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1例

2020-10-22王春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胰体性病变母细胞

闫 喆,王春祥,赵 滨

(天津市儿童医院医学影像科,天津 300134)

图1 左侧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A、B.轴位MRI; C.冠状位CT多平面重建图像; D.病理图(HE,×20)

患儿女,1个月,胎龄28周时超声检出腹腔肿物,未接受特殊处置。查体:腹部稍膨隆,未见其他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MRI:左侧肾上腺区5.2 cm×5.0 cm×4.7 cm短T1长T2信号肿物(图1A),伴少量等T1等T2信号,局部囊壁稍厚(图1B);CT:示左侧肾上腺区5.1 cm×5.0 cm×4.8 cm低密度影,增强后内部未见明显强化,囊壁呈轻度强化(图1C);影像学诊断:左侧肾上腺区囊性病变伴出血。行腹腔镜下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左上腹囊性肿物来源于左侧腹膜后肾上腺区,压迫脾脏、胰体尾及左肾,使脾脏明显上移,与脾静脉及胰体尾粘连紧密。病理:光镜下囊壁内见源于肾上腺髓质的肿瘤细胞,簇状分布,细胞较小,细胞核不规则,染色质深染,未见明显核仁,细胞质中可见神经纤维丝(图1D)。免疫组织化学:CgA(+),Syn(+),S-100(-)。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测提示N-myc基因无扩增。病理诊断:左侧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术后患儿恢复良好,3个月后复查未复发。

讨论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少数可自行退化。产前获得诊断的神经母细胞瘤中囊性比例较高,为肿瘤处于退化阶段表现,大多预后良好。本病影像学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呈肾上腺区边界清晰的囊性肿块,无钙化,无远隔器官转移,内部出血时可见密度增高或T1WI高信号,增强后囊壁强化,其内无强化。本例左侧肾上腺区囊性占位,MRI示病变内部少量出血,局部囊壁略增厚,并轻度强化;左肾受压且皮质完整,可排除肾源性病变。鉴别诊断:①神经节细胞瘤,肿瘤密度/信号较均匀,少见坏死囊变,多呈轻度强化;②肾上腺出血,多见于生后2~7天,呈等或稍低密度,边缘可伴有钙化,随访观察可发现体积逐渐缩小;③肾上腺囊肿,仅据影像学表现较难辨别。确诊本病最终依靠病理学检查。

猜你喜欢

胰体性病变母细胞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26例临床分析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继发囊性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颈部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和MRI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胰体尾癌标准或扩大胰体尾切除术近远期疗效比较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基于Bosniak分级系统的复杂性肾脏囊性病变的诊疗进展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