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外部动力

2020-10-22汪逢生李冉冉

湖北体育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文旅体育产业融合

汪逢生,王 凯,李冉冉

(南京体育学院 奥林匹克学院,江苏 南京210000)

“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结束后,中共中央经济小组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明确指出,未来我国产业需要完成结构性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目标,创新创业驱动,基于居民消费需求升级,致力于打造出高供给质量的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改革扭曲产业要素配置,扩大市场需求总量,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会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建成文化产业生态圈,更能形成一批具有经济新功能的业态,进而对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相继颁布的《促进中国体育旅游发展倡议书》《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关于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合作协议》《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等文件中都明确强调了“创新、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促进“体育+”相关业态发展的未来方向”。但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并不是简单地混杂在一起,而是能够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紧密联系的复合系统。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的模式创新性不足,需结合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运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外部动力进行深入分析,构建融合发展的管理决策和利益机制以达到产业深度融合的状态。

1 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关于“内在机理”的理解,主要指在一定的系统结构中,为实现系统特定的功能价值,系统中诸要素间相互组成的结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原理[2]。故而,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离不开产业内容的相互渗透、产业资产的重新组合、产业要素的互补融合,最终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对接的理想状态。

1.1 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间优劣势互补是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互补理论指不同系统之间互相补充,以提高系统的功效。系统的流通构成决定了系统的功能。当两个系统之间发生了联系,甲系统的“输出”成为乙系统的“输入”;而乙系统的“输出”又是甲系统的“输入”。这时,甲、乙系统之间发生了互补[3]。可以说体育、文化、旅游三大产业所属不同空间维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致使三大产业优劣势突出且不相互重合,可以通过各产业系统中存在的优劣势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并融为一体,形成三大产业间的互补融合。如表1所示,体育产业优质的活动内容可以弥补文化产业产品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体育产业消费粘性强弥补旅游产业消费重复能力弱的问题;文化产业创意能力强弥补旅游产业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文化产业善于产品艺术化提升弥补体育产业运动场景不足的问题;旅游产业善于推广营销弥补文化产业消费锁定差的问题、旅游产业融合能力强弥补体育产业商业模式要素不足的问题。

表1 文、旅、体产业优劣势对比表

1.2 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要素互通融合是资产重组的重要前提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产业要素的支持,产业要素主要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其四者共同存在与任意产业之中,产业之间的融合是各产业要素之间的互通,要素的互通更是促进产业资产重组的重要条件,最终呈现为产业资产的“通用性”。资产重组是指某产业资产与相关产业资产进行重新组合,最终形成创新的产业业态,产业资产的重组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新业态的形成将成为产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向。产业资产的“通用性”越强,表明其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转换成本越低,转换后产生的经济价值越大,表现为促进产业中各种资源的有效重置,进而引发众多新商业经济形态和产业组织形式的出现。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便是基于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要素的互通,即三大产业间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相互交融,共同促进体育资产(赛事资产、场馆资产、设施资产等)、旅游资产(自然资产、地域资产、人文资产等)和文化资产的重新组合,进而产生创新的产业业态,如图1所示。

图1 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1.3 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内容相互渗透是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

产业内容的互动渗透融合是体育、文化和旅游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的基础路径,需基于各自产业间所具有的独特内容载体进行交错发展,以达到保有引力、消除斥力的效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画面。如体育产业的优质活动内容和消费粘性强等特点可以让旅游产业由观光型时代转为观光-体验型时代,“运动成瘾、运动鸦片”亦能增强旅游产品的用户体验和参与感,体育赛事的引入、夏冬令营的引入、室内空间的打造更能让旅游产业突破季节的限制;精品的体育赛事可以成为文化作品的重要素材,表现为体育主题成为影视作品的重要题材,体育元素电影、电视剧、游戏、综艺节目等等推陈出新成为长寿节目,体育节目、直播成为重要锁定和流量手段,通过优质的体育内容丰富文化的内容;风景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可以成为体育赛事及健身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丰厚人文情怀的体育产品设计更能赋予体育活动更多的文化内涵。

2 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动力

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是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但其并不会使得三大产业自然走向融合发展之路,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更需要外部条件的刺激,主要包括体育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支持、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如图2所示。

图2 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动力

2.1 政策的引导和持续推进是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促进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对于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放宽部分产业的价格进入、投资规模和服务技术等方面的管理权限,客观上来说政府对于经济管理体制的“简政放权” 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产业融合的壁垒,从而使得各产业能够在政策层面获得交叉、渗透和融合的可能。而国内政府在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通过政策引导和利益的协调。首先表现为体育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方面的政策。近年来所颁布的体育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均强调了“创新、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并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其次为激励导向政策,各省、市、自治区及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财政为激励体育企业创新发展实施补助,例如自2011年开始,江苏省每一年从财政中拨款1亿元作为体育产业专项引导资金,用于大力发展体育新兴和创新产业的扶持。最后就是协调政策管理,如在体育赛事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实施交通、环保、通讯、餐饮、住宿、传媒等等部门利益协调。故而,可以看出国家层面的政策举措为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2.2 居民消费需求升级是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

市场的需求可以反应市场对于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任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消费者的消费,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也必须以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基础。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过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5个层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经济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其需求层次也在不断地提升,追求时尚、彰显个性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主要形式,由原先的耐用品、实物型消费内容升华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精神层面的消费,但目前体育市场上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明显不足。通过加快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消费需求,促进人们体育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助推消费升级极具价值的突破口和发力点。体育、旅游和文化产品均属于满足人类较高层次需求,是人们彰显个性、追求时尚的实现途径。对标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传统体育项目枯燥的训练方式、第一代观光型旅游产品及形式大于内容的文化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的需求了。故而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背景下所形成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产品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又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面对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个性化、智能化、现代化已不断成为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新产品的代名词,新产品的复合功能与价值演绎推动着三大产业间资源要素的不断优化,进而形成产业链的重构,最终有效实现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的动态发展。

2.3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是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助力剂

任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助力,科学技术包括:创新能力、转化能力和科技实力,科技实力是基础条件、创新能力是发展灵魂、转化能力为中间纽带,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科学技术为新兴市场需求提供了平台支撑,可以促进产业融合的动态发展。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对于创新技术具有很好地接受度,对于科技创新的适应性较强,科学技术是体文旅三大产业融合的催化剂。现阶段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科技的创新和进步的步伐不断加快,三大产业融合的新业态(体育服务综合体、体育会展、文体赛事旅游等方面)在新技术的植入过程中已得到全新升级。伴随着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产品渗透于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中,各种个性化、科技化、时尚化等体文旅服务产品将不断演绎。

2.4 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关系是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

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渗透于其日常经营过程中,进行相互交融转化,在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部动力因素的作用下,可构建出多形态的企业关系,对于企业的持续长久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企业作为产业发展中微观的载体,在各行业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市场化进程加快的行业背景下,体育类企业与相关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可以使得体育要素及相关资源得以科学分配与利用,进而产生具有融合性的产品及服务。体育、文化和旅游三大产业虽隶属于不同领域,但三者均属于服务业,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供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何长期保持和稳步提升市场份额,在当今市场环境下,仅靠某一行业或企业是很难实现的,这便要求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合作关系,在合作中保持竞争优势,“竞争合作”和“跨界融合”的观念应运而生。体育、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是当今时代背景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关系中交融互动发展的结果,随着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通过企业间合作、资源的整合、经营内容的多元化扩张,降低和分散市场风险,发挥整体优势,提高企业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是其竞争合作的最终目的,由于企业间共同利益的驱动,三大产业不断深入的合作终将打破原有产业间的壁垒,最终呈现出产业融合的状态[4]。

3 小结

新时代,新征程,在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体育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和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有效保证,更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强力手段。研究发现,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为:三大产业间优劣势互补是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产业要素互通融合是资产重组的重要前提;产业内容相互渗透是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外部动力为:国家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为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为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重要方向、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为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助推力量和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关系明确为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来发展机遇。为此,首先政府层面应做好整体布局和顶层设计工作,充分发挥战略领导作用,制定和尽快出台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和扶持政策、行业管制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改革产权体制,清除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羁绊,放权于市场企业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其次,充分利用和发挥科学技术的创新功能,努力建成三大产业融合信息与数据智库,加强产业信息与数据共享新模式,建立体、文、旅行政部门间互动发展格局;最后,以区域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实现形式,加强区域产业规划,在空间和功能上进行科学布局,打造复合型创新产品。

猜你喜欢

文旅体育产业融合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体育产业之篮球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