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现代游泳技术的提升的有效训练方法发展趋势

2020-10-28王紫玉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实战周期训练量

王紫玉

摘  要:游泳作为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从最初的原始状态到针对性地进行游泳技术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但是伴随着游泳技术的诞生,游泳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运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游泳技术的出现已经有上百年的时间了,在百年时间里,游泳无论从训练量还是技术层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变,因此当前研究现代游泳技术需要从游泳训练量以及游泳强度出发,要在特定环境下进行强化游泳训练,借此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游泳技术,促进游泳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游泳技术  实战  训练量  专项  周期  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8(c)-0051-03

Abstract: Swimming as a physical fitness sport, from the original state to targeted swimming technology research has experienced a long time. However, with the birth of swimming technology, swimm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modern sports. It has been hundreds of years since the emergence of swimming technology.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swimming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changed in terms of training quantity and technology. So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modern swimming technical needs from swimming training volume and intensity, to strengthen the swimming training under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 to improve the swimmers' swimming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wimming performance.

Key Words: Swimming technique; In actual combat; Training volume; Special project; Cycle; Training

1  游泳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1.1 强调游泳技术的合理利用

现代游泳技术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单纯拥有着身体力量优势的游泳运动员往往在许多层面都不属于拔尖,成绩往往并不比拥有优秀游泳技术的运动员好,因此可以确定的是力量并非游泳技术中影响成绩的关键因素,经过研究可以发现对于游泳技术而言,真正应该关注的是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的力量利用能力,即水中力量的利用效率,有效地借助自身的力量来提高水中的推动力,降低或者减少游泳过程中水带来的阻力,才能够真正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游泳成绩,而这种状态要求运动员应具备有娴熟的游泳技术,并且能够发挥出游泳技术的最大优势,比如在世界游泳名将研究中绕不开的菲尔普斯,奥运会游泳王者,但是研究发现其在游泳过程中功率维持在87W左右,而他的对手往往功率更高,但是游泳过程中速度却比菲尔普斯慢,难以取得冠军,这主要是因为菲尔普斯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匀速游泳,因此,他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更小,更加稳定,而对手往往相反。

1.2 重视技术的实战效果

在分析游泳技术在游泳中的实际作用后,可以继续对游泳名将进行多元化的对比分析,分析了游泳名将波波夫、比昂迪与蒙哥马利之后会发现,优秀的游泳运动员他们的游泳技术趋于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游泳技术统一性,比如他们在游泳过程中划幅与划频之间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他们的划幅分布的范圍跟划频分布的范围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在相同距离的游泳过程中,如果他们的划水幅度相同的话,那么他们的划水频率越高他们的游泳速度越快,而在划水频率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划水幅度越大,则游泳的速度越快,这种情况下,其实可以更加有助于研究有效的游泳技术在实际游泳比赛中的运用,特别是在一些国际大赛中,世界级的游泳运动员往往具备有非凡的游泳技术,他们对于划频和划幅的研究远超人们的想象,他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划频和划幅的搭配从而使得自己的速度达到最大化,他们技术的不断完善也同样促使着游泳这项体育运动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发展,当然,我国还是有着很多优秀的游泳运动员的,近几年涌现出来的诸如孙杨等运动员都已经掌握了优秀的划频和划幅游泳技术,做到了合理配合,有效调整,游泳水平快速提高。

1.3 重视核心力量和身体协调性的的专项训练

游泳虽然不是一项单纯依靠力量的运动,但是对于核心力量的要求也是十分高的,由于游泳运动中身体没有着力点,身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核心力量有助于稳定身体,如果运动员核心力量不强,手脚所受水的阻力就会加大,难以提高运动成绩,核心力量能够提高游泳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协调性。游泳远动员通过培养和训练自己的核心力量,能够在游泳过程中通过臀部协调身体,传递四肢的力量,从而保证力量可以快速稳定地从臀部传递到手臂,而在训练过程中,为了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在陆上训练过程中应该多通过球类练习来锻炼游泳运动员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强化他们对于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从而能够保证核心力量在传递过程中的快速稳定,能够保证手臂和腿部肌肉的有效控制。

2  竞技游泳训练中的趋势

2.1 训练量与强度的合理结合

现代游泳技术的训练和强化过程中应该注重的是训练量跟训练强度之间合理结合、有效搭配,因此现代游泳中强调大运动量训练理论,这是建立在提高游泳运动员良好成绩的基础上,注重的是对于游泳运动员肌肉耐力的训练,强调的是耐力出速度,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而言就是强调建立游泳运动员有氧代谢的基础能力,从而促进游泳运动员自身无氧代谢能力的提高,而也正是这个观点帮助当前现代游泳竞技训练找到了新的训练方向,提出了大运动量训练理论,当然大运动量训练理论也有弊端,在游泳运动中,也有长距离和短距离的区别,大运动量训练理论更多的还是针对长距离游泳项目,对于短距离要求爆发力以及协调性的游泳运动项目的作用不大,反倒是容易在大运动量训练理论下不断地增加运动元的肌肉疲劳程度。在训练中,要注意提高训练强度,要求速度快的同时,要缩短间歇时间,如果缺乏高强度的训练,只能提高耐力和有氧代谢能力,对速度和无氧代谢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

2.2 高原训练

相较于大运动量训练,高原训练则是建立在高原环境下,气压低,氧含量少,运动员要经受高原缺氧和运动缺氧的双重负荷,培养他们的身体综合素质,增加血红蛋白数量和总血容量数量,因此前几年高原训练作为游泳训练中的一种方式,很多游泳运动员都有进行,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开展过程中。但是伴随着高原训练的不断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游泳教练以及运动员都发现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高原环境虽然能够给运动员带来训练负荷,但是其本身给运动员带来的心理以及生理负担往往导致运动员自身身心不畅,训练强度难以持续,难以采用与平时等同的运动量进行训练,同时会对运动员的免疫力造成不利影响。有关调查研究了解到,高原训练有助于速度型项目运动员成绩的提升,而高原训练会对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的成绩产生抑制,因此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运动专家开始强调采用高氧低训的方式进行,通过高压氧舱模拟高原环境,运动员自身并不用在高原生活,从而降低了他们的生理耐受,避免了他们出现身心不畅的情况,更有利于游泳运动员提高游泳成绩。高原游泳训练要注意运动员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训练计划。

2.3 恢复训练

对于游泳运动员而言,身体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很容易导致自身身体素质出现问题,为了训练而训练取得的效果往往很差,同时还容易给游泳运动员带来终身的身体损伤,因此研究游泳运动员自身的疲劳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研究清楚了游泳运动员的疲劳因素,才能够进行针对性的调节和恢复,才能够帮助游泳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避免出现过劳损伤,在游泳训练中,高强度训练后,教练要密切关注运动员心血管的相关指标,水中慢游是恢复身体的训练方法之一,现如今针对游泳运动员的恢复训练已经成为了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其中热疗、按摩、静力牵长以及相关的药物恢复已经是最为常见的恢复训练的手段,另外,近2年开始不断完善的心理学恢复训练、营养师恢复调节等都是恢复训练的有效手段。

2.4 专项训练

对于现代游泳训练而言,游泳运动员的针对性训练也在不断的细化过程中,从以往的相关游泳技术培养和研究到逐渐细化的专项能力提高,游泳运动项目的针对性研究越来越清晰明了,比如常见的千米游泳比赛中,可以通过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将其分为出发阶段的针对训练、途中游训练以及最后的冲刺阶段训练,研究每一个阶段运动员的身体功能系统,研究运动员的机体变化等,从而寻找到更加有效的专项训练手段,研究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以及游泳技术结合的方式,从而促进运动员自身游泳成绩的不断提高。

2.5 变化周期训练

针对不同类型的游泳运动员,不同水平的游泳运动员以及不同需求的游泳运动员开展不同周期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多周期训练划分主要是与运动员自身的训练要求以及训练所处的阶段有直接的关系,比如低年龄组,往往比赛时间少,训练时间多,偶尔有比赛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训练周期;而成年组运动员往往比赛比较多,安排小周期训练就是为了更好地平衡训练和比赛的关系,同时也有利于教练在比赛后进行相关的训练安排及赛后恢复等。因此对于不同水平和需求的游泳运动员采取不同周期的训练方式是很常见的,也是整个训练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结语

游泳这项运动发展到现代,在技术層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明显的改变,对于运动员而言,要想提高游泳成绩,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不断地去寻找自己的极限,不断地去创造更加优秀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张国平.我国竞技游泳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14(5):26-28.

[2] 吴迪.湖北省竞技游泳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28(6):55-56.

[3] 王艳.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J].体育风尚, 2019(7):56.

[4] 陈磊.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J].游泳, 2015(3):78-79.

[5] 陆雅楠.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趋势研究[J]. 搏击:体育论坛,2012(3):72-73.

[6] 张宏亮.浅谈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方法的发展趋势[J].商情,2016(25):188.

[7] 周雅菲,苏军,王鲁.谈游泳训练疲劳的特点与恢复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2):6-7.

[8] 郭帅.加压训练对游泳专项学生下肢力量的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9] 蒋屹.游泳训练疲劳的特点及恢复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56,58.

[10]吕森.游泳训练疲劳的特点分析与恢复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5):46-47.

猜你喜欢

实战周期训练量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关于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相关探析
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数字频率计问题分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中职营销专业的技能实训模式研究
从“实战”中走出来的胡振华
用等效的思想求简谐运动的周期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
解放军空军改革注重“实战”
红沿河核电站调试启动阶段监督性定期试验项目首次执行的安排与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