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生素D联合降压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2020-10-26张娜玲王小芳冷少华孙丽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弹性血脂血压

张娜玲,王小芳,冷少华,孙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重庆 400038)

目前研究[1-3]已经证实高血压与饮食、吸烟、肥胖、血脂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4]。当机体缺乏维生素D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激活,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升高[5]。老年人群维生素D缺乏率达70%~90%[6-7]。为进一步探讨降压治疗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析血压、血脂、血管弹性、体质指数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2例。根据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分为3组,其中维生素D缺乏组(25-OH-D3水平<20 μg/L)57例,维生素D不足组(25-OH-D3水平为20~30 μg/L)63例,维生素D充足组(25-OH-D3水平>30 μg/L)42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120例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25例,女35例;年龄61~77岁,年龄(68.8±3.2)岁;体质指数(BMI)范围19.12~28.05 kg/m2, BMI(23.58±1.78)kg/m2;维生素D缺乏33例,维生素D不足27例,25-OH-D3水平为(21.1±2.3)μg/L;血钙水平(2.35±0.14)mmol/L;1级高血压17例,2级高血压27例,3级高血压16例。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范围60~78岁,年龄(68.2±3.6)岁;BMI范围19.43~28.12 kg/m2, BMI(23.24±1.56)kg/m2;维生素D缺乏24例,维生素D不足36例,25-OH-D3水平(21.15±2.04)μg/L;血钙水平(2.39±0.12)mmol/L;1级高血压20例,2级高血压26例,3级高血压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具有可比性。研究方案经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8];②年龄60~80岁;③本地区常住居民,既往规律服用降压药,治疗依从性良好,按时接受随访。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3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③研究近3个月内服用过钙剂和维生素D;④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血液、免疫系统、恶性肿瘤疾病;⑤合并痴呆、意识障碍、认知障碍;⑥语言沟通障碍;⑦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等代谢疾病;⑧研究近3个月内手术史;⑨失访患者。

1.3 方法 将120例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接受降压治疗,坚持按时服用原降压药物,不改变降压药种类和剂量,指导患者调整健康生活、饮食方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补充维生素D治疗,给予骨化三醇软胶囊(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25 μg/d,清晨服用,持续6个月。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以下指标:(1)收缩压、舒张压;(2)血脂:清晨空腹采血测量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血管弹性:患者静息状态下,采用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测定桡动脉脉搏波舒张压力曲线,测量动脉弹性指数。(4)BMI: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BMI=体质量(kg)/身高(m)2。(5)药物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维生素D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充足组的性别、年龄、TG、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高血压分级、HDL-C、LDL-C、动脉弹性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组超重或肥胖患者的比例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充足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3级高血压患者的比例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充足组(P<0.05),1级高血压患者的比例低于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充足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HDL-C水平低于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充足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LDL-C水平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动脉弹性指数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P<0.05)。见表1。

表1 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2.2 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维生素D水平与BMI、收缩压、L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维生素D水平与HDL-C水平、动脉弹性指数呈正相关(P<0.05)。见表2。

表2 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管弹性、BMI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TG、TC、HDL-C、LDL-C、动脉弹性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TG、TC、LDL-C、BMI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动脉弹性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血管弹性、BMI比较

2.4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每月查肝肾功能,监测血钙水平,密切观察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直立性低血压3例,消化系统反应5例,干咳1例,胫前水肿1例;对照组出现直立性低血压1例,心动过速2例,消化系统反应4例,均为降压药相关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未见肝肾功能、血钙异常。

3 讨论

维生素D缺乏在我国也十分常见,长期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机体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骼、运动、神经系统障碍[9]。维生素D能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影响胰岛素等神经内分泌系统,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一系列慢性疾病[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充足组患者的BMI、血压、HDL-C、LDL-C、动脉弹性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比维生素D充足患者,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超重或肥胖,血压水平、LDL-C水平较高,HDL-C水平、动脉弹性指数较低。相关性分析也显示,维生素D水平与BMI、收缩压、LDL-C水平呈负相关,与HDL-C水平、动脉弹性指数呈正相关。体质量、血压、血脂、动脉弹性与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与马福慧等[12]研究报道相符。

本研究发现,体质指数、血脂水平与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补充维生素D后,观察组BMI明显下降,TG、TC、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上升。既往研究发现,超重肥胖、脂代谢紊乱的患者往往缺乏维生素D,这可能是因为肥胖患者脂肪组织较多,抑制了维生素D合成所需的25羟化酶的表达,从而影响维生素D体内合成[13]。此外,维生素D缺乏也会导致体内控制进食量的瘦素水平下降,促进脂肪细胞增殖和脂肪生成,造成肥胖[14]。维生素D还能通过增强脂肪酸酶活性控制脂肪细胞储存脂肪,减少血液中脂质增加,调节血脂水平[15]。改善高血压患者的BMI和脂代谢紊乱,对控制血压也有一定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血管弹性及BMI与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对于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患者在降压治疗同时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血压,调节血脂代谢、血管弹性,减轻体质量,增加临床获益。

猜你喜欢

弹性血脂血压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你了解“血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