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强放疗对肺癌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及B型利钠肽的影响

2020-10-23陈情李越颜若难

中国肿瘤临床 2020年18期
关键词:利钠心电图心肌

陈情 李越 颜若难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首位,是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肿瘤[1]。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放射治疗是该部分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放疗技术发展,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在肺癌治疗中获得广泛应用,IMRT 较常规放疗相比可降低临近正常器官或组织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2]。但因肺癌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放疗时心脏仍不可避免受到照射,导致患者心脏出现放射性损伤。近年来,随着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放射治疗诱发的心脏疾病越来越多,放射性心脏损伤(radiation-induced heart disease,RIHD)已成为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重要的非癌症死亡原因之一[3]。临床工作中,RIHD 的诊断常用的检查包括: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等血液学检查,超声心动图、X 线、CT、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心电图等。

目前,有关RIHD检查方法的研究多数未考虑异常结果与时间的关系[4],部分缺乏对某一特定肿瘤的详细分析[5]。基于此,本研究纳入肺癌IMRT患者,选取心电图、心肌酶及B 型利钠肽等可重复性强、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的检查手段,探讨IMRT 对肺癌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及B 型利钠肽的影响,分析可能引起上述检查异常的影响因素,以期早期发现RIHD,及时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临床干预。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203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癌,按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2017年第8版肺癌TNM分期重新进行临床分期;其中男性155 例,女性48 例,年龄24~86岁,中位年龄59岁,平均年龄(58.23±0.62)岁;临床分期:Ⅰ~Ⅱ期26例,Ⅲ~Ⅳ期177例;病理分型:小细胞肺癌100 例,鳞癌47 例,腺癌45 例,其他11 例;肿瘤位置:左肺癌80例,右肺癌123例;肿瘤大体分型:中央型132 例,周围型71 例;治疗方式:同步放化疗62 例,序贯放化疗137 例,单纯放疗4 例;放疗总剂量:<55 Gy 患者104 例,≥55 Gy 患者99 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诊断明确为肺癌;2)完成胸部IMRT。排除标准:1)合并第二肿瘤患者;2)合并严重心脏、肝脏等内科疾病患者;3)临床资料不全患者;4)合并精神类疾病患者。

1.2 方法

根据患者不同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序贯化疗或同步放化疗。

1.2.1 单纯放疗 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采用Pinnacle 38.0 m治疗计划系统,按照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第50号和第62号报告规定在每例患者的定位CT图像上进行放疗靶区勾画。肿瘤靶区(grosstarget volume,GTV)包括肺部病灶和纵隔肿大淋巴结,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在GTV基础上外放0.5 cm,并包括诱导化疗前影像学证实转移的淋巴结所在的整个淋巴引流区,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volume,PTV)在CTV 基础上向各方向均匀外扩0.5 cm。处方剂量为45~60 Gy/25~30 f,单次剂量为1.8~2.1 Gy。

1.2.2 序贯放化疗 首先对患者进行化疗,化疗方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化疗标准方案,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为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或卡铂,化疗周期为2~6 个周期(中位数为4 个周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包括培美曲塞(36.8%)、紫杉醇(54.2%)或吉西他滨(9%)联合顺铂或卡铂,化疗周期为2~6个周期(中位数为4个周期)。其他类型肺癌化疗方案为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结束后进行IMRT治疗,放疗同单纯放疗治疗方案。

1.2.3 同步放化疗 患者行放射治疗的同时给予化疗治疗,化疗方案同上,化疗时间间隔为3~4周。

1.2.4 心电图检查 203 例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行心电图检查,检查前要求患者静息10 min以上,平卧位,全身放松,平静呼吸,并嘱患者检查过程中勿讲话或变动体位。同步12导联心电图记录仪购自马奎特公司。心电图诊断标准依据《临床心电图学》第6版。统计心电图异常包括: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偶发和频发房(室)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ST-T 段改变(包括ST 段压低超过0.05 mV、T 波低平或倒置)和传导阻滞(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

1.2.5 心肌功能检查 203例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后1 个月、2 个月及3 个月行心肌酶谱、B 型利钠肽检测。心肌酶各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值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15~40 U/L、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0~248 U/L、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0~171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0.6~6.3 μg/L。B 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正常参考值为:0~125 U/L。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s,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癌患者IMRT前后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

203 例肺癌患者行IMRT 后,106 例(52.2%)出现心电图异常,多数发生在放疗结束后1个月,其中STT改变59例(29.1%),窦性心动失常27例(13.3%),偶发房性早搏7 例(3.4%),偶发室性早搏6 例(2.9%),传导阻滞7例(3.4%),见表1。放疗后ST-T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88,P<0.001),偶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传导阻滞肺癌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肺癌患者IMRT 前后心肌酶谱和B 型利钠肽异常情况比较

203例肺癌患者行IMRT后,81例(39.9%)出现心肌酶谱异常,AST 升高者28 例(34.6%),放疗前(31.63±17.31)U/L,放疗后1个月(39.45±17.80)U/L,2个月(46.78±19.06)U/L,3 个月(30.52±16.78)U/L,放疗后AST 较放疗前有轻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9,P=0.92)。LDH 水平升高者36 例(44.4%),放疗前(271.21±44.74)U/L,放疗后1 个月(279.31±59.36)U/L,2 个月(277.36±41.38)U/L,3个月(276.23±39.11)U/L,放疗后LDH水平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4,P=0.78)。CK升高者4例(4.9%),放疗前(70.47±19.58)U/L,放疗后1 个月(83.29±23.14)U/L,2 个月(92.40±41.17)U/L,3 个月(78.57±32.33)U/L,放疗后CK 较放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7,P=0.034)。CK-MB升高者13例(16.2%),放疗前(0.47±0.08)μg/L,放疗后1 个月(0.53±0.12)μg/L,2 个月(0.68±0.17)μg/L,3 个月(0.49±0.05)μg/L,放疗后CK-MB较放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92,P=0.045,表2)。

203 例肺癌患者行IMRT 后,BNP 升高者10 例(4.9%),放疗前为(62.29±10.19)U/L,放疗后1 个月(75.36±10.19)U/L,2 个月(93.80±13.31)U/L,3 个月(83.46±12.12)U/L,放疗后BNP 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51,P=0.012,表2)。

2.3 肺癌患者IMRT前后心电图、心肌酶谱及B型利钠肽异常情况与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大体分型、治疗方式、放疗总剂量是肺癌患者行IMRT后心电图改变的影响因素(P<0.05);治疗方式和放疗总剂量是影响肺癌患者心肌酶谱及B型利钠肽的影响因素(P<0.05,表3)。

2.4 肺癌患者IMRT前后心电图、心肌酶谱及B型利钠肽异常情况与临床资料的多因素分析

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存在统计学意义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肿瘤大体分型、治疗方式、放疗总剂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体分型、治疗方式和放疗总剂量是影响IMRT后心电图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放疗总剂量是影响肺癌患者心肌酶谱及B型利钠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4)。

表1 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 例(%)

表2 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患者心肌酶谱和B型利钠肽异常情况比较

表3 放疗后心电图、心肌酶谱及BNP异常情况与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分析

表4 放疗后心电图、心肌酶谱及BNP异常情况与临床资料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放射治疗是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心脏位于纵隔中,周围临近肺组织,在放疗过程中,心脏不可避免会受到射线的影响。RIHD 是胸部放疗患者中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包括放射性心包损伤、放射性心肌炎、放射性心内膜炎、放射性心脏瓣膜损伤和放射性冠状动脉缺血性病变等[6-8]。引起RIHD 的生物学机制包括氧化应激、DNA 损伤、端粒侵蚀、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及凝血酶激活等[9-11]。

心电图是心脏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最常用的检查,可早期发现传导系统异常以及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部位,心电图亦是早期发现RIHD 的检查方法,敏感性较高。既往研究显示,放疗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达28.7%~61.5%,异常类型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速、ST-T 改变、QRS 波电压下降、传导阻滞和低电压等[12-13]。本研究结果提示肺癌IMRT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52.1%,异常类型主要表现为ST-T改变,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近年来,关于肺癌IMRT心电图改变及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多数在实验设计阶段未考虑心电图改变与时间的关系[4,14],结果未阐明放疗后心电图发生改变的确切时间;也有部分研究纳入多种类型的胸部肿瘤[5],但结果仅对胸部放疗后心电图改变进行笼统描述,缺乏对特定肿瘤类型的详细分析。因此,本研究仅纳入肺癌患者,记录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的时间,结果显示肺癌IMRT后心电图异常多发生在放疗后1个月,且随着时间延长至放疗后3 个月,部分患者的心电图ST-T 改变可恢复,提示放疗后心电图出现ST-T 改变患者的放射性心脏损伤程度较轻,多为一过性。而对于放疗后心电图出现偶发和频发房(室)性早搏以及传导阻滞的患者,放疗结束3 个月后仍难以恢复,提示可能存在持续的放射性心脏损伤,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

心肌酶谱包括AST、LDH、CK、CK-MB等,是心肌组织中各种酶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心肌细胞中,当心肌出现损伤或细胞膜通透性异常时,心肌酶释放入血导致其浓度升高。BNP 是由心室或内皮细胞分泌的激素,与左心室功能密切相关,当心脏容量负荷过高时,左心室室壁压力增加,BNP 可进一步升高。蒋桂芳等[15]研究显示,肺癌放疗后心肌酶谱异常率高于放疗前,且异常程度与心肌照射剂量和照射部位有关,但未对某一具体酶进行深入探索。员建中等[16]对56 例食管癌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进行动态心肌酶谱检测,比较心肌酶在放疗剂量达40 Gy、60 Gy 时心肌酶谱的变化,研究结果提示心肌酶谱在放疗前后差异不明显,证实3D-CRT不会造成心肌损伤,然而研究纳入病例数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对203 例肺癌IMRT 后心肌酶谱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放疗后心肌酶异常升高明显,大多发生于在疗后2 个月,心肌酶谱中CK、CK-MB 在放疗前后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为评估心脏损伤的参考指标。关于BNP 作为评估RIHD 指标的研究报道相较于心肌酶更为少见,其评价RIHD的价值并未明确,本研究比较203例患者在放疗前后的BNP 水平,结果表明放疗后BNP 水平明显升高(P<0.05),提示其在RIHD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研究对放疗结束后可能引起心电图、心肌酶谱及BNP 异常情况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体分型、治疗方式及放疗总剂量是影响心电图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放疗总剂量是影响心肌酶谱及BNP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可见放疗总剂量在心脏损伤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放疗总剂量增加,心脏平均受照射剂量随之增加,心脏受损的概率增加。陈偲晔等[17]和Atkins 等[18]相继证实了心脏受照射剂量与心脏损伤密切相关。一项前瞻性研究[17]纳入103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分别在放疗前后定期进行心脏随访和相关心脏检查,结果提示心脏平均受照射剂量>4 Gy 的患者亚临床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Atkins 等[18]提出心脏受照射剂量是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预测因子。上述研究与本研究均提示临床医生需合理安排放疗计划,调整放疗剂量,限制心脏受照射剂量。

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病理类型多样,化疗方案及周期不统一,因此研究结果存在偏倚。未来亟需扩大样本量,纳入更多能反应心脏损伤的检查项目进行研究验证,从而获得较为全面的结论。综上所述,肺癌IMRT 可导致心电图、CK、CK-MB 及BNP异常,其异常程度与放疗总剂量密切相关。临床上对于放疗总剂量≥55 Gy 的患者,应及时告知发生心脏毒性的可能性,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定期监测心脏功能,降低心脏损伤,加强对心脏的保护。

猜你喜欢

利钠心电图心肌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
《思考心电图之176》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4》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检测在诊断与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