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病人的临床效果对照探究

2020-10-21袁福幸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6期
关键词:乳腺肿块二维超声

袁福幸

摘要:目的  探究CT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进行CT检查及核磁共振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采取病理检查确诊15例患者为股骨头坏死,通过核磁共振检查诊断出有14例患者为股骨头坏死,诊断准确率为93.33%,通过CT检查诊断出有8例患者为股骨头坏死,诊断准确率为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核磁共振检查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采用CT检查的检出率,能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超声自动全容积成像;二维超声;乳腺肿块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6-028-02

股骨头坏死开始发生在股骨头的负重区域,是骨头在应力作用下坏死骨的骨小梁结构发生损伤后针对损伤组织进行修复的过程 [1]。如果不消除导致骨头坏死的原因,组织修复不完善,使损伤-修复过程重复发生,最终导致股骨头变形、股骨头结构改变、塌陷等 [2]。该疾病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导致疾病的原因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血液病、烧伤、风湿等,患病主要人群集中在25-45岁之间,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臀部以及腹股沟出现连续性或者是间断性的疼痛、麻木、畏寒等情况,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增加患者身体残疾的可能性[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CT及核磁共振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到临床疾病的检查工作中,为进一步了解CT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对我院收治的1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进行CT检查及核磁共振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有11例男性,有4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0-70岁,平均年龄(63.45±7.53)岁,15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有血液系统疾病,有3例患者有酗酒史,有8例患者出现过髋关节外伤史,有2例患者有激素持续使用史,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后,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首先采用CT检查,本次检查使用的仪器为西门子AS128 64排螺旋CT机,患者在做检查时保持仰卧位,CT螺旋扫描仪的电压保持在10kV、管电流保持300mA、层厚与层间距保持为6mm,扫描范围为患者全髋关节[4]。CT检查完后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本次检查使用的一起为Marconi0.23T MRI扫描仪,该仪器使用T1W2和T2W1的横断面法,扫描厚度在4mm-9mm之间,患者的病灶区域侧重扫描,对患者的病灶处进行4mm薄层扫描或者进行加层扫描,保证扫描结果的最佳效果。

1.3评价指标

将CT检查结果及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

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情况比较

通过核磁共振检查诊断出有14例患者为股骨头坏死,诊断准确率为93.33%,通过CT检查诊断出有8例患者为股骨头坏死,诊断准确率为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图1。

3讨论

股骨头坏死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对关节的供血不足导致股骨头缺血、缺乏相关营养物质[5]。患病后患者会出现髋关节疼痛、下肢疼痛、活动受到限制、间断性的跛行的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不良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目前临床上常采取CT及核磁共振的检查方法对该疾病进行检测,以上两种方式对疾病的检出率均较高,CT检查采取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对多层面进行连续扫描,从而能得到多层次的股骨头坏死情况[5];核磁共振在检查过程中通过射频脉冲的电磁波对其进行检查,对患者不会造成明显损伤,不受扫描限制,能够呈现任何一个断面成像,清楚了解到组织情况的相关信息;核磁共振检查结合多种技术可以得到临床诊断的相关信息,帮助临床更加准确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是诊断股骨头坏死不开或缺的一项技术[6];在本次研究中对1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不同的检查方式,结果显示,采取病理检查确诊15例患者为股骨头坏死,通过核磁共振检查诊断出有14例患者为股骨头坏死,诊断准确率为93.33%,通过CT检查诊断出有8例患者为股骨头坏死,诊断准确率为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針对股骨头坏死疾病的诊断,采取CT及核磁共振检查的检出率均高,但是采取核磁共振的诊断率更高。

4结论

综上所述,采用核磁共振检查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采用CT检查的检出率,能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路融,刘瑛,陈银霞,等.CT和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对比[J].医疗卫生装备,2017(10):73-75.

[2]林晨,任翠萍.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6):1203-1205.

[3]陈新国,王兴华,刘丽,等.MRI和多层螺旋CT诊断膝关节损伤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12):2388-2391.

[4]沈梓璇,刘海龙,肖梦强,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坏死指数与MRI分期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128-130.

[5]陈健,高勇,郭丽玲,等.CT、X线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ARCO和Steinberg三种分期方法中的应用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1):122-124.

[6]谭一慜,何沂峰,陆勇,等.下肢骨巨细胞瘤CT和MRI影像学表现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36(4):546-550.

猜你喜欢

乳腺肿块二维超声
二维超声检查和四维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发育异常效果对比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肱骨外上髁炎的初步探讨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模式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价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在治疗乳腺肿瘤中的应用
阴道彩超三维成像在诊断子宫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应用价值
回顾性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