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EMATEL方法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020-10-28

关键词:两用军民成果

随着国防科技工业转轨加速和民用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对于提升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研发能力、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尤其是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推动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成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为促进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2-3]但现阶段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在专利数、论文数快速上升的同时,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并没有得到同步提升,有些技术成果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存在成功率偏低、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缓慢等问题。[4-5]因此,如何有效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带动国防科技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关于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相关研究大多聚焦于内涵界定[6-7]、模式优化[8-9]、政策启示[10]等方面,且主要运用内容分析[11]、比较研究[12]、案例讨论[13]等定性研究方法,亦有学者关注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效果评价问题[14-15],但主要基于特定研究视角,并且针对单一评价指标。综合定性和定量分析,实证研究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的成果偏少。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多目标和多要素的复杂过程,受到主体能力、要素投入和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16-17]

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文献分析和调研访谈,通过因素识别和提取,从转化主体、转化模式和转化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8个因素的分析框架。进而,基于DEMATEL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探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及相互影响程度,找出了关键影响因素。

一、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及特征

目前,学术界对于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尚未形成共识,通常将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理解为是对已获得技术的推广应用、商品化乃至产业化的过程。[18]相较于国外研究普遍将技术成果转化视作由科研院所向其他机构团体赋予技术成果商业化的使用权利,国内学者更多地将技术成果转化视作技术成果的后续实验、开发、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产业的创新活动过程。[19-20]综合相关研究,结合我国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发展实际,本文将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界定为: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是伴随着技术成果从拥有方到受让方的转移,是实现技术知识从成果化形态向样品化、产品化以及商品化形态转变的过程。基于上述界定,除了一般性技术成果转化活动所具有的创新性、风险性和效益性特征外,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还具有如下特征:

(一)战略导向性

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既要从战略需求中找准科技方向,又要把技术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印发了《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强调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是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和促进国防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因此,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不仅仅为了实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必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二)系统集成性

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是一个人力、物力、财力高度集中的创新过程,也是涉及成果输出方、成果输入方及技术中介服务单位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复杂系统。这就决定了技术、人才、组织和环境等要素必须与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研究开发、经营管理、试验生产等各个环节相互融合与协调,形成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集成系统,以整合国防科技资源,提高掌握和运用军工尖端技术的能力,从而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集成效应。

(三)不完全市场性

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但军用技术成果的保密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军民双方的公平竞争与资源共享,大大增加了军用技术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的难度,加之目前尚存在的技术成果产权不清晰、军民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对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领域形成了极大障碍。

二、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本部分首先基于关键词词频分析对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初步提取出与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关联性较强的研究主题。进而,结合上述研究主题,基于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进行因素提取。在此基础上,运用调研访谈方式进一步识别影响因素,从而构建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

(一)基于关键词词频分析的影响因素初步识别

运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军民两用技术”“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军民两用技术成果推广”等研究主题的86篇学术文献,采用ROST内容挖掘软件统计研究样本中的高频关键词累计频次,生成了30×30的关键词共现矩阵。进而,运用Netdraw可视化软件构建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共词矩阵网络图,如图1所示。

图1中每一个节点表示与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相关的重点研究主题,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个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21]可以看出,“军工单位”“高技术企业”“接受主体”与“推广转化能力”之间的连线较为紧密,表明转化主体(包括成果供给主体和接受主体)在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类似地,“双向溢出”“转化机制”“信息沟通”之间,“技术转化”与“推广转化能力”之间联系紧密,表明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转化模式、转化渠道与技术转化推广能力密切相关。此外,“科技资源共享”“政策工具”“国家战略”“军民一体化”“国家创新体系”之间,“技术转化”与“军民两用技术”之间关联较为紧密,表明制度体系建设与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活动关联性较高。

(二)基于文献分析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取

通过上述关键词词频分析可以发现,与“军民两用技术”“技术转化”“推广转化能力”等关联密切的研究主题主要体现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转化主体、转化模式、科技成果本身等,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府政策支持、中介服务能力、创新资源投入等。为此,进一步对上述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提炼和分类,并根据各研究主题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可以将影响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即转化主体、转化模式和转化环境。

图1 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关键词共现图

1.转化主体方面的影响因素

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本质是技术成果形态向应用形态的转化过渡,这一过程离不开各转化主体之间的知识交换。军民两用技术转化主体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技术输出主体与技术输入主体,输出主体是技术成果的持有者,包括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输入主体是技术成果的需求者,包括企业、军工集团等。[22]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从输出主体流向输入主体,进而由输入主体消化吸收后进行转化应用。因此,转化主体的知识共享、应用能力及相互间协同合作的意愿将直接影响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效果。正如吴海燕等指出的,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能力不足和意识不强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原因。[23]此外,由于军民两用技术成果的特殊性,其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分散在不同的政策规章中,造成产权主体缺位与归属模糊,致使技术输出主体不愿意提供创新成果,而技术输入主体则不愿意接纳他人成果[24],最终影响技术转化双方的互动合作关系,加大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难度。由此可以认为,转化主体的能力、意愿及转化主体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是促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2.转化模式方面的影响因素

创新行为模式理论认为,合理运用创新模式能够促进创新要素协同运行及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高技术创新产出率。[25]董晓辉和张莹提出,把握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和成果转化。[26]目前,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主要有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及自行转化三种模式,每一种转化模式都需要与技术成果性质、行业动态和外部环境相匹配,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转化模式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是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有价值商品或服务的基础。[27]同时,不同的技术成果转化模式有着不同的适用边界和应用环境,转化模式是推动技术成果快速、高效转化的关键。[28]军民两用技术长期承担军品任务,门槛高、准入难,转化模式尚未形成公平的竞争机制,往往使得民品市场开拓有限。而长期受到政府主导的计划性质的转化模式影响,使得技术成果转化的系统协同不力,转化活力不足,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工作难以顺利实施。因此,转化模式是影响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另一重要因素。

3.转化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根据系统论思想,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不仅受到系统内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转化过程需要宏观政策支持、科技资源投入以及中介服务平台的介入。[29]如Raul和Andrea提出国防政策的实施对技术成果推广具有显著影响,缺乏国防政策支持的企业难以实现技术成果的快速产品化。[30]政策支持又包含了成果转化资助政策、成果收益分配政策、成果评估定价规则等[31],合理全面的成果转化资助政策有益于降低技术中试、再开发的成本,而收益分配政策则有利于保障转化主体参与成果转化所获得的收益比例,提高其转化积极性。此外,王斌和谭美清认为,必要的科技资源投入是保障创新成果转化持续进行的重要条件。[32]郭韬等也指出,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和原始技术积累是军民两用技术推广顺利实施的资源保障。[33]同时,中介服务平台作为技术输出方和输入方之间的桥梁,能够有效促进转化主体之间信息、知识的交流共享,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果技术成果转化的中介组织和平台建设不完善,将导致技术成果转化供需双方难以实现有效对接,从而导致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偏低。[34]因此,外部转化环境是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另一重要影响因素。

(三)基于调研访谈的影响因素再次识别

为进一步探索影响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深层次原因,初步验证和完善上述关键词网络与文献分析所提取的相关影响因素,本部分采用半结构化方法对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访谈,并基于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和提炼。具体做法是,首先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探讨关键词与文献分析所得出的影响因素,以辨析这些因素是否是影响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受访者的态度与意见形成访谈记录,对比、筛选、验证上述分析所得出的影响因素。依托笔者所在高校的军工背景及多年来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所形成的广泛的业务合作关系,筛选西安市及周边地区的航空、航天、兵器、船舶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军工企业,以及产业基地管委会、科技交流中心等单位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作为访谈对象。

通过对访谈记录的分析发现,我国当前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技术创新人才不足,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基础科研工作难以延续;第二,各地虽然都制定出台了鼓励和促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政策,但配套保障措施和实施细则不到位,难以落地实施;第三,缺乏推动军民两用技术成果有效孵化和转化的专业性平台。调研访谈结果初步验证了科技要素投入、政府政策支持及科技服务平台对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与上述关键词分析与文献分析所得结果比较吻合。

综合关键词词频分析、文献分析和调研访谈,本文从转化主体、转化模式、转化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包括8个具体因素,以F1到F8进行命名,见表1。

三、基于DEMATEL方法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DEMATEL(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是美国国家实验室提出的运用图论与矩阵工具进行系统要素分析的方法,最早由Gabus和Fontela于20世纪70年代在矩阵演算和绘图法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用以对复杂系统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和识别,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35]DEMATEL算法因其普适性和机理简洁性成为探索复杂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实践方案,并在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供应链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6]DEMATEL方法不仅能够区分因素间因果关系的有无和强弱,并且可以通过对中心度和原因度两个核心指标的测算,揭示各因素间的因果相关性,并对系统中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37]基于此,本文在前述因素提取和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DEMATEL方法探寻影响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并对相关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及相互影响程度进行分析。

表1 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分析表

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影响因素DEMATEL实证分析

(一)样本与数据

在表1所示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基础上,建立各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调查分析表,采用0—3计分法,将各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从弱到强划分为0、1、2、3四个等级,其中0表示程度最低,该情况下因素之间不存在相互影响作用,3表示程度最高,表明该种情况下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很强。[38]数据采集以问卷形式进行,通过邮件、网络问卷和实地发放等多种形式采集数据信息。具体面向沈阳、重庆、南昌、上海、西安等国防科技工业发达地区,选取与军民两用技术研发、生产、推广等转化过程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试验基地、政府部门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等作为问卷填答对象。同时,剔除问卷填答时间较少和答案呈现明显规律性的答卷数据。

问卷发放周期为2018年8月—11月,共计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25份,其中有效问卷103份,占总回收问卷的82.1%。为了判定问卷调查数据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避免系统误差。首先,对问卷中所有测量项目进行Harman单因素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旋转因子结构中没有析出共同的因子,并且其中最大的因子解释量为26.548%,说明不存在单独一个因子解释了大部分变量的变异。由此可见,本文数据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符合进一步统计分析的条件。其次,Cronbach'α系数信度检验,问卷题项的总体Cronbach'α系数值为0.823,且所有题项总体相关系数(CITC)均大于0.4的删除标准。因此,量表信度检验符合统计标准。同时,文章选取的影响因素测量项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与理论分析而来,并且经过专家咨询、测试修改,保证问卷题项与表述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需要,具有良好的效度。

(二)DEMATEL实证分析

首先,根据有效问卷的专家打分情况,并按照DEMATEL算法的多专家信息集成规则,提取包含F1到F8在内8个因素间影响程度的平均值作为对应因素的直接关联程度,建立影响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39]进而,通过规范化处理公式计算出各因素间的综合影响矩阵,得到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与原因度等指标。[40]据此,构建影响因素的DEMATEL因果图,并分析解释系统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具体运算步骤如下:

步骤1:将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设为F1,F2,......,F8。

步骤2:分析各要素之间影响关系的有无及其强弱,以0、1、2、3分别表示因素Fi对因素Fj的影响程度,分别为“没有影响”“影响较弱”“影响一般”以及“影响较强”。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见图2。

图2 各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图

步骤3:建立n阶的直接影响矩阵,并设此n阶矩阵为X=(Xij)n×n,即:

其中Xij(i=1,2,……,n;j=1,2,……,n;i≠j)表示因素Fi对因素Fj的直接影响程度,同时规定当i=j时,Xij=0,见表2。

表2 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

步骤4:规范化直接影响矩阵G,计算公式为G=λ·X,结果见表3。其中:

步骤5:计算综合矩阵T,见表4。计算公式为:

表3 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规范影响矩阵

表4 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综合影响矩阵

步骤6:求解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综合影响矩阵中的每行因素之和为该行对应因素对所有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值,称为影响度(D)。另外,综合影响矩阵中每列因素之和为该列对应的因素受到其他相关因素的综合影响值,称为被影响度(R)。其中,影响度(D)与被影响度(R)之和为中心度,相对应的影响度(D)与被影响度(R)之差称之为原因度。基于此,可以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

步骤7:绘制DEMATEL因果图。以各影响因素的中心度(P)为横坐标、原因度(C)为纵坐标建立笛卡尔坐标系,并运用Matlab软件绘制出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原因—结果图,见图3。

图3 DEMATEL因果图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1.基于中心度的结果分析

根据各影响因素的中心度指标,政府政策支持(F7)排在首位,随后依次是转化模式匹配程度(F4)、中介服务平台建设(F6)、转化主体意愿与能力(F1和F2)、转化模式的有效选择(F5)、科技资源投入(F8)及转化主体间关系(F3)。表明以政府政策支持为代表的转化环境因素在三个影响因素中居于最主要地位,由此可以认为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中介服务平台建设,有助于促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模式的匹配程度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排序第二,表明构建完善的转化模式对于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亦具有重要影响。转化主体意愿与能力(F1和F2)的中心度较为接近,表明军民两用技术输出主体与输入主体在技术转化过程中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

2.基于原因度的结果分析

根据各影响因素的原因度指标,可以将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分为两大类:原因因素(原因度指标大于0)和结果因素(原因度指标小于0)。转化主体意愿与能力(F1和F2)、转化模式的匹配程度(F4)以及政府政策支持(F7)的原因度均大于0,表明这4个影响因素作为原因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由此可以认为,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有效实现需要从相关政策支持、转化模式优化以及转化主体能力等相关的影响因素入手。相比之下,转化模式的有效选择(F5)、转化主体间关系(F3)、中介平台建设(F6)以及科技资源投入(F8)作为结果因素,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

3.关键性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DEMATEL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心度较大和原因度为正的影响因素集中在政府政策支持(F7)、转化模式匹配程度(F4)、技术输入主体意愿与能力(F2)以及技术输出主体意愿与能力(F1),说明这些因素在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起关键推动作用。其中,以政府政策支持和转化模式匹配程度尤为明显,具有较高的中心度和原因度,对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这一结果也符合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战略导向性和系统集成性的特点,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与规范,并辅之以合适有效的转化模式,保障技术成果转化各个环节的有效运作,进而推进技术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而各方转化主体意愿与能力的中心度与原因度指标均比较接近,表明现阶段技术输出主体能力与意愿对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程度总体接近于技术输入主体。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技术输出和输入主体是影响成果转化活动的重要利益相关者。

五、结论与启示

推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发挥国防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与军队建设中重要作用的关键环节。我国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条块分割、信息不畅、转化水平较低等问题。本文在对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关键词词频分析、文献研究分析及调研访谈分析,构建了包含转化主体、转化模式和转化环境在内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进一步运用DEMATEL方法对各影响因素间因果关系及重要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是一个受到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创新过程,从宏观层面的政策环境到微观层面的转化主体意愿与能力均对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进程和策略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第二,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环境的政策扶持力度越大、转化模式匹配程度越高、转化主体能力与意愿越强,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越容易实现。

基于上述研究,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聚焦重点科研项目,健全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实施主体激励机制

营造有利于两用技术创造与应用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奖励制度和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引导和鼓励科研工作者更有效率地投入到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去,进而促成重点项目、重点人才落地生根,逐步形成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效应。同时,明晰产权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规范转化主体的科研生产活动,实现技术输出方与技术输入方的协同互动,并把成果转化工作纳入转化主体科研生产的全过程,为实现军民两用技术成果持续创新、顺利转化奠定基础。

(二)关注两用技术新动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积极关注民用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军工产业尖端科技优势,发展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型高技术产业。同时,结合农业、旅游业等其他产业发展,形成多领域的技术改进与发展。以“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合作转化模式,鼓励相关企业开展和培育新业务,投身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应用和迭代。同时,鼓励企业、工业园区及军工产业单位充分利用军民科技资源,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新途径和新型技术推广模式,实现多主体共同协作,助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顺利转化。

(三)提供优惠政策支持,优化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外部环境

构筑军民两用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为科技项目落地铺设便捷通道,在项目审批、人才引进、社会保障、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优质的管理办法;在法律、税务、咨询、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完善的中介推进服务。同时,注重军民两用技术重大成果项目研发补贴、专项资金扶持以及地方性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实施,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合理吸收民间资本,进行市场化管理运作,为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的条件支持。

猜你喜欢

两用军民成果
大连海大两用船建造项目初步设计获批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理事会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1年总目次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