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本职,提升素养,做“六要”好教师

2020-10-20郭晶

黑河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六要提升素养要求

郭晶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句话涵盖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也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六要”标准为引领,培根铸魂,为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思政课;“六要”要求;提升素养

2019年3月18日,对于所有思政教师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阐明了开好思政课的长远意义,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课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要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全国思政课教师发展成长和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作为基层思政教师,我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倍感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坚定了自己上好每节思政课,当好学生引路人的信心和决心。

一、树立政治信仰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作为思政课教师,有一项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大背景下,国家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在曲折、困难中前行。面对各种风险考验,我们应增强危机意识,积极关注国家命运,在领土争端、经贸摩擦、国家核心利益等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立场坚定,永远毫无保留地站在国家的一边,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思政教师要在各种错误思想面前,敢于斗争、敢于发声、敢于亮剑,帮助青少年樹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如果育人方向出现错误,我们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将付诸东流。一个人如果政治立场错误,智力越突出对国家民族的危害就越大。优秀的思政教师只有自己政治上过硬,增强政治自信,才能以透彻的学理回应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二、加深国家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时指出: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心系国家和民族,自觉将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国家发展,关注民族振兴,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以自己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奉献国家和社会。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以一腔报国志,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然而,现在很多学生冷漠、自私,家国观念淡薄,缺乏责任感,缺少国家荣誉感、民族认同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这就需要思政教师给予学生爱的教育,有温度的教育,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社会,爱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教学生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教师首先要是这样的人,用这样的胸怀和气度去感染学生,言传身教。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才能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三、增强创新思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政治教师更要把握学生成长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期待。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教师应该把科学的思维方法带到课堂上,传递正确的思想。“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种理论再好、再精妙,也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令人信服,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把握社会脉搏,掌握大众心理。对于同样的知识点,应该力求在表达方式上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教学的需要。“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国家要发展民族要进步,必须依靠创新型人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掌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来丰富教学的内容,教学方式不能仅体现在理论方面,应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起来。

四、拓宽多方视野

新时代的思政教师就是要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自、讲清楚。思政课教师能否把知识讲准、讲活、讲透,与自身是否具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功底和人文知识修养、是否具有宽广的视野有着密切关系。作为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学习,学深学透党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才能培养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学习历史知识,尤其是学习党的发展史,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坚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获得启迪,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注国家发展,关注社会进步,关注科技新发展和当前国际形势,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才能以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到祖国的伟大、党的正确领导,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还要向语文、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的教师学习,不断积累,勤于思考,成为一名博学多识、视野广阔的思想政治课教师。

五、提高自律意识

教师要耐得住清贫和寂寞,爱岗敬业。在从教的道路上,“为人师表”四个字一直鞭策着我们严格要求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特别强调作为教师自律要严,看似简单的话语背后是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在这些话语背后,让人感觉到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教师绝对不是很多人想象的养家糊口的方式,而是在自我要求、自我提高之后,才能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更加出色的新时代的人才。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人抓住先机,财富暴增,人心浮动。在市场经济思潮的冲击下,个别教师犯了“红眼病”,心思渐渐活泛起来,他们道德缺位,价值观念扭曲,无心教学,仅仅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谋生的手段。他们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调座位或任命班干部向家长索要钱财,通过在校外开设辅导班谋取私利,为了一己之私,无所不用其极,完全背离了教师的形象和尊严。试问一下,这样的教师如何教书?何谈育人?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我们要身体力行,作学生表率,要深刻理解、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自律要严,要求我们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做表率,不能自己说一套,做一套。如果这样,如何让学生信服,如何让你讲的道理深入人心?“身正,虽不令则行”,这就是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六、增强人格魅力

师德乃教育之灵魂,教师的品德对学生人格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尚未固化,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心灵好似一张白色的画板,教师的品德就是一支蘸满颜料的笔,你为他涂上什么底色,直接决定学生未来人生的基调。这些年毕业班政治中考工作让我懂得了“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广大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做学生的表率,“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让人格的力量在学生心底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广大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总书记“六要”要求和“八个统一”为引领,立德修身、锤炼本领,堂堂正正上好思政课,实实在在为国家民族育好人,牢记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负党和人民期望。

参考文献:

[1]郭芳芳.立德树人做高校合格的思政课教师[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5).

[2]鲁宽民.牢记“立德树人”  培养合格人才[N].陕西日报,2017.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六要提升素养要求
初中生思想教育“六要”谈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