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粒收玉米新品种德科501及夏播轻简化栽培技术

2020-10-20王富建纪昌英张海英张洪勇乔正明徐宪斌王乐政

农业与技术 2020年14期
关键词:选育玉米

王富建 纪昌英 张海英 张洪勇 乔正明 徐宪斌 王乐政

摘要:“德科501”是德州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Q2038K为母本、自选系Q8012A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耐密、抗倒、优质、高产、脱水快、适宜机械粒收等特性,于201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审定编号:鲁审玉20190008。本文介绍了“德科501”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总结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轻简化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德科501”;选育;轻简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王富建(1978-),男,农艺师。研究方向:玉米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通讯作者王乐政。

山东省地处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的中心位置,光、温、水等生态条件优越,非常适宜玉米生长,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前列[1]。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和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要求各生产环节(耕、种、管、收)农机农艺融合,机械粒收已成为影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和节本增效的“瓶颈”[3]。玉米机械粒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宜机械粒收品种是玉米实现高产、高效、轻简化生产的关键。但目前推广的许多玉米品种与机械粒收之间不融合的问题凸显,要求玉米新品种选育不仅在高产、优质、耐密、多抗、广适方面有所突破,更要适合规模化种植和机械粒收,因而选育适宜机械粒收的玉米新品种是当前玉米品种选育的重要方向。

山东省德州市农业科学院玉米育种创新团队及时调整育种思路,以高产、耐密、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及宜全程机械化种植为目标,历时10a多,组配上千份玉米材料,选育出玉米新品种“德科501”,并于201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审定编号:鲁审玉20190008。该品种具有增产潜力较大,稳产性好,抗病、抗倒伏、耐密植,果穗均匀,活秆成熟,籽粒成熟脱水快,适宜机械粒收的特性。

1品种来源

“德科501”是以Q2038K为母本、Q8012A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一代杂交种,母本Q2038K是以国外材料/L3119A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父本Q8012A是以昌7-2/(L9801/K12)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2品种特征特性

2.1农艺性状

“德科501”夏播生育期102d,比对照“郑单958”早熟4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丝浅紫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5~8个。株型紧凑,株高264.6cm,穗位90.2cm,成株叶片20片。果穗筒形,穗长18.3cm,穗粗4.5cm,秃顶1.0cm,平均穗行数15.6行,平均穗粒数531.0粒,红轴,黄粒、硬粒型,出籽率87.3%,千粒重324.2g。

2.2品质及抗性表现

“德科501”籽粒容重767.1g·L-1,粗蛋白含量10.24%,粗脂肪4.76%,赖氨酸3.43ug·mg-1,粗淀粉75.16%。植株清秀,叶片窄,通透性好,耐密植;茎秆坚韧,站秆能力强,抗倒性好,倒伏率1.3%,倒折率0.2%。2018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抗瘤黑粉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和南方锈病,感弯孢叶斑病、穗腐病。

3产量表现

2016年参加山东全省夏玉米品种早熟组(5000株·667m-2)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79.8kg·667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8%;2017年参加全省夏玉米品种早熟组(5000株·667m-2)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48.2kg·667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3%;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43.1kg·667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1%。2018年在齐河县焦庙镇6.7hm2试验基地,“德科501”高产示范方平均产量787.3kg·667m-2;2019在臨邑县翟家镇翟家村6.7hm2试验基地,“德科501”高产示范方平均产量788.5kg·667m-2。

4夏播轻简化栽培技术

4.1选地与灭茬

“德科501”不宜在盐碱地、河滩地、山地等瘠薄地种植,尽量选择夏播连片、适合机械作业的大田,以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效果好的壤土为宜,尤其是高肥水地块更能体现出其品质好、容重高的优势,有利于高产创建。前茬小麦收获时,采用带秸秆切碎(粉碎)的联合收获机,留茬高度在15cm以下,秸秆切碎(粉碎)长度≤10cm,均匀抛撒,进行免耕残茬覆盖,直接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当地表紧实、明草较旺及麦茬超过15cm时,实施耙地或旋耕,表土处理不低于8cm,将小麦残茬和杂草切碎,并与土壤混合均匀后播种。

4.2密植早播

适时早播能充分利用光、温、水、肥等自然资源,减少各种灾害的影响,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产量。夏玉米播期内,每提前1d播种,产量能提高1%[4],因此要抢时播种,力争在6月20日前播种结束。播种前适当晒种2~3d,单粒精量播种机进行精量点播。“德科501”种植密度以5000~5500株·667m-2为宜,精准管理的高水肥地块应适当增加密度为5500~6000株·667m-2。采用55~65cm等行距种植,按照密度要求,调整播种机株距。播种深度一般以4~5cm为宜,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确保一播全苗,壮苗早发。

4.3缓控释肥、种肥同播

种肥同播一次性施肥技术,可实现使农艺与农机相结合,解决农民习惯撒施、浅施以及对用肥量把握不准的问题,实现准确精量播种和精准深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简化作物栽培方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节能、生态、环保的目的[5]。种肥同播一次性施肥,将种子和缓控释肥同时播入土壤,采用种肥分离和侧位深施技术,种子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4~5cm,施肥深度10~15cm;播种开沟器与施肥开沟器左右方向错开5cm以上,施肥开沟器较播种开沟器深5cm以上,实现化肥深施避免烧苗,从而减少施肥环节,节约成本。一般施玉米专用缓控释肥(N含量28%、P2O5含量10%、K2O含量8%)50kg·667m-2,后期不用追肥。

4.4化学除草

玉米免耕直播,在播前或播后苗前,选用灭生性除草剂41%草甘膦水剂150~250mL·667m-2,杀除前茬残存杂草。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可选用40%乙·莠悬乳剂150~250mL·667m-2,或42%甲·乙·莠悬乳剂150~200mL·667m-2,兑水后土壤均匀喷雾处理。玉米田间除草在出苗后进行茎叶处理普遍使用,玉米在3~5叶期,杂草在2~5叶期为最佳施药期。可选用40g·L-1烟嘧磺隆悬浮剂70~100mL·667m-2,或52%烟嘧·莠去津悬浮剂75~150mL·667m-2,兑水后定向茎叶喷雾。如果禾本科的杂草较多,除草剂在使用时应加大烟嘧磺隆的用量;如果阔叶杂草较多,除草剂应加大莠去津的用量。选择晴天无风8∶00—11∶00、15∶00—18∶00使用无人机作业,效率高、效果好。

4.5病虫害绿色防控

病虫害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黄淮海地区玉米生产季节高温高湿,南方锈病经常发生[6],玉米螟、红蜘蛛呈逐年严重趋势,草地贪夜蛾时有发生。前期预防和把握最佳施药期是综合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措施,可以用白僵菌丢心,叶面喷洒Bt可濕性粉剂,或用康宽、福戈等化学药剂防治;在害虫卵期释放赤眼蜂,或利用性诱剂或杀虫灯诱杀成虫。三唑类杀菌剂对锈病防治效果较好,发病早期常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叶面喷雾,每隔10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用10%双效灵200倍液,在抽雄期前后各喷1次,防治玉米茎腐病。使用无人机喷防效果更好。

4.6适时收获

玉米苞叶干枯、籽粒变硬、乳线消失、黑层出现时,达到生理成熟,此时即为最佳收获期,选择晴天及时收获,以免遇阴雨造成霉烂损失;收获过早,玉米籽粒没有完全成熟,千粒重偏低,造成产量低、品质差[7]。玉米品种在种子市场上被代理商和玉米种植户分别称为“白轴品种”和“红轴品种”,红轴品种比白轴品种脱水性好,更适合机械化穗粒收[8]。“德科501”果穗筒形,红轴,硬粒型,后期脱水比较快,成熟时籽粒含水量24.1%,品质好,破碎率低,苞叶松散不掉棒,可采用普通收果穗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果穗收获后及时晾晒,要勤翻动、勤检查,防止霉变和鼠害,当水分达到15%~20%时,及时脱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晚收。秸秆变黄,果穗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坚实发亮,呈现品种色泽,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形成黑层时收获,有利于提高千粒重和品质,增加产量。可采用雷沃谷神GM系列自走式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进行机械粒收,机械粒收应在籽粒乳线消失7~10d后适时收获。机械粒收省时又省工,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但要注意不能收获过晚,防止水分过低在机械粒收时容易掉粒造成的损失和浪费。

参考文献

[1]王庆成,柴兰高,李宗新,刘霞.山东省玉米的生产现状与发展战略[J].玉米科学,2006,14(05):159-162.

[2]卜华虎,任志强,肖建红,张宁,杨慧珍,王晓清.宜机收玉米新品种‘LT5918选育报告及栽培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02):6-9.

[3]王克如,刘泽,汪建来,朱卫生,张秋,李璐璐,谢瑞芝,陈现平,张建,薛军,侯鹏,明博,李少昆.皖北地区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玉米科学,2018,26(05):123-129.

[4]石云翔.国审玉米新品种MC4520夏播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20(05):76-77.

[5]孔慧,孔琳,孔淑兰,于金宝.种肥同播技术推广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种业,2018(05):35-37.

[6]鄢洪海,王琰,张茹琴,宋希云,王志奎,夏淑春.山东省玉米主导品种抗南方锈病鉴定及对灾情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9,27(06):175-180.

[7]刘永忠,王石,翟伟,李分民,毛友康,肖春华,段文斌.玉米新品种先农99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9(03):86-87.

[8]徐国平,王爱方,宋金丽,王爱芬,李婷,易黎,王义波.黄淮海地区两类主栽玉米杂交种果穗和籽粒含水量及脱水特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2):18-25.

(责任编辑 周康)

猜你喜欢

选育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