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观察研究

2020-10-15张凯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2期
关键词:稳心颗粒美托洛尔

张凯

【摘要】 目的:观察研究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工作中利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距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工作中利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一定的推广和使用意义。

【关键词】 美托洛尔;稳心颗粒;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9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2-196-01

心肌缺血是心律失常的诱因之一,其中室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且致死率较高。而急性心肌梗死人群幸存的患者死于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可能性也高达五成左右,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旨在观察研究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工作中利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详情可见正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参与实验的患者入院前均通过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检查被确诊为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17例,年龄区间为54至79岁,平均年龄为(66.4±3.2)岁;患者病程为1至4年,平均病程为(3.0±0.5)年。试验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16例,年龄区间为55~80岁,平均年龄为(66.8±4.0)岁;患者病程为1至4年,平均病程(2.9±1.0)年。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本次实验内容,且自愿参与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分组结束后,利用统计软件对参与实验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P>0.05,故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参与实验的患者入院时均接受基础护理和治疗,工作人员利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通过他汀类药物调节稳定患者血脂;借助硝酸酯类适当降低患者血压。对照组患者利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情况调整具体剂量,通常剂量为24.5 ~ 47.5 mg/d,确保患者空腹服药。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服用稳心颗粒治疗,饭后半小时温水冲服,每天服用3次,每次1袋。工作人员将提醒患者用药前对药液进行充分搅匀,并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1.3 评定标准

本次实验以《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与心律失常疗效标准》为根据设计标准,对治療效果进行评价和记录,若患者治疗后胸闷、心悸等症状基本消失,且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脏期前收缩症状完全消退或对比治疗前下降幅度超过九成,治疗效果为显效;若患者治疗后心悸、胸闷等症状明显好转,且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脏期前收缩症状完全消退或对比治疗前下降幅度超过六成,治疗效果为有效;若患者治疗后胸闷、心悸等症状基本不存在好转,或病情加重,治疗效果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收集并对比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和占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对数据进行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体现两组患者恢复情况,且予以t检验,P<0.05同时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显效例数为32(为总数的80%)例,有效例数为7(为总数的17.5%)例,无效例数为1(为总数的2.5%)例。对照组患者显效例数为19(为总数的47.5%)例,有效例数为12(为总数的30%)例,无效例数为9(为总数的22.50%)例。数据差距较为明显,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一。

实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情况,不良反应可能性为2.5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2例胸痛,2例恶心的情况,不良反应可能性为10.00%,患者停止用药后,症状自动消退。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距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3,P<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症,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该疾病属于多发病症,对患者生命危害较大。美托洛尔可以有效稳定患者心律,降低心肌缺氧的出现的可能性,并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肌耗氧量。稳心颗粒属于中成药,其具备补气养阴,活血化瘀等效果,通常用于治疗因气阴两虚和心脉受阻导致的胸闷、心悸、气短乏力。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显效例数为32(80%)例,有效例数为7(17.5%)例,无效例数为1(2.5%)例。对照组患者显效例数为19(47.5%)例,有效例数为12(30%)例,无效例数为9(22.50%)例。数据差距较为明显,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情况,不良反应可能性为2.5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2例胸痛,2例恶心的情况,不良反应可能性为10.00%,患者停止用药后,症状自动消退。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距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工作中利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一定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武丽霞.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4):2632-2633.

[2]曹星火.稳心颗粒及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1):34.

[3]刘阳.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9):140-141.

猜你喜欢

稳心颗粒美托洛尔
培哚普利、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可行性探析
稳心颗粒联合美西律片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合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