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汽柴需求将向何处去

2020-10-15丁少恒

加油站服务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汽柴油保有量十四五

文/丁少恒

■丁少恒专栏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市场营销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经济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主要研究领域是石油市场分析预测、行业政策研究、营销量化分析。主流媒体石油行业专家库成员,在石油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

当前,国家正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必将进一步加快。同时,各类新能源及替代燃料也在国家政策鼓励下寻求发展的快速突破。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和行业背景下,石油行业普遍对于国内汽柴油市场的发展,尤其是未来的需求面持悲观态度。加油站终端领域作为汽柴油销售主渠道,未来石油需求变化趋势对其发展影响更为重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和“十四五”起点上,未来五年,国内汽柴油需求到底呈现怎样的变化,或者说将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或状态,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先来谈谈以加油站作为主要销售途径的汽油燃料。汽油的主要用油机具是汽油汽车和摩托车,均在加油站进行油品加注,占据了汽油消费量97%以上,其他还有少量航空汽油和工业汽油。从影响汽油消费的宏观经济因素看,国内服务业拉动作用不断加强、人口规模处于高位,仍有利于汽油需求增长。预计2025年第三产业占比增至59%,较2019年提高5个百分点,商业、旅游活动将增加,对汽油消费形成利好。人口数量预计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14.3亿,未来五年还有一定增长空间。

从国内汽油发展阶段性来看,2018年,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72辆,与发达国家目前的饱和水平(600~800辆/千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考虑到人口密度、人均GDP水平以及经济可能面临的内外部困难,预计2025年载客汽车保有量达到3.3亿辆,年均增长7%,有利于拉动汽油需求增长。

未来新能源汽车占比逐年上升,2025年新能源车保有量将达2100万辆,对汽油替代仍将持续;国家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2025年,国内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4.0升/百千米,对汽油需求造成负面影响。综合汽车保有量、单车油耗、新能源汽车替代等因素,预计2024年汽油消费量将达峰值(约1.47亿吨/年)后缓慢下降进入平台期。

国内柴油消费主要用于公路物流、农业、工业、渔业、发电、商业民用、铁路、建筑、水路等十余个行业。其中,公路物流、农业的柴油销售主要通过加油站终端,占柴油消费比重约为75%,柴油需求未来变化,将直接反映在加油站柴油销售上。

从政策方面来看,2019年国家提出交通强国目标,到2035年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对于柴油需求尤其是公路物流柴油将有明显支撑。

综合考虑各行业发展及用油需求变化,预计2025年前柴油需求量减少1%~2%,公路物流、农业占柴油消费比重将进一步提升到80%,其他领域柴油消费比例进一步降低,柴汽比降至1.0以下(目前1.1)。

总体来看,从未来五年影响汽柴油需求因素分析看,“十四五”期间,我国车用领域汽油需求将保持小幅增长并达到峰值平台期;柴油需求总体将小幅降低,但以加油站终端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公路物流和农业等行业的柴油需求比重将进一步提高,用油量基本保持稳定。汽柴油需求稳定将为加油站领域发展及转型升级提供基本面保障和时间窗口,促进行业更好地平稳过渡。

猜你喜欢

汽柴油保有量十四五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亿辆,新能源汽车占比2.90%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亿辆
对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对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