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及栽培技术要点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

2020-10-20龙小琴戴应和

农业与技术 2020年14期
关键词:白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龙小琴 戴应和

摘要:探索白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关键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为白及的种植户提供相关的技术参考。对近10a白及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包括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与环境、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结果表明:白及人工栽培种逐年扩大,种植集中化,再加上生长环境的改变,病虫害愈发严重,缺乏系统地总结白及栽培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本文通过对白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关键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为白及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栽培技术;白及;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龙小琴(1991-),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药学(中药炮制质量研究);通讯作者戴应和(1989-),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药学(中药种植与应用研究)。

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药用植物[1],其药用部位为干燥块茎。主产于我国南方的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白及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甘根、冰球子等,性味苦、甘,微涩,主归肺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用于治疗肺结核咳血和胃溃疡导致的胃出血之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主要用于治疗外伤出血、手足皲裂、烧烫伤等。同时,白及在保健食品、涂料印染,花卉观赏及美容等行业也有广泛应用,因此白及商业价值大[2]。目前市场供不應求,近年来,因人们无节制地对野生白及进行采挖,造成野生白及资源量减少严重,已经被列入世界濒危植物保护品种[3]。市场需求大,为了满足需求,人工驯化的野生白及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因种植集中化,再加上生长环境的改变,病虫害愈发严重,使白及种植产生一定障碍[4]。本文通过探讨白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主要关键技术,为白及种植水平和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1形态特征

白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在20~50cm。扁球形鳞茎,假鳞茎为不规则圆筒形或卵形,直径1cm左右,有线状的须根。叶阔全缘,为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宽2.50~5cm,长15~40cm,基部有管状鞘,向上端渐狭窄,环抱茎上。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蜿蜒状,长4~12cm,有花4~10朵;长圆状披针形的苞片,长1.50~2.50cm;花玫瑰紫色,直径3~4cm,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2.50cm,花瓣长圆状披针形,长约2.50cm,唇瓣倒卵形,内面有纵线5条,上部3裂,中间裂片长圆形,边缘波纹状;雄蕊与花柱合成一蕊柱,和唇瓣对生,花期4—6月,花粉块长圆形。果期7—9月,蒴果,圆柱状,直径约1cm,长约3.50cm,有纵棱6条;种子微小,多数[2,5]。

2生长习性与环境

白及喜温暖、湿润、阴凉的气候环境,常生长于丘陵、低山溪谷边及阴蔽草丛中或林下湿地[2,3]。

3白及的栽培技术要点

3.1选地整地

选择腐殖质含量高、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排水良好,气温在25℃以上,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气温在9℃以下进入休眠期,0℃以下或者遭遇严重的霜害冻害,块茎极易被冻伤或者冻死。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20cm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施农家肥1000kg·667m-2,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kg·667m-2。施肥后,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栽植前浅耕1次,把土整细、耙平、做1个宽130cm的高畦[2,3,6]。

3.2繁殖方法

白及种苗生产有以下几种方式:无性繁殖,利用采挖野生白及逐步积累种苗[7];种子繁殖,用白及的种子繁殖,因其种子特殊,目前还有很多技术难题,发芽率低,几乎没有人采用这样繁殖方式[8];组织培养,周期短、增殖率高,能在短期内培养出大量的幼苗[9]。在白及扦插、鳞茎、种子繁殖系数非常低的情况下组培快繁是最佳选择方式。

3.3种苗准备

白及的种苗来源主要有种子分株繁殖和播种繁殖2种[10-12]。

分株繁殖的种苗,应选无破损、无虫蛀、当年生、芽眼多的鳞茎、大小相似,分切成带1~2个芽的小块,要求不能损伤表皮和隐芽,切面平滑,切口沾草木灰、晾干后栽种。

经播种繁殖的白及组培苗,需开瓶炼苗6d,洗净培养基,假鳞茎1cm以上的部分用剪刀剪去,以1∶1比例加入珍珠岩、营养土为介质,定植于塑料穴盘。

3.4栽种方法

移栽白及成活的关键在于其原球茎,因为原球茎生命力旺盛的白及一般都能移栽成活,移栽成功率可以达到95%。每年2、3月种植,按株距15cm、行距26~30cm开穴,穴深10cm左右。将假鳞茎芽嘴向外放于穴底,每穴3个,呈三角形排放。栽后覆盖细肥土或草木灰,浇1次稀薄人畜粪水,盖土与畦面平齐。种前深翻土地,起宽1.30m、高0.20m的畦,施足底肥,细耕后平整畦面,以便栽种[2,3,5,6,11-15]。

3.5田间管理

3.5.1中耕除草

白及植株矮小,压不住杂草。因此,要注意中耕除草,每年一般除杂草4次。第1次是在3—4月出苗后;第2次是在6月生长旺盛时,此时杂草生长快,白及幼苗矮小,要及时除尽杂草,避免草荒;第3次是在8—9月;第4次结合收获间作的作物浅锄厢面,铲除杂草。每次中耕都要浅锄,以免伤芽伤根[5,6,11-15]。

3.5.2追肥

白及喜肥,每年追肥3~4次,每个月喷施1次磷酸类肥料或稀薄的人畜粪尿。第1次在3—4月齐苗后,施硫酸铵施4~5kg·667m-2,兑腐熟清淡粪水施用;第2次在5—6月生长旺盛期,施过磷酸钙30~40kg·667m-2,拌充分沤熟后的堆肥,撒施在厢面上,中耕混入土中;第3次在8—9月,施入腐熟人畜粪水拌土杂肥2000~2500kg·667m-2[2,5,6,15]。

3.5.3灌溉和排水

白及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1次水。白及又怕涝,雨后要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烂根[2,5,6]。

4病虫害防治

白及的病害主要有块茎腐烂病、炭疽病、叶斑灰霉病等;虫害主要有地老虎、细胸金针虫、螨、蜗牛、蝼蛄、菜蚜等,主要为害假鳞茎。识别与发生特点见表1,防治措施见表2。

5小结

随着白及的人工种植面积逐年扩增,其种植技术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白及的种植过程中仍有病虫害发生,对白及的生长状况产生很大影响。农业部门和科研院所应当着重加强我国白及栽培技术的研究,对病害虫的防治措施进行细化;做好白及的田间管理,并积极地对病虫害进行预防,改善我国白及在种植方面的弊端,促进白及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白及种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03.

[2]杜家清.白及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19):73-75.

[3]陈润泽.珍稀中草药白及的高效栽培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2):29-30.

[4]曾令祥,杨琳,陈娅娅,等.贵州中药材白及病虫害种类的调查与综合防治[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07):106-108.

[5]杨兴文.白及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14(12):34.

[6]孙叶红,关越,郭志英.冀中南地区白及引种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23):62.

[7]管常东,叶静,郑晓君,等.白及组织快繁育苗技术研究进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S1):416-421.

[8]黄春球,宋天顺,李明静,等.外界条件对白及组织培养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42-43.

[9]石云平,李锋,凌征柱.白及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1408-1410.

[10]黄永亮.元江县野生白及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初探[J].林业调查规划,2013,38(03):124-126.

[11]邹晖,李海明,王伟英,等.白及栽培管理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7(01):37-38.

[12]曹婧,李婷,包彩云,等.白及组培苗移栽驯化技术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0(04):39-41.

[13]石丽敏,宋费玲,许巧贤,等.白及组培苗移栽及苗期栽培管理技术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20(01):94-95.

[14]张满常,段修安,王仕玉,等.白及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科技,2015(05):61-63.

[15]李宗林,张伦梅.永胜县白及设施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8(11):17.

[16]蔡玉娥.关于白及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9(14):67.

[17]薛淑珍,张范强,纪勇,高建强.细胸金针虫的初步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1985(03):9-11.

[18]王连泉,王运兵.细胸金针虫生活史和习性的初步研究[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88(01):33-37.

[19]柴强,陶宁,湛孝东,等.中药材白及孳生吸腐薄口螨的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6,28(04):453-455.

[20]李战鸿,赵艳莉,曹琴.开封市菊花田蜗牛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19(12):221-222.

[21]宋莉莎.白及主要真菌病害病原鉴定及防治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9.

[22]孙乐乐,杨永红,刘军凯,等.白及根腐病病原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药材,2013,36(03):341-345.

[23]蒋成全,李黎,杨文.简述中药白及规范化种植技术[J].南方农业,2020,14(02):5-6.

[24]毛土有,周軍.白及间作玉米免遮阴生态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01):63-64.

[25]郭亚平,马恩波,任竹梅,范仁俊,薛锐.苏云金杆菌制剂防治细胸金针虫的初步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1(02):108-112.

[26]魏进,周玮,李汶锟.贵州省白及病虫害种类调查与防治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21):150-151.

(责任编辑 周康)

猜你喜欢

白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黄花白及中1个新的苄酯苷类化合物及促凝血活性
白及胶药理作用及其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白及SSR-PCR扩增体系的优化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