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添加玉米粉对牧草大豆青贮品质的影响

2020-10-16赵晶云王长春吕新云刘小荣任小俊任海红马俊奎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玉米粉青贮饲料牧草

赵晶云,王长春,吕新云,刘小荣,任小俊,任海红,马俊奎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汾阳032200)

牧草大豆是一种新的牧草类型,鲜草产量高,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是一种优良的动物青饲料[1-2]。牧草大豆一般为半野生型,植株庞大,一次性收获鲜草[2],长期保存最好的方法是青贮。青贮可以很好地保存牧草饲料养分,而且质地变软,具有香味,能增进牛、羊食欲,解决牛、羊冬春季节饲草的不足。

粗饲料的自然发酵通常会导致不良的青贮品质[3],可能是由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低,发酵不足所致。丰富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是青贮成功的保证,是提高青贮发酵品质的前提[4]。由于玉米粉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在青贮饲料生产中常用作添加剂。饲草添加适量的玉米粉进行青贮能够有效改善发酵菌群结构,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提升青贮饲料的质量[5-10]。牧草大豆因其本身所含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较低[11],直接青贮品质不佳。玉米粉已被广泛用于制作青贮饲料,关于利用玉米粉的青贮制作过程及成分分析的研究报道已有不少[5-10],但玉米粉对牧草大豆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还未见报道。

本研究在牧草大豆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粉进行青贮,通过青贮饲料感官评价、营养品质检测,比较添加不同比例玉米粉青贮饲料的品质,探寻适宜牧草大豆的青贮方式,以期为牧草大豆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牧草大豆(Semi-wild Forage Grass Soybean,FS)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17年选育的牧草大豆新品种汾豆牧绿2号。玉米粉(CF)为当地种植的普通玉米粒粉碎。青贮饲料发酵袋材质为22丝PE袋,大小为55 cm×95 cm。

1.2 试验方法

2018年青贮试验在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进行,牧草大豆种植于单位试验田,在鼓粒期刈割。设置了4个玉米粉添加比例:100%FS(对照)、96%FS+4%CF、92%FS+8%CF、88%FS+12%CF。将牧草大豆整株粉碎成2 cm左右的小段,按比例混入玉米粉,手工装入青贮袋,每个袋子装20 kg新鲜材料,然后抽真空,在室温(15~25℃)下青贮60 d。每个处理制备5个重复。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每个处理选择3袋,用于感官评价及营养成分的测定。

1.3.1 感官评价 感官评定参照德国农业协会(Deutche Lan Dwirtschafts Geseutschaft)推荐的评分法[12],开启青贮袋后,从色泽、气味及质地3个方面进行评定(表 1),16~20分为 1级(优),10~15分为2级(良),5~9分为3级(中等),0~4分为4级(腐败)。

表1 青贮饲料感官评定标准

1.3.2 发酵品质测定 在65℃下烘箱干燥48 h来测定干物质(DM)含量。粗蛋白(CP)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粗脂肪(EE)含量参照GB/T 6433—2006测定,NDF和 ADF用范式(Van Soest)洗涤剂法进行分析测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13]。

1.4 数据分析

使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19.0进行单因子ANOVA模型数据分析,利用Duncan法进行两两比较,以P<0.05(差异显著),P<0.01(差异极显著)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分析

2.1 添加玉米粉对牧草大豆青贮饲料的感官评价的影响

由表2可知,4种添加玉米粉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分等级均在中等以上。100%FS为中等,96%FS+4%CF 为良好,92%FS+8%CF、88%FS+12%CF均为优质。92%FS+8%CF评分较高,为18分,88%FS+12%CF次之,是16分。92%FS+8%CF和88%FS+12%CF的色泽较为理想,接近绿色,与原材料相似。气味上,除100%FS有弱丁酸味、无明显的酒芳香味外,其余处理组均有芳香味,92%FS+8%CF有较强的酒芳香味。

2.2 添加玉米粉对牧草大豆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青贮饲料处理的DM、CP、NDF、ADF、WSC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总的来看,青贮后饲料的DM含量逐渐增加,变化范围为34.19%~39.26%。不同处理粗蛋白含量均降低,且随着玉米粉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粗蛋白含量100%FS处理与96%FS+4%CF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与 92%FS+8%CF、88%FS+12%CF 有极显著差异,96%FS+4%CF 与 92%FS+8%CF、88%FS+12%CF 有极显著差异,92%FS+8%CF、88%FS+12%CF无显著差异。不同处理EE含量变化不大,没有显著性差异。

不同处理NDF及ADF含量均随着玉米粉比例的提高而降低。4个处理组NDF含量均低于43%,ADF均高于22%。100%FS和其他3个处理间NDF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96%FS+4%CF和92%FS+8%CF间无显著性差异,与88%FS+12%CF间有极显著差异,92%FS+8%CF和88%FS+12%CF间差异显著。各处理间ADF的差异与NDF稍有不同,100%FS与 96%FS+4%CF间ADF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与92%FS+8%CF、88%FS+12%CF间有极显著差异,96%FS+4%CF与92%FS+8%CF、88%FS+12%CF有极显著差异,92%FS+8%CF、88%FS+12%CF间有极显著差异。说明添加玉米粉进行青贮,显著降低了NDF及ADF的含量,提高了饲料的品质。NDF及ADF的变化说明添加4%的玉米粉不足以为牧草大豆良好发酵提供足够的底物,添加8%及12%的玉米粉牧草大豆青贮发酵较好。

不同处理WSC含量随着玉米粉的增加而升高,100%FS与88%FS+12%CF处理间WSC含量有极显著差异,与92%FS+8%CF有显著差异,而与96%FS+4%CF无显著差异。

表2 不同玉米粉添加处理青贮后的感官评分

表3 青贮后的营养含量%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气味、色泽等对青贮饲料感官进行评分,方便快捷。本研究的青贮饲料感官评分除100%FS处理外,大多数为良好以上。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牧草大豆持绿期长,适时收获时青贮较易成功;另一方面,将青贮发酵袋真空处理,使牧草大豆在真空条件下发酵,易于控制霉变,可降低有氧发酵对青贮感官指标的影响,提高青贮品质。4个处理中,92%FS+8%CF和88%FS+12%CF的色泽相对较好,可能与加入玉米粉的比例较高有关,其WSC含量较高,可以较快达到发酵稳定期。

本试验中,与对照相比,添加玉米粉提高了青贮料的DM、WSC的含量。薛艳林等[14]在苜蓿草渣上通过添加不同剂量的玉米粉,均提高了苜蓿草渣青贮料的DM、WSC含量。王鸿泽等[5]在甘薯蔓、酒糟及稻草混合青贮中添加玉米粉,提高了青贮料的DM、CP和WSC。

青贮饲料CP含量是衡量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试验中青贮料粗蛋白含量随着玉米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除与玉米粉本身的蛋白含量低有关外,还与青贮发酵过程相关。青贮原料中的部分蛋白质在青贮过程中因腐败菌微生物的作用降解为氨,从而使营养价值降低。添加玉米粉能够促进乳酸菌发酵,抑制腐败菌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分解,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牧草大豆中CP的损失,但过量添加又会不利于乳酸生成及CP的保持。NDF和ADF是评价青贮饲料品质的重要指标,决定着青贮品质的优劣。优质饲料的NDF及ADF含量均较低[15]。BILAL[16]在进行莫特草青贮时,分别添加1%、3%和5%的玉米粉,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粉后莫特草青贮饲料的NDF、ADF含量明显下降。王保平等[17]在柠条嫩枝叶中分别添加10%、12%、14%、16%和18%的玉米粉进行青贮,研究发现,添加玉米粉能够极显著降低青贮料的ADF含量。牧草大豆的NDF及ADF含量较高,添加玉米粉青贮发酵后NDF及ADF含量降低,92%FS+8%CF、88%FS+12%CF 处理比对照极显著降低,饲用品质大幅提高。

在本试验中,92%FS+8%CF和 88%FS+12%CF处理感官评分均为1级饲料,但88%FS+12%CF处理的CP含量较低,玉米粉添加量较大,感官评分较低,所以,添加8%CF进行牧草大豆青贮最好。

本试验未进行pH值、NH3-N/TN和有机酸含量等青贮料品质评价指标的测定,以后应进一步研究,以便对牧草大豆青贮饲料进行全面的评价。

猜你喜欢

玉米粉青贮饲料牧草
优质青贮饲料制作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不同发酵处理对玉米粉加工特性及淀粉粒结构的影响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青贮饲料制作掌握5点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瑞士健身房边蹬车边磨玉米粉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宇航员到火星3年吃什么?
黑龙江实施全株玉米青贮生产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