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0-10-27腰文颖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

兽医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祖代黄羽禽肉

腰文颖/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

1 中国家禽饲养的总体规模、基本情况

1.1 中国家禽饲养的总体规模在畜禽产量方面,同2018年猪肉产量5404万吨相比,2019年为4255万吨,下降了21.3%;禽肉产量在2018年为1994万吨,在2019年为2239万吨,增加了12.3%;而禽蛋产量由2018年3128万吨增长为2019年的3309万吨,增加了5.8%,总的来说畜牧饲养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禽肉产量和增长率方面由官方数据显示:入市前13.7%,入市后3.2%(不含2019年增幅),禽肉产量保持增势,但消费容易受突发事件影响。在各类禽肉占比方面,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之后,鸡、鸭、鹅肉均有增长,短期内白羽肉鸭增长最多,因此鸭肉占禽肉比重增加,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在2020年上半年由繁荣走向低迷,肉鸭的亏损甚至大过肉鸡。在鸡肉占比中,近年来持续增加的是817小型肉鸡,白羽肉鸡为改善效益,主动和被动减少祖代更新,占比下降。至于817小型肉鸡占比增多的原因,不得不提其灵活的特点,在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之后,发挥着巨大优势。

1.2 中国家禽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蛋鸡:种鸡存栏增加明显,雏鸡供应略有增加,在产蛋鸡存栏略高于去年同期,鸡蛋产量增加,受存栏增加及疫情影响,商品蛋鸡饲养亏损;白羽肉鸡:种鸡存栏快速增加,雏鸡供应、毛鸡出栏增加,全产业链效益明显回落;黄羽肉鸡:种鸡规模处于高位,养殖效益低迷,毛鸡亏损;白羽肉鸭:种鸭饲养亏损严重,2020年上半年父母代种鸭存栏较2019年底减少约20%,5月价格回暖,6月鸭产品售价有所起色,但上半年产业链整体亏损;鹅、肉鸽等供过于求,2020年上半年种鹅、肉鹅、肉鸽普遍呈亏损状态。2020年上半年家禽业的现状可以总结为:量增价减。

2 白羽肉鸡、黄羽肉鸡的生产经营情况

2.1 白羽肉鸡的生产经营情况从祖代更新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2019年,祖代更新122.34万套,另有强制换羽9.12万套。2020年上半年,祖代更新47.32万套,另有强制换羽12.95万套,祖代企业新增4家,达到18家;从品种分布的监测数据来看:罗斯占比减少,哈伯德占比增加,科宝在国内饲养曾祖代,是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投入使用,2019年引进祖代和国内自繁祖代分布,自繁占比14.1%;从祖代存栏的监测数据来看:2020年上半年祖代存栏同比增加26.81%,其中后备存栏同比增加9.74%,在产存栏40.21%,祖代存栏规模与2014年相当;从父母代雏鸡供应的监测数据来看:2019年父母代雏苗供应4830.87万套,同比增加17.51%,其中下半年供应比上半年多约800万套。2020年上半年父母代雏苗供应2851.87万套,同比增加40.46%,父母代价格快速下降,市场难以消化迅速增加的产能。从上述数据可以推断出父母代存栏处于历史高位且下半年持续走高;商品代雏鸡在2019年供不应求,2020年呈增加趋势,而商品代雏鸡供应有季节性,上下半年各一半,第一季度与第四季度相当,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相当,2020年上半年是符合这一规律的;上半年雏苗供给宽松价格下降,导致毛鸡、鸡肉的价格也下降了,可以总结为量增价减。

2.2 白羽肉鸡生产经营的结论及预判疫情对祖代更新的影响有限,虽然实际减少引种1.4万套,但是由3、4月推迟的引种计划在6月底完成。上半年从新西兰引种的运输费用增加,7月从美国引进祖代已经到场,国内自繁的祖代对保障种源起到积极作用;种鸡存栏已经处于高位,预计下半年还将继续增加。由于2019年祖代更新大幅增加,2020—2021年白羽肉鸡产业链产能呈增加趋势,可供应的雏鸡数量增加,预计2020年底生猪产能可能恢复到正常年份的80%,肉类进口的大幅增加可能导致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2.3 黄羽肉鸡的生产经营情况及结论预判近年来黄羽肉鸡祖代及父母代存栏量增加趋势明显,2020年上半年持续增加,种鸡规模创历史最高水平,严重过剩;种鸡利用率下降,苗鸡投放量不增反减,回应市场低迷需求;黄羽肉鸡市场在经历两年多利好行情后,2020年在产能过剩、新冠疫情、生猪反弹、产业转型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面临很多困难,后期也许会面临更多困难,并促使产业再次洗牌,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对于黄羽肉鸡企业来说,推动屠宰加工、建设消费品牌、多元化经营渠道、创新产品类型等,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3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热点问题及趋势

3.1 疫情对肉鸡产业供给侧冲击已经恢复疫情初期,产业面临雏苗销售、饲料保障、毛鸡压栏等突出困难,损失惨重。随着各项政策出台,形势快速好转,3月初种蛋孵化,雏苗投放已基本恢复正常。虽然产能损失一部分,但产业经历2018—2019连续两年盈利,种鸡存栏处于高位,产能在满足产业链需求之后,还有很多富余。

3.2 中国经济韧性强,需求侧正在改善肉鸡产业供给侧从疫情中恢复之后,由于禽产品需求减少,3、4月份企业普遍面临着禽产品积压、活禽价格降低等问题,上半年肉鸡产业效益大幅度缩水。但是我国畜牧业为14亿人民提供副食,肉鸡产业与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关系密切,所以中国经济只要大盘稳,肉鸡产业乃至畜牧业就一定会持续发展下去。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上半年降1.6%。我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预计下半年需求侧将进一步改善。

3.3 产能调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意产能是决定肉鸡产业能否盈利的关键,市场规律及近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产能控制得合理,产业才会有收益,反之则会亏损。2020年前三季度,猪肉供给仍有缺口,上半年生猪、肉羊、肉牛、奶牛饲养也面临疫情冲击,供给侧恢复之后,上述产业效益均好于2019年同期。肉鸡产业上半年效益缩水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内部,因此产能调控是主要任务之一,行业需时刻警惕产能过剩,用“提质增效”取代旧有的“数量扩张”发展思路。

3.4 非洲猪瘟加速畜产品结构调整,长期仍需力促鸡肉消费1996年猪肉占肉类比重68.9%,2018年占62.75%,22年下降了6.2个百分点,但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之后,2019年猪肉占比55.6%,1年下降了7.1个百分点。代替猪肉占比增幅最大的是禽肉,短期看,非洲猪瘟加速了畜产品结构的调整。目前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正在恢复,从长远角度来看,要想进一步扩大禽肉、鸡肉的消费,行业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加强对禽肉的科普宣传,增强社会对禽产品的消费信心和消费偏好。

3.5 活禽交易日趋收紧,黄鸡产业加速转型疫情严重时,由于黄羽肉鸡依赖活禽交易,损失比白羽肉鸡更为惨重。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虽然南方主产区、主销区活禽市场开放,但很多地区对活禽销售的政策导向呈收紧态势,某些政府机构曾研究全国全面禁止活禽交易的可能性,这会给黄羽肉鸡产业造成致命打击,“一刀切”取缔活禽交易并不可取。未来活禽交易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使得企业不得不加速转型,调整生产战略,合理控制产能,努力拓宽屠宰及线上业务。(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本人意见为准。)

猜你喜欢

祖代黄羽禽肉
下半年黄羽鸡或迎景气周期
禽肉进口单价超猪肉!
江苏省部分地区黄羽肉鸡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2020年家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禽肉产量或近2400万吨
北京农效禽业引进13000套伊莎祖代鸡
乌克兰政府批准扩大 对欧盟禽肉出口配额
2018年祖代鸡更新情况及对市场影响
小儿吃禽肉好处多
沈阳华美完成2016年首批海兰褐祖代种鸡引种工作
白羽肉鸡产业量化分析深度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