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教材文本,实现立德树人的尝试

2020-10-23李黄晶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立德树人德育工作

李黄晶

摘要:教学工作的首要工作就是提升学生的学识以及道德素养,伴随社会发展,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要。想要让语文课程进行的更顺利,教学方式更完整,逐步渗透德育教育。本篇文章就将分析讨论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从“师生关系”以及“教学手段”两方面具体展开。

关键词:教育教学;立德树人;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1672-1578(2020)20-0087-01

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既要重视增强同学们的阅读、分析以及领悟文章内涵的能力,又要重视对同学们的德育品质的教育。教师可以从“师生关系”和“教学手段”两个角度出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的人才。

1.从师生关系角度,加强德育工作

1.1 给同学们提供独立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机会。

在以前的教学方案里,语文教师通常是以自己为主体,主要工作就是把握教学速度,给同学们布置详细的要求,这样就使同学们缺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完善和发展,教师也应该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案,把以教师为主体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同学们独立分析、处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讲解《丝绸之路》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和丝绸运动相关的知识,在知道一些运输故事之后,演绎一下重点的故事情节。以小组的形式让同学们讨论运输文化知识,并分析解决所提出的文章主旨问题,教师就只负责最后总结学生正确的观点,增强精神品质教育力度。这样,学生和教师之间联系就更加密切,同学们也就能更好地吸收教师所传授的道理。

1.2 实践与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就要让同学们对语文课程感兴趣,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和了解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深入了解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拿《落花生》这篇课文来说,教师想要让同学们愿意主动学习,就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条件,组织同学们进行实践活动,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的空闲地方种植一小片花生,记录花生的成长史。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同学们的兴趣会更浓烈,体会更加深刻。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师生关系更亲密,同学们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够让同学们了解到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从语文教学方案出发,加强德育工作力度

2.1 利用课本知识,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道德及情感。

语文课程的相关教材是由很多权威教师共同编写的,课程编写的水准非常高,里面包含渊博的知识,能够给学生们传递正确的思想。不仅如此,现实生活与语文素养也息息相关,同学们通过语文课程学习,能够提升语言和情感的表达水平。综上所述,教师必须重视发挥课本的作用,帮助同学们掌握文章的主旨,了解其中的深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以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例,讲解这篇文章时,教师们要给同学们讲解毛主席领导人们开凿土地,建设水井的详细过程,从一些建设中遇到难题并努力解决的过程中,感受挖井人坚韧顽强的精神。向同学们提问学完这篇文章后的整体感受,有些学生觉得自己过得实在是太幸福了,教师进一步引导其学会珍爱已经拥有的生活,努力克服挫折和失败,积极面对生活。有些学生觉得应该学会奉献,为更多的人服务,引导他们感谢在现实生活中帮助过他们的人,还要尽自己可能去援助他人。

2.2 使用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式。

现在的生活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广泛运用科学技术,科技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我们的实际生活方便很多。因此,在教育行业也要充分使用科学技术,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大屏幕向同学们展示课本内容,以图片,语音和视频的方式,使知识更加直观,让同学们更深切的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以《七颗钻石》这篇文章为例,教师利用大屏幕,把文章里讲述的事情以图片和文字综合的方式展示给同学们,图片就能够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使其更加专注,学到更多的东西。当同学们被其中展示的故事吸引了之后,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其学习文中所展示的善良,正直的品德。

2.3 收集课外材料,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同学开展品德教育。

同学们可以利用课本了解基本的文化知识,但是除了课本,教师们也必须要充分利用其它条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文内容的教学,还要给同学们推举有益身心健康的优秀作品,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阅读一些著作,也能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促进语文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

比如在讲完正式课程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读一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爱的教育》、《草房子》等名著,记录下优美的文字,并且写下读后感。由此来培养其善良、正直、诚实等优异品质。

3.结束语

语文课程中包含着很多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优秀文化,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时,必须摒弃传统呆板的教育方式,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为同学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小学阶段正是打基础的阶段。所以,语文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宗旨。

参考文献:

[1] 王继军.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对策初探[J].学周刊,2019(33):50.

[2] 吴翠玲.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61.

[3] 董翠颖.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落实“立德树人”[J].学周刊,2019(19):76.

[4] 黄伟清.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58.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立德树人德育工作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