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化学习对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促进

2020-10-20张文漪

读天下 2020年19期
关键词:游戏化探索科学

摘 要: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科学,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更是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孩子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发现科学现象之后,才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探索,才能更容易的理解和接受这些科学现象所发生的原因。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更是如此,《课程指南》明确指出,大班的孩子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他们已经不能满足于老师教给他“1+1=2”,他们不但想知道“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用什么做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希望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如何使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体验到科学活动的乐趣,我想在设计科学活动之前都应以儿童化的思维方式,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而孩子最爱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游戏,游戏是他们的生活,游戏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将原本枯燥的科学活动与游戏相结合,有利于每一个孩子探索欲和求知欲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化;科学;探索

一、 科学活动环境创设的游戏化

幼儿都是天性爱玩的,如果能够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玩”的因素渗入到学中,视科学活动为“游戏”,创设一个充满游戏趣味的活动情景,将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例如,在科学活动会飞的气球中,幼儿对于气球飞的方向和原理并不清楚,因此在科学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游戏情境,让幼儿各自拿一个气球进行玩耍,幼儿通过观察游戏和讨论,发现气球飞的方向。在游戏之后,教师将气球飞出去的原理通过图示展示在幼儿面前,孩子们对于这一枯燥的原理就更能理解了的理解。

二、 科学活动材料的游戏化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提供游戏化的材料,让幼儿在玩一玩,摸一摸中了解事物发生的变化,发现科学的奥妙,同时得到创造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品质的培养比知识更重要。所谓材料的游戏化是指教师提供的材料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的欲望,才能“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才“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发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以大班科学活动为例:

内容:调制泡泡水

目标:

1. 让幼儿在实验探索中发现事物的变化。

2. 引发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准备:

小碗、水,汤匙、洗洁精、蜂蜜、积塑、吸管、示意图如下:

教师提出要求:看着示意图动手试一试,看看会变出什么?

实录:

教师一介绍完实验操作的内容,四位小朋友一组(ABCD代替)就开始一起探究,首先一起围着看示意图,并看明白了要加水、加洗洁精,但看到第三步加蜂蜜时,对“蜂蜜”两个字不认识,不知道是什么,再看看旁边有一只蜜蜂,A说:好像是蜂蜜。大家一致同意了。接下来看到最后一步时,对“吹”字也不太认识,A说:好像是吃,B马上反驳说:不会吧,洗洁精又不能吃的。想了一会也没有一个结果,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教师在旁边做了一个吹气的动作,所有的幼儿立即领悟。于是几位幼儿开始操作。A边操作边帮助每位幼儿的碗里加水,看看图,又加点洗洁精和蜂蜜,然后大家各自开始试着吹。吹不出就用积塑搅拌几下,当B吹出第一个泡泡时,开心地大叫起来:“哇,太好玩了。”A和C一直吹不出,看看别人的,又看看示意图,不知怎么办?这时,教师轻轻地对A说:“为什么吹不出来呢?是不是什么东西放太少了?”A立即醒悟说:“一定是洗潔精放太少了。”她又再放入一些洗洁精,教师提示她搅拌之后她试着一吹,真的吹出泡泡来了,A开心地笑了。然后她兴奋地告诉C说:“你要多加点洗洁精就能吹起来了。”

分析:

吹泡泡活动是孩子们生活中喜爱的事物之一,因此教师在材料提供上已经引起了孩子很大的兴趣,教师通过示意图的投放,引发了幼儿之间的讨论式互动,在玩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同伴,结合老师的暗示和言语提醒,了解到泡泡能否吹的成功与洗洁精的浓度有关系。幼儿对于活动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都是在与同伴的讨论式互动中得出的,并最终得以完成活动。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兴趣是孩子最好的启蒙教师,两者相结合是促进观察能力的原动力,这个动力引导幼儿去体验发现的快乐,促进积极思考。激发幼儿发现问题的兴趣,也是幼儿进行思维的起点。

三、 科学活动过程的游戏化

以游戏的形式来组织科学内容,使枯燥的教,变成快乐的学,生动有趣的游戏融于科学活动,既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又能维持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从而得到科学活动的探究目的。

在科学活动中,以游戏情节穿插科学活动过程,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如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皮影戏》。

活动内容:有趣的皮影戏

活动目标:

1. 通过探索,选择适宜的幕布材料和灯光的位置。

2. 合作表演皮影戏,体验三人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学具准备:收集表演皮影戏的剪影(小鸡、小燕子)皮影舞台四个、塑封透明纸四张、白纸四张、卡纸四张、夹子若干、手电筒若干。

2. 教具准备:视频(灯光的远近产生的皮影效果也不同)

3. 经验准备:幼儿故事的表演

活动的产生是在主题背景《我是中国人》下产生的,孩子们对于皮影戏是只听过而未见过,在活动中直接将皮影戏搬进了教室,一下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影子是怎么在幕布上表演的呢?而教师将这个悬念推给孩子,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让幼儿在现场观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各种材料的透光性,初步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通过自己探索方式得到结果,而这种方式往往是幼儿印象深刻、容易累积的直观经验。以游戏化的方式将抽象的影子、灯光等具体化,在玩一玩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去理解、认知,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

总之,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就是使幼儿主动、活泼地学习,强调的是幼儿在学习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幼儿的内部潜能和个人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没有给孩子灌输现成的知识,而是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材料,使他们自主的创作、探索和学习。在游戏化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也不断地在学习,如何将游戏与教学活动融合的更完美,科学探究活动的游戏性,还是老师需要继续研究的。

作者简介:

张文漪,上海市,上海市浦东新区华林幼儿园。

猜你喜欢

游戏化探索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