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淀粉早熟高粱新品种晋杂3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0-10-16程庆军田承华高海燕张俊珍史丽娟江佰阳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父本母本高粱

高 鹏,程庆军,田承华,高海燕,张俊珍,史丽娟,江佰阳

(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山西晋中030600)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是全球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谷类作物中最具加工开发潜能的作物之一[1-2],主要用作酿造、饲料、食品、酒精、能源等工业原料[3-4]。近年来,又陆续开发出不少高粱食品和饮品[5-9]。目前我国生产的高粱85%以上用来酿酒,高粱酿酒业已然成为高粱加工业的一大优势产业[10-13]。高粱出酒率的高低与籽粒中总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14-15],高淀粉高粱品种深受酿酒企业欢迎,对酿造高粱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也有不少报道[16-20]。因此,针对山西省高粱早熟区开展高产、优质、适宜机收的高淀粉酿造高粱品种选育是促进山西省早熟地区高粱增产、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的重要途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自选不育系203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J7582为父本,杂交选育

出高淀粉早熟高粱新品种晋杂36号。2015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六届四次会议认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晋审杂(认)2015001;2018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系统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高粱(2018)140082。

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母本203A的来源

不育系203A是利用大同10B与6-3B/R473.D125杂交,经过4代选育出早熟保持系早B,然后再以早B与TX623B杂交,经过4代育成203B,然后通过核代换育成了早熟雄性不育系203A。

1.2 父本的来源

以早熟恢复系J7645与恢复系1383去雄杂交,经过6代选育,育成了早熟恢复系J7582。

1.3 杂交种选育经过

晋杂36号是以自选不育系203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J758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选育系谱如图1所示。2008年对不育系203A进行广泛测配,2009年在品种鉴定比较试验中,203A×J7582组合表现早熟、丰产等特点。2010年203A×J7582组合参加品种比较试验,综合性状优异。2013—2014年参加山西省早熟组高粱区域生产试验。2015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认定通过,2018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系统登记。

2 特征特性

2.1 母本203A的特征特性

雄性不育系203A的幼苗叶鞘绿色,叶色深绿,成株叶片深,叶脉白色,柱头较长,浅黄色,株高130cm,穗长30cm,穗宽7cm,穗筒形,穗型中紧,黑壳红粒,穗粒质量67.2g,千粒质量29.3g,叶片平展。

2.2 父本J7582的特征特性

恢复系J7582的幼苗苗势强,叶鞘绿色,叶色浅绿,叶脉白色,株高168cm,穗长28cm,穗宽8 cm,穗纺锤形,穗型紧,红壳红粒,穗粒质量80.4 g,千粒质量31.2 g,叶片平展,高抗高粱丝黑穗病,抗逆性强,抗倒伏。

2.3 杂交种的特征特性

晋杂36号生育期125 d,株高165.8 cm,穗长29.1 cm,穗质量 161.2 g,穗粒质量 120.9 g,千粒质量27.2 g,幼苗绿色,叶绿色,叶脉白色,穗纺锤形,穗型中紧,穗柄伸出长度中,颖壳开花期黄绿色、成熟期黑色、革质、包被度小,无芒,柱头花青甙显色强度中,新鲜花药中等黄色,干花药橘红色,籽粒正面圆形、侧面椭圆形,粒质粉质,籽粒浅红色,胚乳浅黄色,根、次生根健壮、发达,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生长势强,抗旱性、耐瘠薄性强,适应性广,经连续多年田间观察鉴定,对高粱丝黑穗病免疫。

3 品质分析结果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晋杂36号粗蛋白10.14%,粗脂肪4.05%,粗淀粉75.42%,单宁1.06%。

4 区域试验结果

2013—2014年晋杂36号参加山西省高粱早熟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8 598.0 kg/hm2,比对照晋杂15号增产13.7%,2 a总试点数9个,全部增产。其中,2013年平均产量8 284.5 kg/hm2,比对照晋杂15号增产15.0%;2014年平均产量8 910.0 kg/hm2,比对照晋杂15号增产12.5%(表1)。

表1 山西省高粱早熟区晋杂36号区域试验结果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种子处理

晋杂36号播前精选种子,能够保证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85%,必要时可做发芽试验,以确定田间播种量。晋杂36号播种前也可以用内吸性杀菌剂和防地下害虫的种衣剂进行拌种,防止地下害虫的发生。

5.2 适时早播

晋杂36号具有抗旱性、耐瘠薄性强及适应性广等特点,可适应各种土壤质地栽培,高产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条件好的地块种植。前茬应选择豆类或者玉米地块,避免连茬种植,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播期适宜范围在4月20日至5月10日(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在此范围内结合地温情况争取早播。播前墒情不足时,可造墒播种,以保证出苗,播深视土质情况在3~5 cm。

5.3 播种密度

晋杂36号播种量应保持在15.0~22.5kg/hm2,根据土地肥力不同,留苗密度13.5万~16.5万株/hm2,播种宽度一般为40 cm左右,也可根据具体地块择优选择,一般不超过60 cm。精量播种机播种时要做好种子筛选,保证种子大小整齐一致。

5.4 均衡施肥

根据晋杂36号生长需求和生理特性,一般施农家肥45 t/hm2,底肥一次性深施氮、磷、钾复合肥750 kg/hm2。拔节期至抽穗期间,高粱生长对氮的需求量增大,可追施尿素225 kg/hm2,或利用种肥一体机播种,一次性施用高粱专用肥或复合肥450~525 kg/hm2。

5.5 灌水

高粱耐旱耐涝,但拔节期至抽穗期是高粱需水的重要时期,有条件的地块,遇到干旱时可及时浇水,灌水量450~750 m3/hm2,保证高粱生长的需要。

5.6 田间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可用高粱专用除草剂在地表喷雾,防除杂草。一般用38%莠去津水悬浮剂1.80~2.25 kg/hm2对水675~750 kg喷施;或用96%异丙甲草胺乳油1.50~2.25 L/hm2对水675~750 kg喷施。幼苗生长至4~5叶期间苗,多留壮苗,保证幼苗成活率,7叶期定苗,定苗距离可根据播宽和密度综合考量。定苗时要中耕除草,可以去除田间杂草、疏松土壤,有利于幼苗生长。采用精量播种地块可不间苗。拔节期到抽穗期及时中耕除草,防止杂草争抢地力。

5.7 病虫害防治

高粱生长中后期应及时关注病虫害的发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高粱丝黑穗病和顶腐病可用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黏虫一般用菊酯类药剂对水喷雾防治;螟虫可在拔节期用康宽和甲维盐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或啶虫脒按比例对水喷施进行防治。

5.8 收获管理

小面积种植一般采用人工手镰收获,人工收获最适时期在蜡熟末期,此时高粱产量较高、籽粒饱满,收获后应及时晾晒,防止霉变。大面积种植可采用机械化收获,应在高粱完熟期之后收获,此时高粱已得到充分脱水,便于后期晾晒、烘干。

5.9 适宜推广区域

晋杂36号适宜于晋中冷凉区、大同、朔州等早熟区域种植。

6 制种技术要点

6.1 亲本制种技术要点

亲本不育系繁殖,父本晚播种3 d,繁殖田四周500 m之内不得有同属作物存在,保证隔离区安全,花期严格去杂去劣,去除生产田中的杂株及病劣株,开花期还要注意去除母本行中的散粉株,直至花期结束,开花结束后将父本割除,防止与不育系混杂。

6.2 杂交种制种技术要点

杂交种种子生产,父本较母本晚播种3 d,父母本种植行比为1∶6,如连片制种,可适当增加母本种植行数,花期严格去杂去劣。母本留苗密度为15万株/hm2,父本12万株/hm2。

7 推广前景

新品种的推广,品种适应性尤为重要。晋杂36号抗逆、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性状优异,适宜在各高粱早熟区大范围推广种植。晋杂36号还被选为2020年山西省农业生产重点推广的主导高粱品种,作为山西省唯一指定推广的早熟高粱品种,晋杂36号在高粱早熟区有非常广阔的推广前景。

猜你喜欢

父本母本高粱
高粱红了
金秋时节高粱红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传统《元宵歌》本的复现、消失与走向
杂交粳稻常优2号母本机插制种技术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
甜(辣)椒杂交制种育苗技术
高粱米饭治烫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