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保新形势下环境评价工作存在的挑战及建议

2020-10-20郑荣昌

写真地理 2020年24期
关键词:环境评价挑战对策

作者简介:郑荣昌(1993-),男,贵州安顺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工作。

摘 要: 基于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体制的环境保护工作新态势,传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度已无法满足当前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 环境评价;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4-0032-01

引言: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在新形势下,不断探索创新环评制度“放管服”改革,加强规划环评同项目环评的指导作用,对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有重要意义。

1 新形势下环评工作的挑战分析

1.1 技术规范更新滞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与科学技术的高速提升,新材料、新工艺等新兴行业不断崛起,其中不乏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项目,但相应技术导则、排放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仍沿用于旧版,对特定的工艺及产污情况分析不具体、不全面。在新形势下,环境主管部门对环评工作要求越发严格,社会对环保工作也提出更多诉求。行业技术导则与排放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不断在修订、调整,但仍无法适应快速兴起的高新技术产业,相应指标达不到现有环评工作要求,造成环评工作质量不高。

1.2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在国家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断创新改革,从压缩审批时限、改革环保验收形式等途径不断为企业“减负”。但仍有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对环评工作认识不到位,环保“未批现建”、“未验先投”等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甚有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扩大受益,不按照环评要求配套建设相应污染防治措施,各种超标排放问题层出不求。另一方面,部分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对项目环评、验收报告数据造假,无法发挥评价文件的真正价值。

1.3 规划环评指导性不强

《环保法》《环评法》都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规划环评是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部分地区存在规划先上车,规划环评后补票的情况,规划环评滞后于规划,规划环评仅仅作为完成规划合法性的工作程序,工作流于形式,丧失规划环评的指导性作用。城市的规划环评和项目实施的环评缺乏联动,经常存在着规划环评被项目环评绑架的现象。评价制度贯彻落实不彻底,规划内容重叠较多,各部门联动不够,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各自有相应的专项规划,执行过程中矛盾问题突出。

2 环境评价工作建议

2.1 加大技术投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名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等规范性文件的悉数修订或新颁布,寓意着环境影响评价支撑工作的日益完善。在新形势下,要跟上经济发展的进程,满足社会公众对环保更严格的要求,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大数据效能,实时掌握各地区环境主管部门在日常环评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了解新兴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补充、更新相关行业技术标准;二是增加公众参与程度,扩大征求意见范围,有关的环境管理人员,环评技术人员,公众,都可以参与;三是注重规范性文件时效,相关技术导则使用年限不宜过长,应在环评工作推进的工程中,根据实时信息及时更新。

2.2 多措并举,完善环评工作体系

新形势下,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完善环评工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机制,从编制单位、评估部门再到行政主管部门,应优化工作机制,创新编制、评估、审批工作制度,提高环评工作效能,增强公众参与度,提升环评工作质量;二是规范环评市场,持续推行黑红名单制度,对于处于整改期的环评单位不得开展相关业务,提升整个行业市场的执业水平;三是创新环评改革,持续开展部分建设项目环评“告知承诺制”与“豁免”管理,节约项目前期准备成本,同时避免部分企业急于开工建设而出现的环保“未批先建”行为;四是深化“放管服”,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服务,做到提前介入,实现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全过程管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对经济发展建设的指导作用;五是强化各部门联动,实现“多规合一”,从源头贯穿融合各部门的作用,避免因规划内容重叠带来的管理,矛盾;六是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多形式宣传模式,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相关责任方提高环境保护责任意识,鼓励全社会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3 强化监管,加强处罚力度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环评工作的实施,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不断开展“双随机”、“三同时”检查的基础上,环评编制单位、社会群体也应参与其中,形成理解、关心、支持环境保护监管的社会氛围。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对“未批先建”、“未验现投”、未落实“三同时”制度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进行查处,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2.4 培养环保专业人才

在新的环保形势下,环评人员的人才比较缺乏,需要应该不断地强化环境评价人才的培养。环评单位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制定比较恰当的工资待遇标准,来引导高端人才加入。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来给现有职工开展一系列的理论、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才能够使环评工作质量逐步提升。

3 结束语

近年,随着国内环境评价制度的不断改进和优化,环评工作也会面临较大挑战,环评人员要克服挑战和困难,提升环境工作的质量。可以用大数据来提升环评工作的效率,同时环保部门还要加强对社会环评机构的监管,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环评制度的完善,同时环评单位还要给现有的环评人员开展一系列的管理培训,提升机构人员的专业能力,才能够使环评工作报告质量更高。

参考文献

[1] 张娜.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挑战及建议[J].低碳世界,2019(5):89.

[2] 杨婷.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J].低碳世界,2019,009(007):60-61.

猜你喜欢

环境评价挑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移动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交互作用探索
环境评价中综合评价方法的运用
煤矿开采对环境影响及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