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2020-10-20曹花

商情 2020年41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影响力校园文化

【摘要】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校园文化是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影响力的重要场域和基地。高校应从物质、精神、制度、媒体和实践文化五方面着手,着力建设能有效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影响力的“五位一体”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在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影响力上实现系统化和常态化。

【关键词】科学家 影响力 五位一体 校园文化

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利于满足国家和社会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2016年12月8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作用,高校要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是有效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影响力的重要场域和基地,多方着手,着力建设有效提升科学家影响力的“五位一体”校园文化。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夯实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影响力的物质文化基础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是指高校校园中带有文化元素的物质存在,以及各物质存在之间结构的关系。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强烈的文化熏陶作用。优质校园物质文化“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物质存在,二是文化因素,两者缺一不可,最关键的因素是文化的因素,即何种文化因素以及这些文化因素如何与物质存在结合的问题。”当前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必须避免文化底蕴缺失现象的出现。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体现了当前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要求。在校园物质实体的建设中融入科学家元素,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现实和内在要求。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将科学家元素融入到校园物质实体的建设中,应从整体上打造充满科学气息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具体而言,可从校园建筑、标语悬挂、橱窗建设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在校园建筑上,可通过科技雕塑、科学家塑像、建筑物浮雕、悬挂科学家画像等加强对科学家的宣传,同时用科学家名字和科学家的发明成果对校园建筑命名;在校园标语的建设上,可以在教学楼楼道、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地方的醒目位置张贴科学家的名言警句,在科学家的诞辰纪念日和重大科技成果发明纪念日悬挂标语和横幅;在橱窗的设计和建设上,根据情况发布以科学家相关消息为主题的详细简报,以弥补雕塑和标语无法细致介绍科学家信息的不足,做到优势互补。通过以上途径和措施,实现三者联动,达到既美化校园物质环境又提升科学家影响力的目的。

二、优化校园精神文化,为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作为校园文化中的一种无形存在,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润物无声的影响作用。优秀的校园精神文化必须反映时代特征、符合社会进步需求、满足大学生成人成才需要。当前,党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和社会发展赋予高校的重要职责。长久以来,人们对高校校园精神的理解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大学精神就是人文精神,从而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培养,而“事实上,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这种错误认识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满足。因此,优化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必须将以上两种精神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共荣共生。科学家身上体现出来的相关精神正是这两种精神的生动写照。 优化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应自觉将科学家元素及精神有效融入到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四个方面的建设之中。

在校风建设上,高校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将增强科学家的影响力纳入到校风建设的目标中,建设严谨治学、敬畏真理、崇尚科学、求真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教风建设上,高校应在继承我国传统优秀师德观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将科学精神纳入建构教风的结构维度中;通过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帮助教师养成治学严谨、开拓进取的态度;要引导教师革新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将传授科学理论知识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向学生宣讲科学家的事迹,用科学家的动人事迹和辉煌成就打动学生。在学风建设上,高校应根据人才发展规律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将提升科学家的影响力纳入到学风建设的目标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具备严谨求实、敢于创新、服务社会等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的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在校训的建设上,应充分运用校训中与科学家及其精神相关的元素,既将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注入到校训精神的教育中,又用校训来培育和弘扬科学家的伟大精神。当前我国不少高校的校训中包含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等词,这些词语正是科学家精神的生动写照,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将校训精神内化为大学生主体的价值追求,防止校训在校园文化中仅仅作为口号式存在。具体而言,高校可借助校史校情展览、征文、演讲等各种活动形式,在大学生中深度解读和诠释与科学家及其精神相关的校训元素,切实发挥校训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和感染作用。

三、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提供制度引领

校园制度文化通过校园规章制度的设立得以体现。校园规章制度不仅为维持学校的有序运转提供前提和保障,同时又为大学生积极思想和行为的产生与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制度是否合理会影响校园主体对组织的认同,任何制度的设立都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的,从价值的角度看,价值实现的有力方式就是将其制度化。”科学家身上体现出来的伟大精神符合我国社会主导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而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又有利于社会主导价值的实现。因此,高校将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融入到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之中,既是建设合理高校校园制度文化的现实需要,又是为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影响力提供制度规约的必然要求。

首先,高校应有自觉将科学家身上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追求融入到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具体建设中的意识。其次,高校要帮助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认可、遵守、维护学校制度,使校园制度在保障提升科學家的影响上真正发挥作用;再次,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在学校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对提升科学家影响力一事进行归口管理、各部门配合的制度,由归口管理部门指派专人负责和协调具体工作和相关事宜,实现管理的有序,在解决如何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影响力这一问题上形成常态化机制;最后,高校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表彰和奖励相关先进典型,激励大学生自觉以科学家为榜样,努力学习和践行科学家的相关精神。

四、净化校园媒体文化,为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现代社会,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竞相发力,各自通过输出大量信息,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社会舆论环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媒体对科学家的报导和宣传不足,是导致科学家对大学生影响力弱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我国部分媒体传播的信息呈现娱乐化、低俗化和功利化的态势,对娱乐明星及其奢侈生活的报导长篇累牍、不厌其烦,而对科学家、科学精神、科学发明的报导和宣传惜字如金,广大媒体在“大学生追星不追科学家”这一问题上应负有重要责任。因此,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必须优化社会媒体文化,创设良好舆论氛围。

校园媒体文化既是社会媒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受到社会媒体文化整体氛围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相较于社会媒体大环境而言,高校校园媒体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优势,体现为:校园媒体更易把控、媒体环境更易营造、媒体人政治自律意识更强等。因此,校园媒体能通过自身建设,营造整体积极向上的校园媒体小环境,同时辐射和反作用于社会媒体大环境。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媒体优势,加强校园媒体文化建设。一方面,必须加强对校园媒体文化中负面信息、消极思想的引导,消除社会媒体大环境对校园文化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应积极作为,努力构建反映主流价值观,健康向上的校园媒体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在增强科学家对大学生影响力这一问题上,高校可通过“多维互动”校園媒体环境的打造,在不断净化校园媒体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对科学家及其精神的宣传。“多维互动”校园媒体环境,是指高校从校园报纸、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络等多个维度加强校园媒体的建设,多方互动,从整体上构建有利于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影响力的校园媒体环境。在校园报纸的建设上,校报管理和编辑人员可以开辟专栏,定时发表与科学家相关的文章,文章来源应做到多样化,可以为专人撰写、在学生中征集、从其他刊物上转载等。在校园广播的建设上,通过进行专题广播,定时播报与科学家相关的信息;在校园电视的建设上,选择相关电影、纪录片等,通知和组织学生收看;在校园网络建设上,高校应积极利用网络的优势、克服网络的弊端,提高网络建设的组织性和规范性,在不断净化网络、摒除网络低俗、媚俗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校园资讯平台、开辟校园网站论坛专栏、建立校园微信公众号等途径,由专人定时定点推送有关科学家的信息和文章。通过以上途径,实现多维互动,努力让校园媒体成为宣传科学家的重要阵地和场域,形成优质校园媒体文化,通过校园媒体文化润物无声地达到提升科学家影响力的目的,同时辐射社会媒体大环境。

五、丰富校园实践文化,为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打造实践平台

校园文化活动强烈的实践性、丰富性和娱乐性,既有利于大学生直观感受活动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又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履行社会价值要求,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高校应自觉丰富校园实践文化,将科学家的影响力融入到不同形式的校园实践活动中,实现大学生学习科学家的行动转换。

教师作为校园实践文化活动的主导者,应努力构建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有计划地组织能够提升科学家对大学生影响力的校园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设计中,要注意继承学校优良传统活动,开发体现时代要求的活动,做到校园实践活动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要结合地方文化优势与校园文化的特点,体现活动的特殊性;要根据大学生认知规律,提高活动的质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要讲求实效,活动要落到实处,具有针对性、避免过多过滥和铺张浪费。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和文化沙龙等活动介绍有关科学家的消息和内容;开展以学习科学家为主题的征文、演讲、辩论、绘画、文艺汇演等活动。

大学生是校园实践活动最为庞大的参与主体,具有很强的创造力。相较而言,由其自行开展的实践活动更能反映时代特征,更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更能体现其兴趣爱好,在学生群体中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高校需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精神,有意识地将科学家信息渗透到大学生自行设计和开展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高校可以在已有由大学生自发开展的校园实践活动中,努力挖掘与科学家及其精神相关的资源,包括形式和内容,例如,大学生自发成立的摄影俱乐部、影视协会、诗词协会、文学俱乐部等,高校要努力加强科学家元素在其中的渗透和影响;另一方面,高校应鼓励学生创新以科学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成立主题学生社团等,以达到提升科学家影响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N].新华网,2016-12-8.

[2]吴彬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16(1).

[3]刊物记者.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访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教授[J]. 思想教育研究,2012(11).

[4]朱志明 魏宝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16(2).

作者简介:曹花,单位: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职称:讲师,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影响力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My Hobby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你凭什么影响别人
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10位商界领袖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