驿站和中转地两个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城市甚至直接转化成商贸中心,这些城镇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多民族杂居、融合和交流的区域,对发展经济、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上,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在和平时期,北方民族就通过这些城市,同中原汉民族友好往来,进行“互市”贸易,他们从中原得到粮食、茶叶、丝绸、手工业品,用于维持生活和生产。同时,向中原输出马、牛、羊等家畜及毛皮、奶食品,从而使中原民族在交通工具、耕畜和生活用品。通过互市贸易,不仅给双方都带来了极大的利益,而且增进了边境和内地人民的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融合,推动了人类文明与社会的向前发展。唐朝在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建立的这些城镇,维护了驿站的功能,促进了丝绸之路的贸易,同时中转贸易的发生也促进了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发展,使沿途的城镇成为整个丝路贸易圈中的重要一环。

如果说唐都长安城是中国封建社会建造的一轮明月,那么,北方边城就是捧月的群星,唐朝能以大国的形象雄居东方,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得意于唐朝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岁月沧桑,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这些往昔辉煌的边城或夷为平地,或遭毁坏而面目全非,文献记载也只是斑斑点点,已很难恢复其本来面目了,但其历史价值并不因此而减少,如今依然能从这些废墟中体味到唐朝北方的盛况。一座座古城遗址,就是一章章凝固的历史,是促进民族友好、推动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绥远通志馆.绥远通志稿[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8.

李作智.隋唐胜州城址的发现[J].文物,1976(02):73—82.

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内蒙古文物古迹简述[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6.

唐朝李吉甫.元和郡縣图志[M].中华书局.1983.

欧阳修.新唐书.卷219.奚传[M].中华书局,1975. 6173—6174.

参考文献:

〔1〕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试掘纪要[J].文物,1961(09).

〔2〕李作智.隋唐胜州城址的发现[J].内蒙古文物资料续辑,1984(10).

〔3〕姚桂轩.受降城[J].包头文物资料(内部刊物)第一辑.

〔4〕谢国柱.林西县志[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792.

〔5〕张郁.鄂托克旗大池唐代遗存[J].内蒙古文物资料续辑,1984(10).

〔6〕唐雨良.草原丝绸之路货币研究文章综述[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09):6-18.

〔7〕张楠,马金辰.历史时期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城镇概况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8(02):44-46.

〔8〕石维娜.唐长安通往三受降城的夜驿路及其历史作用[J].华夏文化,2011(04).

〔9〕王乃昂,何彤慧,黄银洲,冯文勇,程弘毅.六胡州古城址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03):40-42.

〔10〕冯永谦,姜念思.辽代饶州调查记[M].东北考古与历史,文物出版社,1982(09).

〔11〕王刚.辽饶州及长乐临河安民三县调查[J].草原文物,1998(01):36-39.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In order to resist and control the invade from northern grassland minorities, the tang dynasty established a series of border cities in significant political and military areas in the north for military,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sideration. There were three kinds of border cities: one was military border city like the chanyuduhu city,etc.The second was administrative border city like Jimifu state, raoler governor house, etc. The last one was economy border city, like Bai Chi state.The grassland silk road and the border towns influenced and promoted each other, making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tang dynasty.

Keywords: Tang Dynasty;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Silk Road; Ancient City

猜你喜欢

唐朝内蒙古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内蒙古中小学合唱基础教育扬帆起航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唐朝休闲文化对后世影响几何
唐朝三省制浅析
舌尖上的异域风情
信安王祎传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