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付费自习室兴起

2020-10-23赵铭思

中国新时代 2020年8期
关键词:自习室

赵铭思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为知识买单、为学习付费已经被广为接受,大众对于知识焦虑一直在社会蔓延。越来越多的人在为学习买单,越来越多已经工作数年的职场人士重拾校园节奏,利用空闲时间让自己补充学习、加油充电。

那么去哪儿“充电”呢?有的人选择“蹭”大学自习室,有的选择去咖啡厅,也有的选择24小时书店等场所。

“一杯奶茶的价格换来安静的学习环境”“《请回答1988》同款自习室”“学生党赶论文的宝地”……近期,收费自习室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几排长条形桌子被分隔成一个个小格子间,每个独立空间都配备了插座、台灯等设施,规模稍大的还有休息室、讨论室等不同功能分区……这样的付费自习室,大多数都开办在写字楼或者高校较为集中的城市区域,以上班族和在校学生为主要目标群体。

在各类考试密集的下半年,尤其是某些重要考试的前一个月,自习室的上座率明显高于考试淡季,寒暑假的上座率也会高于平时。这些或忙于复习备考,或单纯学习“充电”的背影,构成了城市里的一道独特景观。

为“学习氛围”买单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和社交平台频繁的信息更迭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贩卖着焦虑,“再不努力就要被人工智能淘汰”“再不考证就要失去竞争力”一类的言论驱动着年轻人加入终身学习的队伍。

2020年6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96个。这意味着我国每44万人共用一座图书馆,低于美国、瑞士等欧美国家。

在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面前,图书馆能提供的学习空间已是捉襟见肘。一边是自习需求增多,一边是免费自习空间供不应求,这导致不少有自我进修需求的人士找不到合适的自习场所。而付费自习室的出现成功缓解了一批年轻人的焦虑。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付费自习室用户规模达85万人,2019年增长至230万人。其预测,2020年这一数据将持续增长至780万人。而由于2019年付费自习室在国内的繁荣,这一年也被认为是中国付费自习室的元年。

格子间、小台灯、书桌这些都是付费自习室的标配,而这些付费自习室大多坐落在人员密集的住宅区、商务区或学校周边。用户一天的消费价格在50元~100元左右,按时计费则是每小时5元~15元不等,此外,还有不同类型的次套餐、月套餐、年套餐供用户选择。但付费自习室并不是新事物,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韩国就已经出现付费自习室。

20世纪80年代日本即出现付费自习室,2005年时付费自习室遍布全日本。2011年,日本仅东京地区就有400家自习室登记在册,加上没有登记的,估计有500家左右。如今,日本自习室的数量依旧在“疯长”。在日本,共享付费自习室的存在土壤源于职场竞争压力,不少上班族通过考取各类资格证书等提升自己实力。

韩国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有这样的场景:韩国学生放学后来到自习室,一张桌子、一盏台灯、两边各竖起一块挡板,就组成了私密的沉浸式自习空间。《韩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2012年-2016年期间,韩国高档自习室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4000亿韩元跃升至7560亿韩元。

白领陈灵对于付费自习室的了解就是来自于《请回答1988》。“里面的女主人公德善备战高考的时候去自习室学习,然后晚上就可以直接铺上被子在地板上睡,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关注自习室了。”陈灵说。

正在备考“执业助理医师”的小查,每天早上准时来到自习室学习。小查以前是一名护士,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她从工作了2年的医院辞职,专心备考。在不知道有共享自习室以前,她都是在家里或者是图书馆学习。但她的自控力不强,在家备考总会被各种事打扰。

“在付费自习室上学习了一个月的时间,平均每天花费40元,感觉每分钟都是钱,不敢浪费时间。”体验过后她发现,付费自习室更安静,也有学习氛围,在这里确实容易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作为在金融行业中打拼的一员,邱晨时刻提醒自己必须精进知识、丰富各项金融证书,提升职场竞争力,因此,准备各类金融证书考试成了他的生活日常。

“在家稍微学一会儿就想拿个水果零食吃吃,其他地方人群太复杂,学习氛围不足,太松散,也不够安静。我还下载过番茄 APP,虽然能保障学习效率,但环境不适合,就无法保证自己能全身心专注学习。考前准备特别重要,还是需要有一个严肃的环境逼自己静下心来学习。”邱晨说。

在听耳机都害怕漏音的付费自习室里,不仅隔离了舒适的床、美食、电视,更会让人感受到无形的压力,所有人都有紧迫感,都在努力拼搏,若不想被落下,就要和别人保持一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付费自习室事实上是一个自律与他律共同作用的机制,自律让他们选择去自习室,而在自习室里学习氛围产生的影响又是他律。

难自律的人开始转向他律。花钱买一个不得不专心的位置,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可。

时下问题亟待解决

付费自习室作为一种城市空间利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场景,在设备装置上可以略显差异,但并不能形成竞争壁垒。

“自以为室”自习室创始人林兆政表示,“拿天津的自习室举例,好点的付费自习室,面积有100平方米左右,有30多个座位,1个月的流水也就能达到1万多元。付费自习室本身就不是一个大生意,它进入门槛较低、没有技术壁垒、可复制性强,国内付费自习室的经营模式也存在趋同的现象。”

硬件设施方面,各家基本都采用沉浸式小黑屋、阳光房、单人隔间这三类自习位设计,免费茶水、WiFi,甚至甜品等服务也都大同小异。同质化的结果便是价格战,如今,这似乎成了付费自习室获取更多用户的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北京、西安、深圳、沈阳等城市的创业者一窝蜂扎进来,每个城市都有上百家自习室,造成价格竞争残酷。

辐射范围与学习周期性也会让付费自习室陷入成本窘境。可以看到,付费自习室选址必须考虑周边地区,单一自习室的客源覆盖范围是有限的,因而人口密集的市中心、高校周边等地成为首要选择,但高企的成本也让其陷入两难境地。

另外,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付费自习室的用户群体主要集中在职场白领和在校学生,偏年轻化。但对于没有经济独立的在校学生而言,付费自习室的价格偏高。艾媒草莓派数据调查与计算系统显示,在认可付费自习室营业模式的人群中,76.2%的网民认为付费自习室价格偏贵;22.6%的网民认为付费自习室价格合理;只有1.2%的网民认为价格划算。另外,目前付费自习室普遍实行会员制,但是在会员服务方面却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

因此,付费自习室未来将更多面向职场人士等经济独立人群。而在盈利模式方面,付费自习室采取的是与健身房相似的会员制,但是在会员服务方面却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有待挖掘。

持续探索创新模式

日本、韩国的付费自习室,已经迈入多元化商业模式的探索。

日韩两国的自习室不仅提供可供多人共同学习、开会的小房间,还可提供付费租借笔记本电脑或投影仪,包括供应炸鸡、三明治、比萨等简餐,甚至是供人们聚会交流的小型房间,打造出一种小型社交空间的概念。

在国内,由于市场处于摸索阶段,玩家都在验证用户习惯、商业模式、财务模型,多数以售卖自习位作为营收的唯一来源。想要避免陷入价格战和同质化的困境,花心思打造自己的差异化特色成了创业者们的主要课题。

“泛舟”自习室的创办者认为,“付费自习室就是大城市的空间利用,现在是有一定市场的,不过越来越多的资本在进入这个市场,以后肯定有别的方向走,只做付费空间是不现实的。”

因此不少经营者开始围绕教育资源做加法,结合自习这一个核心主业,推出了沙龙研讨、小班教学等课程产品。一些中小学周边的付费自习室,服务内容已不局限于学生放学后来写作业,而是引入专职老师进行课业辅导,这类自习室与升学辅导班已颇为接近。

乐知24h共享自习室负责人宫雪晴表示,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会十分激烈,如何完善自己的服务,塑造自己的品牌,需要好好下一番功夫,而非仅仅改造一个空间提供给大家。专业自习室的空间服务应该具有更多的想象力,她希望自己的自习室可以打造成城市里的“第三空间”。开发更多功能区,建立如影音室、会议室、娱乐室、吧台区等,既可以让人们学累时放松一下,又可以让自己增收。还会联系专业老师在微信群内免费解答考研相关问题,免费为学生们提供学习资料,做信任积累,提供更多服务。

林兆政认为,付费自习室要想办法转型,仅靠收会员费要做成大生意不现实。他现在将平台型的“自以为室”转型成工具型,主要是将以前的公域流量,改成私域流量,服务平台上的用户。

基于“自以为室”平台上3000多位有强学习需求的用户,林兆政推出“室野”项目。他将“室野”定位于教育学习领域的技术服务商和MCN机构,主要从工具、流量新媒体等多方面为教育机构提供营销获客裂变增长商业变现的服务,也与教育领域的“网红”服务,帮他们运营推广。

在共享经济的浪潮下,不少产业打着“共享”旗号风靡一时却最终惨淡收场。付费自习室作为具备“共享”基因的新興商业模式,在中国兴起之初就面临着褒贬不一的评论。有人认为付费自习室有助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但有人不看好这种过于单一的盈利模式。要想保障付费自习室行稳致远,一方面需要创业者探索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强化自身品牌的不可替代性,切勿没摸透行业规则就盲目跟风;另一方面创业者还要积极拓展营收渠道,自身提供增值服务或通过跨界联营开发盈利模式,切勿重蹈共享单车之类的覆辙。

猜你喜欢

自习室
绿皮火车上的“移动自习室”
基于用户体验的南京市共享自习室未来发展探讨
绿皮火车上的“移动自习室”
为逃家务花钱去自习室(2022年 第44期)
边读研边做副业
高校沉浸式迷你自习室建设必要性分析
付费自习室爆火,“焦虑性充电”有无必要
探营“共享自习室”
付费自习室悄然成为热门创业项目
突然爆红的“付费自习室”会是一个新风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