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原因分析

2020-10-19

广东蚕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丹棱县兽医站农技

颜 思

(丹棱县农业农村局 四川眉山 612200)

丹棱县隶属四川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位于岷江以西、青衣江以东、总岗山脉南麓,全县幅员面积450 km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逐渐斜低,全县山区、丘区、坝区面积各占三分之一。年平均气温16.7℃,年降雨量1 200~1 500 mm。森林覆盖率56.46%,有丰富的矿泉水、页岩、钾矿等。丹棱是大雅文化的发祥地,是全国第一个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桔橙之乡。

从2012年起至今,丹棱县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不断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推广能力,重点补充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包括推广人员、推广设施等。文章针对丹棱县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1 现状

1.1 推广机构

机构调整改革前,丹棱县共有7 个乡镇,包括5 个镇、2 个乡,每个乡镇均设有农业服务中心和畜牧兽医站,共有乡镇农技推广机构14 个,包括7 个农业服务中心、7 个畜牧兽医站。机构调整改革后,共有5 个乡镇,包括4 个镇、1 个乡,共有乡镇农技推广机构10 个,包括5 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5 个畜牧兽医站。它们虽同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但主管部门不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管部门为乡镇人民政府,机构编制归乡镇,人员由乡镇统一安排;畜牧兽医站在改革前主管部门为丹棱县畜牧局,改革后主管部门为丹棱县农业农村局,编制及人员归属丹棱县农业农村局。

1.2 推广队伍

1.2.1 编制情况

调整改革前,农业服务中心共有编制数17 个,在编人数16 人;畜牧兽医站共有编制数74 个,在编人数66 人。调整改革后,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共有编制数21 个,编制内实有人数18 人;畜牧兽医站共有编制数65 个,编制内实有人数64 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设有专技岗、管理岗、工勤岗,但畜牧兽医站工勤岗占比较大。

1.2.2 人员结构分布情况

种植专业11 人、畜牧兽医专业65 人,非农专业6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5 人、专科(高职)学历42 人、中专学历24 人、高中及以下学历1 人;副高职称(仅在畜牧兽医站)5 人、中级职称12 人、初级职称57 人,无职称8 人;56 岁以上9 人、51~55 岁15 人、40~50 岁38人、31~39 岁13 人、30 岁及以下7 人。

1.3 推广设施

机构调整改革前,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为农业服务中心投资购置检验检测设备50 台、培训推广设备190 台,为畜牧兽医站投资购置检验检测设备394台。因年久失修、保存不当等,机构调整改革后,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现有检验检测设备26 台、培训推广设备125台,畜牧兽医站现有检验检测设备130 台。普遍留存的检验检测设备有农药农残速测仪、农产品检验仪、离心机、显微镜、解剖设备、识读器、测温仪。

1.4 推广情况

(1)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对应县级农口、民政等部门,工作内容多且复杂,工作人员只有在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工作后,才能下乡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导致推广时间不足。

(2)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编制少,加上新招入人员普遍被其他单位借用或者由乡镇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导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减少,推广力量不足。

(3)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普遍存在年龄结构严重不合理、青黄不接的现象。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对畜牧兽医站人员有所调整,虽然人数上保证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但是拥有的技术人才大多年长且面临退休,年轻一辈的农技人员经验有限、技术知识薄弱,加工作繁杂等而缺乏时间和精力提升业务能力,导致推广动力不足。

1.5 存在问题

1.5.1 人员结构

(1)人员错岗问题严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归属乡镇人民政府,人员一般统筹安排,如仁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编制数4 个、在编人数4 人,未从事农技推广人员3人,主要从事项目、党政等工作;张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编制数4 个、在编人数3 人,未从事农技推广人员3 人,主要从事脱贫攻坚、党政、司法等工作。(2)人员专业结构不均衡。乡镇农技人员普遍都是农学类、畜牧类专业,缺少农机、水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植保、科教与信息等专业的人才,年龄普遍偏大且学历不高。(3)人员晋升困难。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工作人员普遍为事业专技人员,晋升主要靠职称,但乡镇职称岗位设置不合理,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无高级职称岗位设置,中级职称岗位偏少,畜牧兽医站虽有高级职称岗位设置,但高级、中级职称岗位偏少,大量人员到退休都还是初级职称。晋升无望难以激发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

表1 乡镇推广队伍情况一览表

1.5.2 经费保障

丹棱县属于农业小县,虽然近几年农业发展势头较好,但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比例少,推广设备不够齐全、工作经费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1.5.3 管理模式

丹棱县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由乡镇人民政府直接管理,负责人、财、物及业务等。乡镇实行工作统筹安排,往往会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安排从事非涉农业务,导致农技推广缺乏效果。

2 原因

(1)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普遍为初级职称,工资待遇偏低,虽有文件支持有偿技术服务,但存在风险,收入低下导致难以留住人才。

(2)乡镇畜牧兽医站虽有高级职称设置,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高级职称少,难以满足需求,农技人员对职称评定无望感到无奈,挫伤其工作积极性。

(3)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除了畜牧兽医站归县农业农村局主管,不存在错岗工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归乡镇人民政府主管,却普遍存在错岗工作现象,非农专业人才从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农业专业人才被安排至其他非农岗位,导致农业专业人才对农业技术知识的遗忘,非农专业人才又缺失农业生产知识,严重制约农技推广工作。

3 对策分析

(1)建立人员补充长效机制,改善农技推广队伍结构,提升推广队伍素质。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设置农机、水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植保、科教与信息等岗位,增加岗位专业多样性;研究制定特岗农技人员招聘选拔、待遇保障、考核管理等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乡镇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同时通过公开招考、择优聘用,选聘涉农专业毕业生充实乡镇农技推广队伍。

(2)优化完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岗位设置,适量增加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岗位设置,尤其是对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让乡镇农技人员看到希望,提高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

(3)多渠道增加农技推广资金,配齐必要的农技推广设备。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农技推广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参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工作。

(4)加强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对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领导,强化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农技推广业务主导地位。严格规定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人员必须归队从事农技推广本职工作,彻底解决人员被挪用的问题。

猜你喜欢

丹棱县兽医站农技
浅谈乡镇畜牧兽医站如何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
乡镇兽医站防疫检疫存在问题及对策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丹棱县校外篮球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丹棱县特色产业的SWOT分析和发展对策
基层兽医站如何落实猪的防疫工作
丹棱县生猪粪污还田种植生态水果模式调研及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