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公开出版发行

2020-10-21

河南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技术增加值高新区

2018年12月25日,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组织编写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正式公开出版发行。《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科技部自2013年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的工作内容之一,今年是系列评价报告的第七期。

《报告》主要基于“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展开,该指标体系由“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创业环境、创新活动绩效、创新的国际化和创新驱动发展”5大方面的25个二级指标构成。《报告》以总指数形式呈现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分项指数主要根据二级指标分别在从5大方面揭示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发展绩效,分指数和二级指标本身也是对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现状的动态监测。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评价的对象范围涵盖至2018年底的全部169家国家高新区,评价所涉及的数据均来源于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火炬中心组织实施的国家高新区年度统计调查(此报告最新数据为2018年度数据)。

以下是《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的主要观点内容。

一、2018年国家高新区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作用愈发突出。

1.2018年全国共有169家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GDP)加总达到1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比全国GDP增速(6.6%)高出3.9个百分点;GDP总额相当于全国GDP(90.0万亿元)的12.3%(如果按国家统计局修订后的GDP总量919 281亿元计算,高新区GDP总额占比为12.0%,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1,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

2.2018年,国家高新区内火炬入统企业12.0万家,同比增长11.2%;入统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8 759.5亿元,占全国全部工业增加值(305 160亿元)的比重为16.0%,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3.2018年,国家高新区火炬入统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6 213.9亿元、净利润23 918.1亿元、上缴税额18 650.5亿元、出口总额37 263.8亿元,营业收入、净利润、上缴税额和出口总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4%、8.2%、4.9%、8.1%。

二、2018年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总指数加速增长,增幅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

1.2018年,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数达到282.6点,总指数增速20.9%,较2017年提高3.5个百分点,是201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增速。自设定指数基期以来(2010年为100点),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数八年内增长了182.6点,年均增长22.8点。高新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步伐不断加快,高新区整体迈上了“以创新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2018年,构成创新能力的五个分指数均实现了增长,说明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在全面提升。其中:,创新资源集聚指数为229.6点,增长9.1点;创新创业环境指数为596.6点,增长174.1点;创新活动绩效指数为161.7点,增长11.9点;创新的国际化指数为424.0点,增长82.1点;创新驱动发展指数为138.4点,增长4.0点。

三、伴随着国家高新区创新环境的持续建设和改善,国家高新区已成为集聚创新资源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主平台。

1.在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指数五大构成要素中,2018年创新创业环境指数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增长幅度均最高,说明高新区创新环境建设和改善的成效尤为明显。并且连续八年来,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指数的增长趋势最显著,指数曲线呈“J”形增长态势,2018年对总指数增长贡献率71.3%,远超其他四个分数。

2.创新环境建设步伐的加快带来了高新区创新资源的优势聚集和创新创业平台的蓬勃发展。2018年高新区集聚了全国70%以上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尤其新型研发机构迅速发展,2018年国家高新区拥有省级及以上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642家,同比增长55.3%;高新区的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和空间建设稳步推进,2018年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44家、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906家,同比分别增长3.5%和3.1%。

3.创新环境的持续改善助推了高新区的创新创业活力。2018年高新区当年新注册企业数46.9万家,同比增长15.1%,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1 286家;2018年高新区在孵企业数突破10万家,同比增长10.6%,平均每家高新区拥有在孵企业632家;并且创新创业质量明显提高,新注册企业中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型企业增长最快,同比增长22.4%,占新注册企业数的比例达34.8%;与之相应,2018年高新区风险投资显著增长,总投资额达到1 157.2亿元,为2017年的近3倍。

四、伴随着不断加大的创新投入、创新要素聚集和创新主体培育,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和主力军。

1.企业R&D(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规模和强度进一步加大。2018年,国家高新区的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达到177.2万人年,占全国全部R&D人员全时当量(438.1万人年)的40.4%;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达7 455.7亿元,占全国企业R&D经费支出(15 233.7亿元)的48.9%;高新区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与园区生产总值(GDP)比例为6.7%,是全国R&D经费支出与GDP比例(2.2%)的3.0倍。

2.专利数量大幅增长,专利质量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國家高新区企业申请、授权、拥有发明专利数分别达到36.2万件、14.3万件、73.1万件,增速均在20%以上;其中,高新区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境内外有效发明专利量(236.6万件)的30.9%。并且,高新区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占总专利授权的比重达到35.4%,是全国(17.7%)的2倍。

3.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不断壮大。2018年,国家高新区拥有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67 213家,约占全国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37%;在高新区内部,2018年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入统企业总数的比例由50.0%提升至56.0%,高新技术企业占据了高新区入统企业的半壁江山。

4.企业技术交易日益活跃。2018年,国家高新区企业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为19.8万项,占全国全年登记技术合同总数(36.8万项)的53.9%;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4 769.4亿元,占全国全年签订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3 424亿元)的35.5%。

五、历经持之以恒的发展高技术产业,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1.产业结构在持续优化。2018年,国家高新区中属于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达59 956家,占高新区入统企业总数的49.9%,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28 900.2亿元,占高新区整体产业增加值的39.7%,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2018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共计44 457家,同比增长19.3%,高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增速为11.4%,高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规模的增速均是高技术制造业的近3倍。

3.国家高新区是我国走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产业效率和效益优势突出。2018年高新区企业劳动生产率为34.8万元/人,是全国全员劳动生产率(10.7万元/人)的3.3倍;企业利润率为6.9%,比全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高出0.4个百分点。

六、面向更高层次的开放,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国际化再度加速,正成为我国全面参与全球创新竞争的主阵地。

1.2018年国家高新区创新的国际化指数再创新高(424.0点),增长曲线自2016年开始连续3年快速拉升,说明国家高新区已经迈向更高层次开放的新阶段。

2.创新的国家竞争步伐明显加快。国家高新区的创新竞争力在明显增强。2018年,国家高新区出口总额达37 263.8亿元,增长率为8.1%。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21 889.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44.3%;2018年高新区企业所拥有的境外专利和境外注册商标数分别达到10.1万件和8.9万项,分别增长133.1%和45.8%。当年申请的PCT国际专利受理量达到2.3万件,同比增长51.7%,占我国PCT专利申请受理量的比重超过40%。

3.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更加显著。国家高新区现已成为我国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高地。2018年,高新区企业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3 362.6亿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8 856亿元)的比重达到38.0%。其中,当年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达到898.8亿元,同比增长74.4%;2018年高新区内资控股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数量达到947家,同比23.3%;企业当年委托境外研发支出达到104.6亿元,同比增长6.8%;企业拥有外籍常驻人员7.3万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达到16.3万人,同比增长20.9%。

七、国家高新区体现了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

1.生态环境持续优化。2018年,国家高新区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平均综合能源消费量为0.488吨t标准煤,明显低于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耗(0.515吨t标准煤/万元,此处,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数值由“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与“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相除计算而来,计算结果仅用于与国家高新区的对比;2018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6.4亿t标准煤,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00 309亿元)2。根据2018年对国家高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在152家有效样本中,有123家高新区出台了相关的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政策,样本高新区平均绿化覆盖率达到40%。

2.劳动者薪酬水平持续提升。2018年,国家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平均薪酬为13.7万元/年,同比增长12.0%,是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6 018元/年)的2.1倍;近8年来,高新区企业单位增加值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也一路攀升,2018年达到39.3%。

八、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头部园区”作用明显,但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1.从不同类型园区(科技部火炬中心加强对不同园区的分类指导,主要包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10家、创新型科技园区18家、创新型特色园区29家和其他园区)3来看,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10家“头部园区”的主导作用明显。2018年,10家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生产总值占到了全部国家高新区的36.3%;18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占16.3%;28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占17.2%;113家其他园区占30.2%。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整体研发投入强度为12.8%,高出国家高新区整体均值(6.8%)6个百分点。

2.从国家高新区的区域属地(区域划分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4来看,东部地区高新区群体发展优势突出。2018年东部地区有国家高新区70家,东北地区有16家,中部地区有44家,西部地区有39家。东部地区集聚了国家高新区整体62.3%的研发人员、56.1%的研发机构和65.5%的当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九、国家高新区产业整体的转型升级有待加强,产业总体的高质量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1.2018年,国家高新区整体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1.9%,人均工业增加值仅为34.8万元。工业增加值率和人均工业增加值相比发达国家均差距甚远。

2.尽管国家高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服务业也在加快发展,但差距仍然巨大。2018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13.1%,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仅为13.3%。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与高技术服务业相对应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已经占超过GDP的5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差距也部分反映了当前我国国家高新区与发达国家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

十、国家高新区需须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水平,率先和全面推进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面向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国家高新区要加快构建以技术科学为重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塑造以培育新动能为导向的高端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建设面向全球开放的创新和商贸合作体系,并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和完善开放背景下的园区治理。

1.如果按国家统计局修订后的GDP(919281亿元)计算,高新区GDP总额占比为12.0%,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

2.此处,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数值由“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与“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相除计算而来,计算结果仅用于与国家高新区的对比;2018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6.4亿吨标准煤,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

3.科技部火炬中心加强对不同园区分类指導,主要包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10家)、创新型科技园区(18家)、创新型特色园区(29家)和其他园区。

4.区域划分: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来源:http://www.chinatorch.gov.cn/kjb/hjdt/202001/baa83665bc0240c6982430e43fb1c3b2.shtml)

猜你喜欢

高技术增加值高新区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区域集聚效应突出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
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