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愈炸愈强的抗日“兵器库”

2020-10-23

新传奇 2020年37期
关键词:兵工兵工厂步枪

为打败日本侵略者,重庆近十万兵工人,在物料、装备短缺,生活清苦、头顶轰炸的艰险环境中,满腔热忱,争分夺秒“创造犀利的武器”,争取国防的安宁。8年间,他们供应了抗日军队所需三分之二的枪械、弹药。

“卢沟桥事变”后,不到两年时间,华北、华东大片国土沦丧于日寇之手。重庆在担当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同时,还肩负起为前线数百万抗日将士提供武器弹药的重任。

炮火下搬来的兵工中心

重庆主城九龙坡区鹅公岩大桥头,有一尊手握钢枪、怒吼射击的抗日军人雕像。雕像下方的岩壁里,隐藏着百余个纵横交错的人工岩洞。这里是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旧址。而它的前身,则是创建于晚清,以“汉阳造”步枪显赫于近代中国的汉阳兵工厂。80多年前,在不断进逼的日军炮火下,这座当时的“兵工砥柱”几经迁徙,于1940年春定址重庆。在此之前,当时我国最主要的兵工企业大多已在重庆落户复产。

“西迁运动造就了重庆抗战兵工中心的地位。”中国抗战史学会副会长周勇介绍,全面抗战爆发前,我国兵器工业不仅力量薄弱,布局也极不合理,几个大厂均在中东部且以沿海为主。随着战事恶化,这些工厂很快面临沦入敌手的危险,搬迁到以战时首都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成了必然选择。

天上飞机轰炸、脚下激流险滩,西迁之路,艰险异常。原钢迁会员工、已去世的王遴元老人曾这样回忆:“走到湖北枝江,船差点儿翻了,小孩、妇女们都哭了。后来船主找我说,把这些(炼钢厂的)机器都丢到河里边,救人。我说,这绝不可能!”“结果这个船倾斜到35度,好在下面是泥沙,没有碰到石头。如果碰到暗礁的话,那所有的设备、所有的人全部完蛋。”

历史档案显示,至1940年,我国兵工内迁完成时,兵工署直属17家兵工企业中,有11家驻扎重庆,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除当时尚不能自制的坦克、重型火炮外,这些兵工厂的产品涵盖了钢铁、火药、子弹、手榴弹、炮弹、甲雷、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战防炮等当时我国军队实际投入使用的几乎所有枪械弹品种,成为当之无愧的抗战兵器工业中心。

头顶轰炸创造犀利的武器

“抗战之初,我国基本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独立对日作战。后来苏联空军曾援华作战,苏德战争爆发后便停止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才开始援华,但由于我国的出海口已经全部陷入敌手,援华物资只能靠滇缅公路和飞越‘驼峰的有限空运,数量也是极有限的。”重庆市档案馆研究员唐润明说。

一面是抗日前线对武器、弹药需求之急迫,一面是外国援助之稀缺,为前方将士补充足够弹械的重任,就落到了大后方兵工厂头上。然而,西迁以后,虽免除了受日军攻击占领的威胁,但各兵工厂机器设备有限,原材料缺乏等难题又接踵而至。危难时刻,各厂均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力求迅速重建,早日开工,尽最大努力维持前线武器供应不辍。

兵工署第二十一厂在厂长李承干组织下,自南京搬迁之始,即派人赴香港采购生产物资,并预先在重庆启动新厂建设。各员皆有任务,修建房屋与安装机器同时并进,不使分寸光阴稍有浪费;各项机器随到随装,各人员夙夜劳作,3个多月就完成了主要工程。1938年3月1日,二十一厂率先复工,当月就赶制出40挺馬克沁重机枪等武器送往前线。

战时的重庆,缺电、缺燃料的情况时有发生。除此之外,各工厂还不得不应付日益频繁的敌机轰炸。为防空袭,第一工厂一边生产一边在长江边岩壁上开凿出116个岩洞,建成22000多平方米的地下厂房。各岩洞分工制造零件,通过腰洞相互传递,最终组装成武器。这种洞内串联生产方式,不仅躲开了轰炸,还提高了效率,被不少兵工企业效仿。

“众多工厂互相配合,使效率不断提高,质量日益改进。1938至1945年,重庆主要兵工厂共生产各种枪弹8.5亿发,炮弹近600万颗,步枪近30万支,轻重机枪3万余挺,火炮1.4万门,掷弹筒6.8万具,甲雷42万多颗。”唐润明说,当时抗日战场所需的常规武器,诸如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手榴弹等大都能充足供应且有盈余,轻机枪、迫击炮弹、步枪及枪弹,也基本能满足需要,重庆各厂对此起到了主要支柱作用。

同志们,猛进!猛进!

生于南京,在抗战烽火中随迁重庆的二十一工厂子弟郑洪泉,今年已90岁高龄。他至今记得父辈们夜以继日劳作的场景,“刚搬到重庆时,工人们都自觉每天工作12到14个小时。可以说上至厂长、下到普通工人,都在默默地拼命。其中最可敬的,是我们的老厂长李承干!”

“李承干一直单身,到重庆后完全以厂为家。14平方米的办公室,他和主任秘书、工务处长三人办公,背后靠墙一张单人床就是他的卧室。不管多晚睡,有事随时要叫醒他。”郑洪泉对“老厂长”的抗战往事如数家珍:预料到战事日紧,设备、物资肯定会短缺,他就派出得力人员常年到外采办;他亲自主持设计新式步枪,改进机枪、迫击炮;他非常关心职工生活,但生产上要求极严格……

让不少工人记忆深刻的是,面对日军飞机频繁空袭,李承干最关心机器有没有保护好,工人们是不是都进了防空洞。而他往往是最后一个进洞的,有时甚至喃喃自语:“炸我们吧,炸我们好。炸了我们马上能复工,总比炸那些没有能力恢复的工厂好。”

为激励职工斗志,鼓舞大家战胜困难。李承干还邀请郭沫若为工厂创作厂歌。素来钦佩李承干为人的郭沫若不仅慨然应允,还请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为之谱曲:“……同志们,猛进!猛进!”

在李承干带领下,二十一工厂先后接管了汉阳兵工厂步枪厂、二十工厂轻机关枪厂、重庆武器修理所、十一工厂部分、四十工厂,并在云南安宁建立分厂,最终成为大后方规模最大的兵工厂。到抗战末期,其武器产量已达“全国轻武器的一半左右”。

同样头顶轰炸“猛进”的,还有钢迁会的员工们。抗战期间,仅钢迁会记录在案的较大规模日军空袭至少有3次,死伤员工约200人。但面对敌人的残酷轰炸,1940至1945年,钢迁会钢铁厂共生产生铁96057吨、钢28657吨、钢材15456吨,分别占抗战时期大后方钢铁总产量中铁的90%、钢的65%、钢材的40%。一名钢迁会工作人员当年曾这样写道:“抗战是这样紧急,人们的生活是这样艰难。我们并不觉得难过,因为我们早已了解了现实,我们的生活目标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利。我们只有一个愿望,一个思想,一个期待,那就是努力造械,争取和平早临。”

(《新华每日电讯》 2020.9.4)

猜你喜欢

兵工兵工厂步枪
《中国兵工报》的办报琐忆
回首烽火硝烟路 汇聚兵工报国情 豫西集团党委组织集中观看《烽火硝烟兵工路》电视专题片
IWI美国分公司ACE GAR1651步枪
纪念人民兵工创建85周年暨《人民兵工精神》图书出版发行座谈会召开
美国富兰克林兵工厂F17—L半自动步枪
AR—7救生步枪现代版
兵工精神兵工梦
步枪成长相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