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校选科要求与考生专业填报分析

2020-10-20张健龙张磊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选科一流科目

张健龙 张磊

摘   要: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一项重大改革,河北省决定从2021年开始实行“3+1+2”模式的新高考。通过对河北省13所省属重点骨干大学选科要求梳理分析发现,院校招生专业均体现各自办学特色且覆盖面广泛,能够满足考生报考基本需求。物理作为首选科目已成为专业填报的关键学科,再选科目要求较为宽松、合理,选择化学和思想政治学科可扩大填报专业范围,以历史为首选的科目组合仅在4个学科门类上表现突出。建议考生要结合自身特点和职业规划进行选科,高中学校要完善师资保障措施,招生院校要积极推进学科建设。

关键词:“3+1+2”模式;选科要求;专业填报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21/24-0046-06

一、河北省高考改革模式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由此拉开了新中国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浙江、上海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经过3年实践探索,于2017年平稳落地;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从2016年开始陆续推出各自改革方案及配套文件,高考综合改革按下“加速键”。先行启动的省市在取得一系列成效的同时,也在“考试本身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改革的相关政策及保障措施”“社会舆情回应”等诸多方面遇到一些困难与挑战。例如,“浙江、上海两地出现的选考物理的学生数量大幅度下降现象”“等级赋分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学生避难趋易的投机选考行为影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等问题。

鉴于前两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优劣得失,尤其是学生在专业选考上的“田忌赛马”,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在充分考虑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等因素基础上,决定采用“3+1+2”高考模式。“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1”是指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2”是指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为增加考生和院校双向选择机会,考生志愿将采取“专业(类)+学校”的组合方式。“3+1+2”模式共衍生出12種选科组合。河北省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改革的8个省之一,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即2021年开始“新高考”。

二、院校选考专业覆盖情况

本次高考改革的一个变化就是高校设置选课要求:每一个具体的专业都对应相关的选考科目要求,招生专业在先,学校在后,不符合选考科目要求的无法报考,也有无限制招生专业,这就让专业成为学生选择的第一考量要素,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范围在无形中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2019年7月,河北省在第三批高考改革的省份中率先公布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说明》,该《说明》虽然强调供学生选课时参考,各院校具体招生专业以实际招生年份最终公布为准,但仍具有导向作用和研究价值。对照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对河北省13所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地质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燕山大学、河北中医学院)公布的专业覆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13所大学公布的专业共涵盖全部12个门类,83个专业类,257个专业。其中,理科专业(理学、工学、农学、医学)159个,文科专业(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法学、艺术学)98个。工学覆盖最多,有27类84个专业,哲学覆盖最少,为1类1个专业。各高校所列招生专业均体现出了自身办学特色,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能够满足学生报考的基本需求。但研究发现,所有选考专业中只有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铁道工程、土地整治工程、中兽医学、儿科学、中医养生学、中医儿科学、助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这10个专业属于2014~2019年期间国家新增设的专业,这说明河北省高校近5年来在新增专业上突破有限,专业设置还不能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学科建设还存在短板和弱项,还不能为学生的专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多更好地选项。

三、院校选考专业要求情况

对河北省13所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公布选考专业的首选科目、再选科目相关要求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发现“物理”已成为学生专业选择的关键学科,这可能会对高中教学和师资配备产生一定影响。再选科目上的要求较为宽松和合理,透露着河北省内高校在相关专业和重点学科上的深度考量。

(一)首选科目要求分析

从首选科目要求来看,学生如果将物理作为首选科目,可选的专业占比可达到96.9%,学生如果将历史作为首选科目,则会被59.7%的专业“拒之门外”。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方面与13所大学理科专业占选考专业比例大(61.9%)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河北省内高校对于“物理”这一学科的重视。与第一批和第二批实施新高考的省份相比,河北省的新高考模式将会更有效地缓解学生“逃离物理”的局面,有利于为学生进入大学开展自然科学类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与此同时“首选物理”的优势可能会对高中教学安排、师资配置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会造成物理教师紧缺、物理学科教学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河北省高中学校尽早做出科学安排,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

(二)再选科目要求分析

从再选科目要求来看,“不提科目要求”为74.8%,所占比例最多,说明河北省内高校在再选科目上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多机会。再选科目为“化学、生物(2选1)”的专业主要来源于理学、工学和医学,其专业分布范围比较广。再选科目为“化学、生物(必选)”的专业均属临床医学类,涉及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眼视光医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再选科目为“化学(必选)”的专业主要为工学中的化学类、材料类、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和医学中的医学技术类、药学类专业,这些专业对化学学科的要求较高。再选科目为“思想政治(必选)”“生物(必选)”的要求主要由河北师范大学的部分专业提出。在生物科学类专业上要求“生物(必选)”,体现了对其“生物学、生态学”这两个河北省“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选才的重视。

四、选考科目组合可填报门类占比

不同门类对选考科目组合的要求不尽相同,研究选考科目组合可填报门类占比具有一定价值。如表中所示(见下页表格),选考科目组合可填报门类占比存在差异,其中以“物理”为首选的科目组合在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农学、医学、理学和工学上具有明显优势,进一步研究发现,“物理+生物+化学”的传统理科组合基本上可以报考所有13所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公布的所有本科专业。以“历史”为首选的科目组合在法学、文学、艺术学和历史学上表现突出,这也说明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学科被给予了相应的重视。与此同时,研究者发现在“3+1+2”高考模式背景下,“历史+地理+政治”的传统文科组合的“性价比”有所下降,在教育学、农学、医学、理学和工学上的数据落后于其他以“历史”为首选的科目组合。

五、选考科目组合可填报优势专业占比

高校优势专业是学校的“金字招牌”,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根基。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号),计划2019至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旨在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2020年1月初,教育部首批“双万计划”名单出炉,目前除河北中医学院暂未公布外,其余12所省属骨干大学均以官网或官微形式公布了本校国家级和省级专业名单(共计9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双万计划”的专业建设点代表了河北高校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特色,对引领带动河北省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者通过呈现不同选科组合可填报“双万计划”专业数量占比,分析科目选择对优势专业填报的影响(见下表)。

可以看出,首选科目为“物理”的选科组合,可以填报省属骨干大学中绝大多数的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其中,“物理+生物+化学”这一传统的理综模式仍然占据“统治”地位,体现出強大的优势,分别可以报考86.4%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95.8%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物理+化学+政治”的选科组合覆盖了86.4%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93.8%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首选科目为“历史”的选科组合,可以填报的省属骨干大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比较少,其覆盖占比在21.6%到31.8%之间,这与文科优势专业相对较少有很大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文综组合“历史+地理+政治”分别可以报考21.6%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27.3%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数据上不及其他首选科目为“历史”的选科组合。

六、讨论与总结

(一)物理已经成为专业选择的“胜负手”

新高考模式下不分文理科,如果选考物理、化学学生比例过低的状况得不到有效控制,短期会影响大学相关专业的教学,长期必然会对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对比前6个省(市)的高考综合改革经验,“3+1+2”高考模式的优势在于既不会让学生太过于“偏科”,让物理“遇冷”,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科,给学生更多的科目选择空间。这样做不仅实现了教育部门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而且还能够不耽误国家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对专业覆盖率等内容的分析,研究发现“物理”学科已经成为学生专业选择的“胜负手”,“物理”学科的关键地位得到了凸显:从首选科目要求来看,学生如果将“物理”作为首选科目,可选的专业占比可达到96.9%;“物理+生物+化学”的传统理科组合基本上可以报考所有13所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公布的所有本科专业;“物理+化学+政治”的选科组合覆盖了86.4%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93.8%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二)选择化学和思想政治可提高填报专业范围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不同门类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存在差异。理学、工学、农学与医学属于偏理科的专业,其中工学专业对物理选考科目的要求最严格,如果不将物理作为首选科目,那么可供学生挑选的工学专业就寥寥无几。另外,这些偏理科专业也较为看重化学科目的学习,在首选科目为物理的情况下,再选化学也能提高可填报专业范围。13所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公布的再选科目为“化学、生物(必选)”的专业均属临床医学类,这就意味着对于想学临床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物理和化学是必选的。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属于文科专业,包含的专业数量比理科专业较少,但对于选考专业的要求不高。

在传统的高考中,这些专业类中的部分专业基本也是文理兼收的,因此在“3+1+2”高考模式下也就不会严格限制选考科目。法学和历史学属于偏文科的专业。思想政治科目的学习能力对于法学专业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参考,“3+1+2”高考模式下,首选科目选择了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选择思想政治,这样的组合可供挑选的法学专业院校数量较多。历史学非常重视学生高中阶段历史科目的学习,因此,首选科目选择历史,其可选院校范围较大。

(三)学生在选择科目时要结合自身特点和职业规划

“3+1+2”高考模式下,学生共有12种科目组合可选择,科目选择对学生未来学业和职业规划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高中毕业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自我了解不深、专业定向模糊、主体意识不强、价值取向偏颇、自信水平不高等问题。以前高考只有文科、理科可选,现在却面临更多选择,可能会让学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雪上加霜”。在新形势下,学生应以自身学习优势和未来职业规划为基础,主动去培养自己的选择力,更好地认识自我,探索职业、了解专业及大学,做好科目选择。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合理选择选考科目:一是积极进行职业体验和“影子学习”,发现自己喜欢的职业及其发展前景、工作内容和要求;二是通过大学参观、校友访谈等深入了解大学类型、招生要求和入学途径;三是查找资料了解专业信息、选考科目要求,以及就业领域等;四是通过学业评估了解自己擅长和喜欢的科目,将选科和专业以及院校要求联系起来。

(四)高中学校要完善保障措施,合理配备师资

“3+1+2”高考模式下高中教学实施“走班制”,在“物理”成为“香饽饽”的背景下,学生选考可能会对高中教学安排、师资配置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会造成物理教师紧缺、物理学科教学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更科学、合理地配备师资力量,安排相关课程,必然会成为高中学校面临的现实问题。高中学校需要加强政策解读力度,及时向学生和家长讲清、讲透选考情况。与此同时,统筹校内外资源提前做好一系列保障措施,在走班模式选择上要“看菜吃饭”,提前做好接近“实战”的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五)河北省高校要积极推进学科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

2019年,中共河北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3689”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抓好三件大事、打好六场硬仗、实施八项战略、深化九项改革”需要更多专业人才支撑,需要河北省高校积极结合自身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推进专业学科建设。与北京、上海、江苏等教育强省相比,目前河北省高校专业设置还不能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仍然存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不够、理工科一流专业建设点比例偏低、专业结构仍需要进一步调整等问题。例如,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筹办为河北省冰雪产业带来了发展契机,但河北省高校目前还没有开设“冰雪运动”这一专业;智能车辆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电机电器智能化、智能装备与系统、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智慧农业等“智能类”专业仍是空白。这都需要河北省高校进一步在优化巩固已有学科基础上,不断推进新兴学科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4-09-04)[2018-04-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2]楊明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测量学探讨[J].中国考试,2018,(11):14.

[3]刘希伟,韩娟翁,灵   丽.新高考等级赋分制:学生认可度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22):31~35.

[4]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1+2模式)的通知[EB/OL].2019-07001http://jyt.hebei.gov.cn/col/1410097726928/2019-07-11/1562827242863.html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EB/OL]. 2019-04-09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1904/t20190409_223432.html

[6]河北省普通高考综合改革[J].河北教育,2019,(增刊):6~7.

[7]曾   妍.从高中毕业生专业选择看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D].长沙:湖南大学,2013.

[8]解读广东高考新方案“3+1+2”怎么选科?走班制优势何在?[EB/OL].2019-04-25http://mini.eastday.com/a/190425154023470.html

猜你喜欢

选科一流科目
生涯规划背景下高中生如何选科浅析
生涯规划背景下高中生如何选科浅析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高一严禁选科分班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高考“新科目”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