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大山人与莫迪里阿尼作品的共性浅析

2020-10-21李健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八大山人共性眼神

摘要:八大山人即朱耷,是中国明末清初中国画领域的一代宗师,是中国水墨写意画里程碑式的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阿美迪欧·莫迪里阿尼是意大利的著名画家,其肖像画极富个人特色,其绘画风格对后世的肖像画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东西两位画家,两个不同的画种,两种大相径庭的画风之间的共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八大山人;莫迪里阿尼;眼神;共性;分析

朱耷(1626-1705),字刃俺,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中国写意画之大成者,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出家为僧,后改信道教。在水墨花鸟画一脉可谓登峰造极,以怪诞夸张的造型,凝练生动的笔墨,风趣深刻的韵味著称于世。阿美迪欧·莫迪里阿尼(Amedeo Modigliani, 1884-1920)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尼区的利沃诺,犹太人。一身穷困,虽然36岁英年早逝,但是给世间留下了不朽的伟大作品。尤其是那些经典的肖像作品,在西方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绘画虽有门类,但是艺术的精神内核确是相同的,让我们剥去绘画手段的外壳,看一看艺术的内在共性。

一、相似的人生境遇

艺术家是创作的主体,每一位艺术家因为人生经历的不同,创作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流露出其所处的生活环境、精神状态、思想觉悟等个人烙印,我们在分析一个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的时候要结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八大山人和莫迪里阿尼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也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但是在“历经苦难,追求卓越”这条艺术道路上,却有着相似的缘分。

八大山人原本是皇家世孙,奈何明朝破灭,先是父亲去世,后又妻子亡故,在国破家亡的双重打击下,一度精神失常,抑郁悲愤,无奈出家为僧,后来改信道教,余生与世隔绝,寄情于水墨。他坎坷的一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就是“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

莫迪里阿尼不是贵族之后,但是其家族也是犹太名门。父亲是商人,母亲是教师,家庭虽落败,但是从小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尤其是他的母亲在发现他绘画方面的天赋后,能支持他继续接受这方面更高层次的学习。与八大山人不同的是,八大的困境是被动形成的,而莫迪里阿尼的困境却更多的是自身因素。他性格怪异,沉默寡言,放浪不羁,沾染上了酒精与毒品,这让他在穷困和肺病的双重折磨下,仅仅活了36岁。

二人都是受尽了生活的折磨,但却没有因此浪费掉自己的艺术天赋,都在自己的绘画领域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们相识的人生境遇(困苦与磨难),使得他们于世不容,一个避世,一个早逝,这些苦难的伤疤在他们的绘画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寄情于画中形象

纵观中国画发展历程,八大山人的出现,将中国画的写“意”之境推向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其画中的“意”以夸张变形的禽鸟为主要表现对象,以物喻人,以景抒情是中国画中常用的手法,八大笔下鲜活生动的禽鸟鱼虫仿佛都拟人化了一般,动作神态比之以往中国画中的鸟兽形象有了很大的突破。有人认为八大笔下的形象已经具有了非常强烈的现代感,是传统笔墨造型与现代艺术形象的完美融合,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返璞归真的境界。这是八大山人多年与山水为伴,以笔墨为伴,天人合一,融会贯通的结果,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笔下的形象,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这是很多中国画家常走的路,而八大山人则将这条路走成了通天大道!

在西方绘画史上,肖像画是最为重要的门类之一。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侧重于人物具象的描绘,画家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走得够久够远。当现代艺术的思潮开始崛起,画家们对肖像画的改变已经无可避免,在这条新的道路上,又延伸出了许多具有特色的小径,莫迪里阿尼的出现,走出了一条独特而有魅力的新径。在他的笔下,形形色色的人虽有不同的形象,但是呈现出的情感于面貌却仿佛是画家的自述,病态、迷惘、困顿、忧郁,这是他的灵魂在呐喊,是他的欲望在宣泄。生活给他带来了什么,他就给笔下的形象带来了什么。

八大山人与莫迪里阿尼在不同的时空之下,选择了同样的路,走自己的路!也因为他们寄情于画中的形象,我们才得以看到那些极富个人特色的艺术形象,在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他们各自的印迹,独特而伟大。

三、独一无二的眼神

八大山人艺术形象中的典型代表就是那一个个生动灵活的眼神。很多禽鸟虫鱼的眼睛就是随意的勾勒出一个圆形,然后在圆中点一个墨点。因为圆圈的形状、粗细、浓淡不同,墨点的大小、位置、形态不同,从而造就了各具特色的眼神。有的假寐、有的漠然、有的呆滞、有的开心、有的冷眼旁观、有的视而不见,一个眼神就能诉说千言万语。八大给了世间一个白眼,世间还了八大一份敬意。

无独有偶,莫迪里阿尼的想象画,其典型的標志之一便是那一双病态的眼神。双眼的不对称、眼神的空洞、抑郁的色彩这是他描绘眼神时常用的手法。这样的眼神有的困倦,有的吝惜,有的欲望、有的哀愁。我们只要看着这双眼睛,就像看到了这双眼睛背后的作者,拖着病痛的身躯,在酒精的麻醉与毒品的刺激之下,释放自己的欲望,让自己的情感流露于笔尖,他要告诉这个世界,这就是我!

东西方两位天才画家,用不同的绘画形式来诉说自己的情感,却又同时选择了用眼神来作为主要的描绘对象,可谓殊途同归。分析八大山人与莫迪里阿尼两者之间的共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绘画门类和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们共同的追求。艺术的真谛往往无需交流,艺术家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走进艺术的本源,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用他们的一生践行着“吾艺既吾生”!

参考文献:

[1]杨建峰.八大山人[M]. 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4

[2]丁家桐.八大山人传[M].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1

[3]道格拉斯·霍尔. 莫迪里阿尼[M]. 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8

[4]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莫迪利阿尼[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7

[5]陶宇.走进大师-莫迪利阿尼[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3

作者简介:

李健(1990-04),男,安徽省六安人,学生,研究生,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八大山人共性眼神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生命的顽强
图说书法(179)
八大山人:我很惨,但我有胜算
空洞的眼神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我敢
弗利尔美术馆解谜八大山人
借你一双慧眼
苦闷后的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