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产业创新体系的现状与未来

2020-10-26石晓鹏

唯实 2020年9期
关键词:院所江苏成果

石晓鹏

长期以来,江苏省产业创新存在着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不畅、重大创新成果不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等突出问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亟须提升产业自主创新水平。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高效协同、具有强劲内生驱动力的产业创新体系,有利于推动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江苏产业自主创新的成效与不足

企业主体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但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企业是产业创新的核心主体。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拥有數量庞大的企业群体。截至2018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万家,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其中,超百亿元企业139家、超千亿元企业10家,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恒力、沙钢、苏宁等3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52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全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18154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三;累计42家企业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入选企业数量占全国的7.5%。与此同时,江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截至2019年9月,全省企业专利申请量占总量比例达77.7%,企业专利授权量占总量比例达79.9%。但总体来看,江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技术成果产出还不够高。截至2018年,江苏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五位的企业拥有663件发明专利。但与兄弟省份相比,广东省仅华为一家企业就拥有发明专利3297件,相当于江苏省前100名企业发明专利的数量总和;江苏全省建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392家,约为广东(1297家)的2倍,但在研发产出上,江苏企业累计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5.51万件,数量仅为广东(23.46万件)的66.1%。

高校院所多、科教资源丰富,但对产业贡献率和带动作用相对不足。江苏是科教资源大省,高校院所数量和影响力均在全国名列前茅。截至2018年,全省拥有普通高校167所(位居全国第一),科研机构450多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6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63家;两院院士102人,科研院所研发人员9.57万人;全年发表科技论文超过1万篇,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但江苏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普遍不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更是少之又少。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左右,而普通高校研究与发展课题科技成果转化率仅3.3%。高校院所对产业的实际贡献和带动作用相对不足,2018年江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与广东相比低了5个百分点。

专利成果多,但成果转化质效偏低、产业化率不高。作为全国首批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份,江苏专利成果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9年,全省累计专利申请量突破500万件。2018年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4.2万件,占全国近1/10;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6.45件,位居全国第三;PCT专利累计申请量2.18万件,在全国名列前茅;在第十三届至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江苏累计获得专利金奖24项、银奖6项、优秀奖523项,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但在专利成果转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成果转化质量不高。江苏专利整体质量评价指数为70.01,远低于北京的91.58和广东的84.59。二是成果转化效率不高。截至2018年,全省高校院所、个人等非企业组织的专利申请量累计176.18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9.39万件,分别比广东(166.21万件、6.44万件)高出6.0%和45.8%,但2017—2018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合计2025.56亿元,反而比广东(2336.48亿元)低了13.3%。三是成果产业化率不高。江苏专利总体实施率和产业化率仅为47.3%和33.8%。

研发投入多、创新成果多,但缺乏突破性、引领性重大创新成果。长期以来,江苏注重科技创新,研发投入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全省社会研发活动经费达2504.4亿元,位居全国第二;研发人员数量达到75.42万人,占全国的12.1%;建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近4000家,其中国家级平台近百家。先后涌现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中复神鹰T800级碳纤维、“振兴号”超大直径盾构机、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等一批创新成果。但江苏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投入相对不足,重大科技突破性、引领性不够强,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不多。特别是在支持产业升级、引领前沿突破的源头技术和底层技术储备方面,美国占80%、欧盟占10%、日本占5%,中国及其他国家仅占5%,而江苏储备更是少之又少,没有产出像华为的5G、阿里的云计算、科大讯飞的语音AI等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引领性和影响力的重大技术成果。

关键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产业自主可控程度还不高。近年来,江苏先后组织开展了高端装备赶超工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一系列工程,但多数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大量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在关键技术方面,新材料领域仅有4.5%的技术处于全球领跑和并跑水平,工业机器人75%的高精密减速器、80%的伺服电机和驱动器依赖进口,高技术船舶领域70%的核心零部件和关键配套设备需要进口。经初步梳理,在全省重点培育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有16个重点产业领域的126项“卡脖子”技术短板亟待攻关突破。其中,44项完全受制于国外,量产的61项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21项暂时无法量产。在关键装备方面,众多行业所需的工业母机、高端数控机床、高精密加工设备、智能制造装备、检验检测设备等关键装备(设备)进口依赖严重。通过对2018年度入选的28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试点和培育项目诊断评估发现,相关企业智能化改造所用装备的平均国产化率仅为68.9%。其中,关键制造工艺环节用的高精度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检测检验装备等关键装备,以及部分关键装备的工业控制软件、制造执行系统等核心软件系统大多由国外厂商提供。

二、江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从历史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代工经济”和技术“拿来主义”的发展方式,为江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埋下了“隐患”。一方面,江苏外向型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代工经济”、贴牌生产虽然在短期内使得全省经济体量迅速增长,企业获得了经济收益,但没有很好地植入“创新基因”,甚至陷入“糖衣陷阱”,弱化了危机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受当时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江苏企业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原始创新的积极性和动力,学习能力较强但吸收再创新能力偏弱。“拿来主义”式的模仿,致使江苏企业往往缺乏创新内核和创新文化,大部分企业家对创新的认知尚未深入骨髓,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对产业创新引领性和带动力不足。

从企业角度看,江苏缺乏一批能够引领产业创新、主导产业发展的世界级创新型领军企业。江苏相对缺乏能够高效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联合知名高校研所、顶尖人才团队和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协同创新的世界级领军企业。与谷歌、华为等世界级企业相比,江苏的千亿级大型龙头企业在引领产业创新、整合全球资源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如沙钢虽是世界500强企业,但研发占比仅为3%左右,与华为高达14%的研发强度相比差距明显,其技术水平在全球同类行业中仍属第二梯队。恒力、盛虹等龙头企业以传统化纤、纺织为主业,其新技术新产品对产业的引领带动性不够强。亨通、协鑫以中间产品见长,缺乏自主终端和整机产品,产业引领力和影响力明显不足。

从高校院所看,由于科研评价标准和导向相对单一,科研成果与产业实际、市场需求有所脱节,“重理论前沿、轻实际应用”现象比较普遍。目前,我国高校院所的科研考核评价往往注重论文、奖励和科研经费,以刊发国外顶级、高端期刊论文数量“论英雄”的现象较为普遍。江苏高校及科研机构45%以上的科研论文在国外期刊发表,且该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科研评价指标相对单一,特别是发明专利等对产业发展有直接支撑作用的科研成果在现有评价体系中权重偏低,致使高校院所“追期刊、追数量,轻产业、轻转化”。一方面,高校科研机构忽视或弱化了“科研成果为产业创新服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一重要导向,在一些应用类科研方向上被西方期刊“牵着鼻子走”,与本土产业现实需求脱节。在江苏4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中,40%左右与省内产业发展没有直接关联。另一方面,一些在国外期刊发表的科研成果,把用我国科研经费产出的科研成果“共享”给了世界,有些成果甚至被西方科技巨头迅速转化为产业化前沿高端产品。而我国本土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以及创新服务机构却因语言障碍、知识产权等原因,无法及时高效地获取一手的优质科研成果和信息资源。有研究显示,我国学者每年在国外SCI期刊发表30多万篇英文论文,成果涉及新材料、计算机、分子生物与基因等众多前沿尖端领域,按照每篇论文9万元的科研经费计算,相当于我国每年将270多亿元科研经费补贴给了国外的前沿科研。

从政府角度看,产业创新政策体系还不够系统,尤其在政策激励导向、政策支持方式、创新金融支持等方面存在不足。一是政策激励导向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现象。江苏现有创新政策,往往更多注重在成果产出数量上激励,而缺乏对创新成果质量、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以及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引导,导致创新成果产出和转化的质效偏低。二是政策支持“偏分散、不集中”现象比较突出。现有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政策尤其是重大技术专项政策的支持方式比较传统,要么是普惠性的奖补,支持分散且力度有限,“办不了大事”;要么是“各忙各的”,支持高校院所与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缺乏互动联动,导致科研方向与产业需求无法高效对接。缺乏一套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核心、以企业为主导、高校院所等其他创新力量协同的产业创新政策体系。三是对研发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偏弱。特别是对于一些属于产业关键领域甚至是“卡脖子”领域,对于工业基础支撑作用大的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由于研发周期长、技术难度大、不确定性多等因素,往往不受“放短线钓大鱼”的金融机构青睐,而江苏恰恰缺乏支持这些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从而制约了底层基础技术和基础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产出。

三、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江苏产业

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主体是企业,关键是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产业创新体系的有力支撑。要紧扣企业这一核心主体,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高效协同、具有强劲内生驱动力的产业创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企业是产业创新的主导者和牵头方,一切资源向企业集中,由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以产业实际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联合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等其他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形成合力,将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实施“百企引航”计划,壮大产业创新体系主导群体。重点选取一批省内行业创新需求旺盛且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作为新一轮产业创新的牵头者,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方向、研发投入、资源配置、组织实施以及成果转化等创新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实施“百企引航”计划,聚焦规模优势明显、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尤其是终端产品和整机企业,建立企业培育库,通过“事前—事中”持续支持方式,推动企业的研发创新、技术改造、市场开拓、兼并重组,加快形成一批在自主创新能力、品牌知名度、资源整合能力、企业家影响力等方面达到世界级水平的江苏领军型企业。

调整优化高校院所评价机制,提高产业创新的获得感和积极性。完善企业与高校院所两大创新主体长效协作机制,强化产学研紧密对接和深度融合。在明确企业产业创新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围绕产业链布局优化创新链,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重点企业研发需求,引导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等其他创新主体集聚,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优化科研激励等长效机制,形成高效协同的创新合力。逐步调整完善高校院所科研人员评价体系,将高价值专利产出、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等纳入科研人员职称评聘、岗位晋升考核指标之中,适当提高在本土学术期刊发表科研成果的评价权重。探索建立市场化的转化收益分配和股权激励机制,加大对科技成果团队以及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机构等相关方的激勵力度。

组建“企业+联盟”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由企业、高校院所、政府部门等共同参与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重点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需求,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和产业联盟等,组建“企业+联盟”协同创新平台,采取“政府支持、股权合作、成果共享”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突破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短板,实现产业链水平的整体跃升。

从重大技术项目支持入手,逐步转变财政专项支持方式。以企业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建立项目优选机制,每年组织发布“卡脖子”技术和前瞻技术攻关目录,采取“事前支持”与“事后奖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政策和资金集成力度,集中力量推动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同时,完善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大企业、大项目、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机制,保障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策权和主导权,集中力量支持以企业为主导的重大创新项目。此外,在成果产业化应用初期,适当拿出部分省内市场给予支持。鼓励省内需求方优先采购本土企业生产的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首批次示范应用产品等自主创新产品;在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的政府采购中,对优先采用本土企业产品的给予适当倾斜。

大力发展科技开发性金融产品,提升创新成果产出和转化效率。创新成果转化是产业创新的后续关键环节。建议通过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提升公共技术平台能级、创新技术交易平台运作模式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现有科技服务效能,切实提高成果产出和转化效率。注重提升科技服务效能,积极引导现有扶持产业发展的政府性基金向开发性金融深化和转变,鼓励和支持省内金融机构设立支持产业创新和成果研发的开发性金融部门并开发相应金融产品,逐步加大对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的重点产业“卡脖子”领域和工业基础领域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1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院所江苏成果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图说江苏制造
我国机械工业转制院所产业化进程中的困境与对策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