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文化娱乐化对传媒语言风格的影响

2020-10-20李玫萱

丝路视野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

李玫萱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产生,大众文化开始朝着娱乐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因此,其对传媒语言的风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环境中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传媒语言风格也开始朝着大众文化娱乐化方向不断变革与创新。本文通过了解大众文化的形成与影响因素,着重探究大众文化娱乐化对传媒语言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大众文化;传媒语言;风格影响

一、大众文化简述

大众文化本身是一个较为泛化的概念,严格来说,大众文化代表一个国家内大部分人民群众的普世价值取向,会直接对当前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与行业产生影响。语言本身是一门艺术,对于传媒行业而言,语言的风格更是能够代表一家媒体的全体工作人员素养,同时代表其向受众传达的节目的质量。过去的传媒行业更多的是在向人群输出新知识、新词汇,而随着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大众文化开始朝着娱乐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传媒语言的风格特点。为了能够得到群众的关注,传媒语言开始积极寻找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部分,以期能够在信息时代获得更大的关注度与传阅度。

二、大众文化娱乐化对传媒语言风格的影响

大众文化的执行者便是普通的人民群众,因此,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发展,必然会影响到大批人群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而对传媒语言风格产生影响。

(一)大众文化娱乐化对传媒语言风格的反向作用

随着网络的大面积应用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在网络上接触到更多的人群与更多内容,这导致网络化成为大众文化娱乐化的发展趋势之一。大众文化娱乐化的发展,使更多的人群开始接触到一些原本接触不到的语言形式,进而影响到传媒语言风格。以网络上常见的饭圈为例,“打call”“应援”等词语便是出自饭圈,原本只是在小范围内的使用文字开始在更大的范围内应用,便逐渐表现出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的浅薄化,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对于我国大部分人群的文字使用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会产生不良影响。很多网友年龄较小,尚未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网络上受到不良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响,会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之中,这是传媒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一个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除此之外,饭圈还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缩略词,有的是用拼音缩略,有的则是直接缩略英语,还有一些群体会使用乱七八糟的被称为“emoji”的图片代替文字语言,这种混乱的语言使用方式会严重影响到人们对于语言的正确认知,准确来讲,是极为不合理的语言传播形式。以笔者所在的外国语大学为例,如果使用这样的方式科普语言的相关知识,会使语言与文字失去原本的情感与内涵,使表达变得肤浅而不自知。因此,传媒语言风格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接受大众文化娱乐化发展的全部内容,应当适当地对其进行筛选,提出其中的糟粕部分,避免为了博人眼球而出现思维混乱的表达方式。

(二)传媒语言风格中大众文化娱乐化的使用表现

在将大众文化娱乐使用在传媒语言之中时,我們常见的便是各类报道中所谓的“贴地气”的表达方式。在笔者眼中,大众文化娱乐化对于语言风格影响较为出名的一个例子便是“好久不见”,原本可以将其翻译为“I haven't seen you in a long time, I miss you”或者“I haven't seen you in such a long time, do you miss me?”,但是在我们的翻译中,却直接将其翻译成为“long time no see”,甚至这种表达方式已经影响到了一些英语系国家对于这句话的应用。这种直译方式确实很有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个语言的小小的进步。这才是传媒语言风格变化与发展过程中应当学习的正确方向,应当坚持“去伪存精”,才能使传媒语言风格更好地发挥大众文化娱乐化的作用,促进语言的进步与发展。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人民群众作为国家构成的主体,其文化取向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状况及发展趋势,因此,在大众文化娱乐化发展的今天,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环境,传媒语言风格也开始朝着娱乐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这样的发展方式有利有弊。益处在于可以更好地向更多群体传达相关信息,使用人们惯常使用的方式宣传信息知识,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传媒行业发布的内容中表现的含义。而害处在于这样泛娱乐化的大环境会导致人们在对汉字的使用方面逐渐变得随意,规范语言使用出现偏差,很容易影响到还能掌握正确语言使用方式的人群。因此,在传媒语言风格不断进行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分析,以保证能吸收大众文化娱乐化发展中的优势,摒弃其劣势,使其紧跟时代的脚步朝着更高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静,吴东升.对娱乐化时代的思考——娱乐的年代,我们娱乐了谁?[J].赤子(上中旬),2019(01):210.

[2]王相飞.我国大型门户网站体育信息传播的娱乐化与泛娱乐化解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9,29(06):10—13.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
新时期我国大众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探析
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
一起审审题
北大教授力挺《创造101》:大众文化不是草履虫
浅析“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概述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民生新闻
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繁荣的历史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