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美国标准的换热器及卧式容器基础设计

2020-10-23宋智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19期
关键词:美标支墩换热器

宋智杰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安 710065)

1 美标设计特点

美国标准(美标)虽与我国国家标准(国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套体系。主要体现在:

1)美标种类多。各种技术标准、规范多达5 万种以上,其中,由私营机构、学会等制定的达4 万种以上。

2)私营机构主导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推广。联邦政府仅负责制定一些强制性标准,涉及交通、食药品、环保及制造业。

3)不同于国标,美标在新的版本实行后,旧版本并不废除。项目中具体采用标准版本应与业主ITB(招标邀请书)中规定版本一致。

基于美标的几个特点,导致标准由于不同机构制定,所以各个标准之间要求不一致。设计人应充分熟悉ITB 规定,如对ITB 有异议或补充,应与业主及时沟通与联系。

2 荷载计算

2.1 竖向荷载

美标对恒载及活载的定义和范围与国标一致。但国标、美标两者具体取值亦有不同。根据文献【1】规定,对换热器及卧式容器基础计算中,在设备空重或操作工况下,需考虑管道附加荷载,且需计入偏心荷载的影响:

1)对换热器直径≤610mm 的设备,需计入20%的设备空重或操作荷载;

2)对换热器直径>610mm 的设备,需计入10%的设备空重或操作荷载;

3)对卧式容器应计入10%的设备空重、操作荷载或充水试压荷载;

4)偏心距离为(D/2+450)mm,D 为设备外径(含保护层厚度);

5)对组合式换热器,附加荷载仅考虑较大重量的换热器罐体荷载。

竖向荷载向支墩传递时,管箱端的荷载应为总重的60%,而盲端的荷载应为总重的40%。

2.2 水平荷载

2.2.1 风荷载计算

依据文献【2,3】,高度 z 处速度压力由式(1)计算:

式中,Kz为速度压力暴露系数;Kzt为地貌系数;Kd为风向作用系数;V 为基本风速,m/s;I 为结构重要系数。

则风荷载值见式(2):

式中,G 为阵风系数;Gf为压力系数;Af为迎风面构件实际挡风面积,m2。

由此计算出X、Y 2 个方向的风荷载。

2.2.2 地震荷载计算

依据文献【4】,地震荷载计算见式(3):

式中,R 为结构计算系数;Ca为地震系数;I1为地震重要性因子;W 为计算重量,kN。

2.2.3 抽芯荷载计算

依据文献【5】规定,抽芯力应为1.0 倍的管束重量。且当设备空重≥9.0kN 时,抽芯力≥9.0kN;当设备空重<9.0kN 时,抽芯力≥设备空重。

2.2.4 温度荷载及摩擦力计算

由文献【1】可知,摩擦力计算见式(4):

式中,μ 为滑动端的摩擦系数;P0为滑动端的竖向荷载,N。

支墩温度荷载计算公式见式(5):

式中,Δ 为总膨胀距离,mm;E 为截面弹性模量,N/mm2;Ia为截面惯性矩,mm4;H 为支墩高度,m。

温度荷载与摩擦力取二者较小值。

2.2.5 水平荷载分配

根据文献【5】:抽芯力作用在滑动端的力为摩擦力与一半抽芯荷载的较小值,其余抽芯荷载由固定端承担。

文献【1】规定:当滑动端的摩擦系数>0.2 时,固定端的计算荷载取70%的地震力,滑动端的计算荷载取50%的地震力;当滑动端的摩擦系数≤0.2 时,固定端的计算荷载取100%的地震力,滑动端的计算荷载取30%的地震力。

3 荷载组合

和国标不同,美标每种工况不是单一的一种荷载组合,且荷载分配系数每种组合也有一定变化。这无疑为手算提高了难度,使得手算大量的设备基础变得难以实现,故编制Excel计算表格变得格外重要。

4 受力构件计算

换热器与卧式容器基础计算其美标结构计算模型与国标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4.1 受弯构件计算

根据文献【6】,其计算公式见式(6)~式(8):

式中,Mu为设计弯矩,kN·m;φ 为受弯构件材料强度降低系数;Mn为材料抗弯承载力,kN·m;b 为受弯构件截面宽度,mm;d 为受弯构件截面有效计算高度,mm;Kn为弯矩计算系数;ρ 为受拉钢筋配筋率,ρ=As/bd,As为受拉钢筋截面积,mm2;′为混凝土抗压强度,N/mm2;fy为钢筋抗拉强度,N/mm2。

由此求出受拉钢筋截面积。

4.2 抗剪构件计算

换热器基础支墩所受竖向荷载相对较小,对抗剪计算有利。故换热器支墩在抗剪计算时,忽略其受到的设备竖向压力,与底板均看作纯剪构件。

根据文献【7】,其计算公式见式(9)~式(12):

式中,Vu为设计剪力,kN;φ1为受剪构件材料强度降低系数;Vn为材料抗剪承载力,kN;Vc为混凝土抗剪承载力,kN;Vs为箍筋抗剪承载力,kN;AV为箍筋截面面积,mm2;s 为箍筋间距,mm;fyt为箍筋抗拉强度,N/mm2。

由此求出箍筋的截面面积。

5 构造规定

根据文献【8】规定,换热器支墩竖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应不小于0.5%的支墩总截面面积。

依据文献【1】,换热器支墩最小厚度应为250mm 或10%的支墩高度。换热器支墩竖向钢筋最小直径应取16mm,竖向钢筋最大间距为200mm;换热器支墩箍筋最小直径应取12mm,箍筋最大间距为200mm,且支墩顶部150mm 间距内应至少布置2 根箍筋,高烈度地区布置3 根。

6 结语

本文根据实际设计工作,通过介绍相关美标规范及条文,从荷载取值与计算、荷载组合、受弯及受剪构件的计算等环节,详尽地描述了换热器及卧式容器基础的美标设计、计算要求。

在后续工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换热器基础设计应紧扣ITB 规定,ITB 如有不妥或遗漏,应及时发业主澄清或由业主确认增补。

2)本文计算过程中各系数应按实际项目参数取值或查询。

3)设备基础图应根据项目ITB 要求修改。

4)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因安装专业要求,部分设备基础支墩距地面较高,或因设备荷载较大,致使部分支墩截面超筋,即此时ITB 要求的支墩宽度无法满足设计需要。此时应及时与业主沟通,并与相关专业核对,增加支墩宽度或增设支墩连系梁后是否影响管口连接或操作。

猜你喜欢

美标支墩换热器
FLNG模块支墩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
ASM-600油站换热器的国产化改进
关于防火门耐火完整性在国标、英标、欧标和美标中的比对分析
集成式微通道换热器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隔震支座下支墩(柱)截面及配筋的构造优化
翅片管式换热器的传热研究进展
压力水管竖向下弯的弯管支墩的设计计算
上海南华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FPSO 模块支墩建造精度控制方法研究
唐钢冷轧美标低碳钢带填补省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