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重危机:自主车企路在何方?

2020-10-28汽车工艺师百川

汽车工艺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商用车标准汽车

《汽车工艺师》记者 百川

近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有关要求的公告》,公告指出,对2020年7月1日前生产(机动车合格证上传日期)、进口(货物进口证明书签注运抵日期)的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增加6个月销售过渡期。

2020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提出,在制造业领域放开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两项管理措施将于2020年7月23日起施行。

新冠疫情自2020年年初开始陆续在国内外爆发,尽管国内疫情已得到全面抑制,但国外尤其是欧洲、美国、巴西及印度等地仍在快速蔓延,这给汽车业尤其是自主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超严排放标准使自主车企面临挑战

从2020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禁止生产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进口轻型汽车也应符合国六排放标准。到2021年1月1日,不符合国六标准的轻型汽车将禁止销售和注册登记。

有关专家表示,实现排放升级,在技术方面有着较高的门槛。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将推动一些缺乏研发能力的企业提前出局,将加快我国汽车产业格局的调整。权威数据显示,2019年3月,自主品牌的国六普及率仅为2%,东部地区率先实施国六标准时,部分车企不仅要折价清国五库存,还要尽快生产符合国六标准的新款车型,重压之下加速了车企洗牌。

国六排放标准被认为是目前全球最严的汽车排放法规之一。以轻型汽车为例,国六与国五相比,整体污染物排放限值大幅减少。其中,一氧化碳(CO)排放限值国六a要求减少30%,国六b要求减少50%,并新增粒子数量(PN)与氧化亚氮(N2O)指标。

国六排放标准的提出始于2016年,当时生态环境部、国家质监总局联合发布了《轻型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并且根据不同的标准限值要求,制定国六a和国六b两个阶段依次实施轻型车国六标准。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标准国六a阶段要求,2023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标准国六b阶段要求。

2018年6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2019年7月1日起,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要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按照要求,上述区域在售国六产品实施过渡期PN限值为6.0×1012个/km。在2020年全面实施国六标准后,PN限值应为6.0×1011个/km。

部分地区国六标准的提前实施给2019年汽车市场带来了一定冲击,不少经销商都集中赶在7月前降价清理库存。受国五切换国六的影响,汽车市场产销下滑幅度也自2019年7月份开始增大。

有关专家表示,我国设置的排放法规考核标准已远远超过欧美。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国车企均顶着巨大的研发和成本压力积极推进技术升级,很多整车企业都选择跨过国六a标准,一步升级到国六b。

面对国六标准的即将实施,一些自主车企早已经做好了准备。以吉利汽车为例,自2019年3月份以来,就开始推广国六排放标准车型。从2019年7月1日起,在施行国六排放标准的地区,吉利汽车所有在售车型均已达到国六排放标准。2019年年底,吉利汽车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完成国六车型切换。2020年5月份,吉利全系车型提前3年完成认证国六b排放标准。

长安汽车公司也不断推出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车型。如2019年底长安汽车推出的长安逸动、长安欧尚新款A600、长安CS35 PLUS及长安CS75等车型,均能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

据生态环境部的最新公示,截至2020年6月18日,共有291家企业6875个车型公开了轻型车国六环保信息。早在2019年,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等16个省市区已经提前实施了国六标准,市场上新生产的97%以上轻型车均是国六车型。

汽车升级国六,需要不少零部件要达到国六标准要求,这一点外资及合资企业比自主零部件企业动作要快很多。在国六排放标准的零部件需求方面,大陆、博世、麦格纳等外资巨头在汽车电子水泵、电子控制单元零件等产品领域,早已经与多家合资企业展开合作,为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整车企业提供配套。为此,自主零部件企业应抓紧国六零部件的开发,抢夺市场。

专家表示,国六标准是分阶段逐步实施的。新规定提出,延后执行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政策,给了企业和消费者更长的过渡期。国六标准的执行,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无论是汽油车还是柴油车,新车市场还是二手车市场,都会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其价值会迅速萎缩。

有机构预计,汽车排放标准升级,尾气后处理行业价值量将进一步增加,相对于国五时期600亿元左右的市场增量,新标准有望激发尾气后处理领域千亿元市场。随着国六标准实施,汽油车尾气催化剂载量也将明显提升,预计钯金用量将增加40%,铑金用量增加50%至100%。根据测算,预计2020年国内尾气处理行业铂金用量可达到5.03t,2021年铂金用量可达到5.68t。

据悉,严格的排放标准能够促进整个排放系统技术升级,同时排放处理系统的价值也将随之提高。未来,汽车尾气处理产业链将会迎来局部调整,相关企业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放开合资股比,自主商用车企遇到危机

有专家认为,这是商用车行业的重大利好,股比放开给商用车企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化改革。例如,一些原有的合资模式可能并不适应国内市场需求,企业可以利用这个契机进行适度调整和盘活资产。

但也有专家认为,商用车是中国汽车最具核心力的产品,从第一辆一汽解放载货汽车开始,已经走过了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50年代年产量不足千辆到2019年年产量达到500余万辆,自主品牌商用车在国内外汽车市场都有着绝对优势,一旦放开合资股比,自主商用车的优势恐将不再。

以上两种观点代表了行业不少人的声音。一直以来,乘用车市场一直是外资、合资占主流,尤其是中高档的乘用车市场,合资企业产品占有绝对的优势,90%以上的市场攥在他们手里。而在国内商用车细分市场中,自主品牌凭借性价比多年来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20世纪90年代,扬州亚星与奔驰、西飞公司与沃尔沃、天津客车与伊利萨尔等大客车企业曾进行了合资合作,均因外资商用车企业“水土不服”而退出中国市场。

但载货汽车企业也有成功案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重汽与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合资合作,开发重汽斯太尔重型载货汽车取得成功,三十多年间共生产了数百万辆,至今还有不少斯太尔重型载货汽车在祖国原野奔跑,受到大量消费者好评。另外,北汽福田与戴姆勒奔驰汽车的合作也是成功的,合资公司成立于2012年,2018年在中国市场共售出逾10万辆载货汽车。据悉,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2020年将在其生产线上增加Actros重型载货汽车的生产,目前该生产线主要生产Auman载货汽车,也是该合资企业唯一的重型载货汽车品牌。福田戴姆勒公司计划改造其3号工厂,使该工厂年产能将达6万辆重型载货汽车,同时生产Actros和Auman重型载货汽车;此外还将使其2号工厂的产能从目前的6万辆扩大到10万辆。

业内有分析认为,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放开之后,可能会出现部分合资商用车企业股比争夺或外资商用车企业独资进场的情况,这也意味着国内自主商用车品牌将遇到新的机遇。

有专家表示,股比放开,可能会对自主商用车带来冲击,但最重要的是自主企业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国际商用车巨头到中国来是挑战,同时也会给国内商用车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活力。自主商用车品牌通过努力如果在国际商用车巨头的充分竞争下能适应生存,就可以推动商用车行业在产品设计、售后服务、金融服务等各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而且,即便是国外先进的商用车企业,如果不能适应国内的市场发展需求,也会面临淘汰。对自主品牌而言,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放开,既是挑战又是机会。

事实上,此次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放开一事早在两年前国家有关部门已有明确通知。2018年6月15日,《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文件中提到,取消或放宽汽车、船舶、飞机等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同年6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明确,基本放开制造业,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19年12月23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要深化改革开放,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其中就特别强调了取消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这一政策。

目前,国内商用车细分市场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5月,国内商用车销量约为52万辆,同比增长48%,增幅高于汽车行业增幅约30个百分点,对全行业的拉动效果明显。前5个月,国内商用车销量约为184.8万辆,同比下降1%,低于汽车全行业下降幅度约20个百分点。如今,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放开政策将要正式实施,国内商用车市场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将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新冠疫情让自主车企面临艰难选择

受新冠疫情影响,汽车行业产销全面下滑。2020年1-5月,汽车产销778.7万辆和795.7万辆,同比下降24.1%和22.6%。1-5月,乘用车产销595.5万辆和610.9万辆,同比下降29.1%和27.4%。

1-5月,商用车产销183.2万辆和184.8万辆,同比下降1.4%和1.0%,降幅比1-4月收窄11.7个百分点和11.4个百分点。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客车产销均呈下降,货车产量略降,销量微增。1-5月,在货车主要品种中,与2019年同期相比,重型货车产销有所增长,其他三大类货车品种产销依然下降。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2019年同期相比,三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大型和中型客车降幅更为明显。

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29.5万辆和28.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9.7%和38.7%。

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1月下旬起日趋严峻,疫情导致的汽车供应链问题、市场问题、零部件中小企业资金压力问题等,对本就下行压力较大的汽车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疫情严重的湖北地区,年度汽车产量约占全国的8%-9%,比较严重的广东、浙江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除了直接影响当地整车企业的产销量以外,以上三个地区的零部件配套企业众多,即使其他地区具备开工条件,但由于整车厂全国配套,产业链长,一个部件供应不上就会影响整个工厂生产进程,因此短期内零部件供应将会制约整车的生产节奏。

疫情爆发以来,全社会加强了对疫情的防控措施和手段,消费者居家自我隔离。这极大减少了消费者短期内的购车行为,严重影响了汽车销售。同时,疫情对部分行业的运行影响较大,如交通运输、餐饮、旅游、商场及影视等行业,将直接影响这些行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运行及降低相关从业人员的收入,从而影响一至三线城市的换购需求,以及四线以下城市和乡镇等农村的首购车需求。另外,自2018年以来,中低收入人群受到了多重冲击,在底层消费能力未恢复的情况下再次遭遇疫情,使得该群体收入情况更加恶化,消费能力进一步削弱,短期内汽车总体消费需求进一步降低。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新冠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于此,一些国家和企业已经以防止疫情扩散为由,拒绝接受已经订购的货物,对原有的订单也做出了撤销决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60个国家发布了对我国的入境管制措施,这也造成我国汽车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受到阻碍,加大了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难度。

面对新冠疫情的挑战,中国一些汽车企业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被疫情掣肘,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去应对困难和挑战。2020年1月下旬,中国疫情爆发,但2月5日,长城汽车就参加了印度第十五届新德里国际车展。长城汽车携哈弗品牌、长城EV品牌精彩亮相,并推出了多款核心零部件产品,正式吹响了进军印度市场的号角。事实上,不止印度市场,2020年,长城汽车还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开疆拓土,不断提升企业的智能制造及研发能力,从而在新的一年里为全球发展夯实基础。

长城汽车发布的全球化发展愿景里,哈弗品牌将利用5年时间,实现年销200万台,成就哈弗全球专业SUV第一品牌;长城皮卡在保持国内皮卡品牌第一的同时,完成年销20万辆,剑指世界前三皮卡品牌;WEY品牌计划2021年进入欧洲市场,2023年进入北美市场,到2025年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豪华品牌。

受疫情影响,上汽集团2020年2、3月份销量下滑明显,同比跌幅分别达87%和59%,当然这也是中国整个车市的一个缩影。从4月份开始,随着逐渐复工复产以及一系列的促销政策的出台,上汽集团同比跌幅也逐渐缩小,并最终在6月份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回暖趋势强劲,自主表现好于合资。上汽大通同比增长6.8%,这也从侧面表明了上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仍处于成长期。另外,上汽通用五菱在6月份同比增幅超过20%,是上汽集团6月份整体销量增幅转正的最大功臣。

2020年下半年,上汽自主乘用车将有多款车型相继上市,已经曝光出来的车型就有:第三代全新MG6、上汽首款MPV——荣威iM8、全新荣威i6 MAX,R标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荣威ER6等。在自主品牌新车的带动下,上汽乘用车下半年会有一个不错的表现,而这对于上汽集团整体销量也是不可或缺的。

结语

尽管自主品牌车企面临着超严排放、外资股比放开、新冠疫情三大挑战,但只要能站在高点上去看问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面对困难,有些汽车企业在等国家的优惠政策。实际上前一段时间,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给出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少数企业还在等更优惠的政策,以致延误了抢夺市场的机会。吉利、长城、长安等自主企业没有伸手要政策,没有死等机会,他们主动出击,想方设法寻找突破口,在最困难的状况下,取得了成功,这些是值得行业借鉴的。

猜你喜欢

商用车标准汽车
商用车联合制动系统分析
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2019年1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下降商用车降幅更为明显
2019年11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商用车表现好于乘用车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