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种蔬菜牛蒡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0-10-20魏萍李际会王恒玺杨宝山

农业与技术 2020年14期
关键词:牛蒡防治

魏萍 李际会 王恒玺 杨宝山

摘要:近年来,随着牛蒡生产地块的连年种植,牛蒡根结线虫病日益加重,直接造成牛蒡品质严重下降,影响了牛蒡的食用性和商品性质,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此,本文将着重阐述牛蒡根结线虫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牛蒡实际生产作指导。

关键词:特种蔬菜;牛蒡;根结线虫病;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35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魏萍(1979-),女,硕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蔬菜、植保。

牛蒡(Arctium lappa L.)为菊科牛蒡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大力子[1],牛蒡自日本引进后已在我国种植多年,其分布于我国的东北、西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西等省。牛蒡为药食同源性植物,主要食用其肉质根部分,其具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被认为是蔬菜中的“膳食纤维之最”,具有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等作用,从而进一步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开展,牛蒡生产持续增长,我国牛蒡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其加工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之一,并且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山东临沂市兰陵县的牛蒡种植远近闻名,成为临沂市兰陵县的特色农产品,且成功申请了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但是随着牛蒡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以及牛蒡生产中的重茬和连作种植,致使根结线虫病日益加重,病害发生面积连年增加,直接造成牛蒡品質严重下降,影响了牛蒡的食用性质和商品性质,并且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

1牛蒡根结线虫病发生与危害特点

牛蒡根结线虫主要危害牛蒡的地下根系和块茎,植株受害后萎蔫发黄不长,甚至衰弱枯死。该病害在田间成片发生,且形成易于发现的黄色病区,条件适宜时可迅速发展到整个牛蒡地块。牛蒡受害后,其根系的主根及侧根部分都可形成大小不同的肿瘤状突起。严重者在主根上形成比主根直径略粗的肿瘤突起,且呈不规则状,同时牛蒡的根茎颜色变成暗褐色,甚至有的根瘤表皮出现开裂,造成根系生长衰弱,植株下部叶片发黄,植株生长缓慢,植株茎部变细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牛蒡的品质,使其失去食用价值及商品价值。危害较轻的病株根瘤不明显,只是根的表皮突起,镜检时可见乳白色的小点,在显微镜下可发现雌成虫、雄成虫和不同龄期的幼虫。另外,如果牛蒡在生长期受到根结线虫的侵染,收获后的贮存期间,线虫还会在牛蒡根茎内继续危害,从而导致牛蒡腐烂、失水、糠心等现象。

2牛蒡根结线虫病的发病规律

牛蒡根结线虫以卵和幼虫在牛蒡病株残体内和土壤中越冬,其自身传播的能力非常小,主要借助雨水、灌溉水、农机具、人畜活动、病苗移植、带病土壤和种苗运输以及农家有机肥等进行传播。

牛蒡根结线虫的生活习性随着地理位置不同而不同。我国南方省份牛蒡根结线虫1a可发生很多代,并且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特点,且危害严重。牛蒡根结线虫可以以各种虫态越冬,在第2年条件适宜时,各种虫态开始活动并侵害植株。幼虫侵入植株后在肉质根的皮层和根内取食,刺激寄主病部产生肿大,形成畸形瘤状物。幼虫经过4次蜕皮发育为成虫,雌虫产卵在胶质的卵囊内,1头雌虫一生可产卵400粒左右,孵化出的幼虫迁移到邻近的寄主根部,再次进行浸染,并继续刺激根部细胞增生,形成新的根结状肿瘤[3]。因此在牛蒡整个生长期内,牛蒡根结线虫可以发生多次浸染危害。

牛蒡根结线虫在温度过低或过高的环境下都不利于其活动,在25~30℃的适宜温度下繁殖快且活动频繁,10℃以下活动微弱。水涝的土壤或特别干燥的土壤线虫活动力低下。牛蒡根结线虫在土壤中分布较广,在50cm以内的土层中均有分布,且大多在5~30cm土层中活动,其中在10~25cm土层中线虫最多,约占60%左右;在5~10cm和25~50cm的土层中线虫分布较少。

3牛蒡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

牛蒡根结线虫病是一种很顽固的植物病害,且不易防治。由于根结线虫的抗逆性和繁殖能力都很强,单一的化学防治比较困难,且投资成本大。目前登记的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的药剂防治效果都不理想,只能作为一项辅助措施,因此必须采取农业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3],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使用生物防治,适期科学地进行化学药剂防治,达到有效、安全、经济和生态的目的。

3.1农业防治

3.1.1选用抗、耐病品种

根据牛蒡线虫病害发生及危害情况,合理选用抗病及耐病的牛蒡品种,如东北理想、柳川理想、中川理想、渡边早生等品种,同时要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不同品种混种可以有效预防病害发生,降低生产风险,并可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3.1.2清洁田园

在播种前,深耕灭茬,将前茬牛蒡的病残体拾出并进行合理处理。在栽培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对各个环节,如育苗、移栽、生长、收获以及储藏期等及时彻底清除带病残体。在收获牛蒡时,尽量将病根及其病残体全部挖出,并及时将其收集起来,带出田外集中烧毁,这样可减少下茬线虫的基础数量。同时对所使用的农机具也要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

3.1.3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倒茬,避免连作[4]。尽量与小麦、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换茬,且最好进行3a以上的轮作,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线虫;同时要避免与葫芦科、茄科以及豆科作物轮作。有条件的田块可实行水旱轮作的方法进行防治线虫,如可与水稻进行轮作,效果明显。

3.1.4合理栽培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加强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合理施肥,增施充分腐熟农家肥,适量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时适量使用钙、硫和镁等其它中微量肥料保证牛蒡生长过程中有良好的肥料供应。遇到大雨天气时要及时排水,防治水涝灾害,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可具有很好的抗病作用。

3.2生物防治

用孢子数为2.5亿个·g-1的厚孢轮枝菌粉粒剂,按1.5~2.0kg·667m-2的剂量,于播种前均匀地撒施于15~25cm深的牛蒡沟内。也可用孢子数为30亿个·g-1的淡紫紫孢菌粉剂,按0.25~0.5kg·667m-2的计量进行土壤处理或者根部治疗。

3.3化学防治

3.3.1农药使用原则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病害防治,正确、合理使用农药,建议交替或轮换使用化学药剂,避免产生抗药性。

3.3.2土壤处理

用10%噻唑膦2~4kg·667m-2,或1.8%阿维菌素500mL·667m-2,或0.2%高渗阿维4~5kg·667m-2,或98%~100%棉隆微粒剂5~6.8kg·667m-2,加细土50kg·667m-2混匀,并均匀撒于牛蒡地表面,再旋耕或深翻,将药剂均匀分布在10~30cm左右深的土层内。

3.3.3生长期防治

对生长期发病的牛蒡,要配合土壤处理,可在发病初期用1.8%阿维菌素1000~1200倍液或12.5%阿维·噻唑膦水乳剂800~1000mL·667m-2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苏保乐,李金山.潍坊地区牛剪根结线虫病的病原初步鉴定及检疫方法研究[C].中国昆虫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外来有害生物检疫及防除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中国昆虫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2005:130-135.

[2]刘天鸿.牛蒡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及检疫方法[J].植物检疫,2009,23(01):16-17.

[3]张艳秋,凤舞剑,赵虎,张朝伦.牛蒡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分析及综合防治[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08):38-40.

[4]曹坳程,郭美霞.土壤根结线虫防治技术[J].中国蔬菜,2002(06):60-61.

(责任编辑 贾灿)

猜你喜欢

牛蒡防治
牛蒡的储藏
牛蒡之心
牛蒡子中牛蒡苷测定方法的优化
牛蒡保健食品开发的研究进展
应用酸水解法制备牛蒡苷元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