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挖掘整理民族民间秘验方探讨抗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民族药的研究策略

2020-10-15韩忠耀王玉明邓先扩周福军陆锦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7期
关键词:验方民族民间清肺

韩忠耀 王玉明 邓先扩 周福军 陆锦锐

1.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都匀 558000;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3.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193

2019年12月以来,由湖北省武汉市爆发并蔓延全国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冠状病毒。2020年0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卫办医函[2020]145号”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关于新冠肺炎感染者,轻症患者以发热(体温≥37.3 ℃)、咳嗽、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患者会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等。胸部影像学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等特征[1]。COVID-19感染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且暂无特效药,当前主要采用化学药、中药在临床上进行治疗[2-3],国家卫健委建议的治疗方案指导意见(试行第六版)指出,抗新冠肺炎的化学药品建议使用磷酸氯喹、阿比朵尔、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等,中药推荐清肺排毒汤、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等,而针对COVID-19疫苗尚处于研发阶段。近年来,类似于COVID-19疫情,诸如“非典”(SARS)、埃博拉病毒、禽流感、手足口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层出不穷,给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抗击COVID-19疫情,与化学药及中药形成优势互补,在少数民族聚集地或聚集地区,挖掘整理防治COVID-19的单味药、民族医学秘验方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深度与有效挖掘整理民族民间秘方和验方,为丰富中国传统民族医学临床施药、抗击疫情提供参考。

1 防治新冠肺炎单味药材举隅

我国是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少数民族有55个。民族医药是少数民族人民受区域性生存环境与独特文化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防病治病的丰富医药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4-5]。民族医药疗效显著,对于部分疑难杂症的疗效远超过现代医药[6],民族医药根据区域性分布特点,主要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医药、傣医药等,通过文献检索等方法,挖掘整理了部分治疗肺炎或缓解肺炎发热症状的民族药材。见表1。少数民族由于受地域狭小、偏僻等影响,通常与外界联系不畅,在长期与疫病、疾病斗争中,形成了较完备的民族医药理论基础,积累了一定的验方、秘方,极大丰富了我国传统医学,是无形的文化瑰宝。丰富的民族医药学理论,为抗COVID-19民族民间秘验方的筛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表1 具有潜在防治新冠肺炎民族药材代表

2 预防新冠肺炎秘验方举隅

2.1 藏医方 藏医评判肺炎属“肺热病”,藏医理论认为此病是由于起居、饮食不当或伤风感冒后未得到及时治疗,外邪内侵等因素使机体“龙”“赤巴”“培根”三因平衡失调,致使赤巴旺盛,邪犯肺系所致[17]。因此,COVID-19疫情,在藏医应归属于“肺热病”。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管理局已经制定公布《西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藏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一版)》,指出可从起居、饮食、药物三方面进行预防。药物预防方面,遵医嘱,口服催汤丸、七味珍宝汤(散)、四味木香汤(散)等。

用方:二十五味肺病丸。药物组成:红花、檀香、獐牙菜、悬钩木(粉刺莓)、人工牛黄、沙棘膏、诃子、土木香、兔儿草、白花龙胆、无茎芥、牛黄、肉豆蔻、宽筋藤、石灰华、毛诃子、甘草、葡萄、力嘎都、檀香、山奈、余甘子、香旱芹、甘肃蚤缀、铁棒锤。该方以肉豆蔻、诃子、毛诃子、山奈化湿和中为君药,印度獐牙菜、兔儿草、无茎芥宣肺解表为臣药,再辅以百花龙胆、宽筋藤、石灰华、檀香、红花、牛黄理气化瘀、化湿清热;辅以葡萄、力嘎都、沙棘膏以止咳平喘;佐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合理,具有宣肺止咳平喘、理气化湿和中、化瘀解毒之功效,主要适用于外邪引起的咳痰不止,呼吸急促,肺热,肺结核等。对陈旧性肺结核、慢性肺炎、肺气肿、间质性肺炎等热性肺病的疗效明显[18-19]。其适应症与重型疫毒闭肺型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热面红、咳嗽、痰黄粘少、或痰中带血等基本一致。组方原则和配伍机理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推荐用于重型疫毒闭肺型肺炎的治疗。

2.2 蒙医方 蒙医评判瘟疫,由气候反常、饮食不节、起居下当等诸多因素,使“粘虫”(类似于致病微生物)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并与血、希拉相博,导致机体三根失调,造成流行的急性传染病的总称[20]。当前流行的COVID-19疫情、2003年爆发“非典”(SARS),与蒙医学瘟疫论吻合。可参考如下方剂用药:

方1:胡勒森竹岗-8(小儿清肺八味丸):该药由天竺黄、红花、人工牛黄、拳参、北沙参、胡黄连、檀香、麦冬组成。该蒙药为成药,方中选用天竺黄、人工牛黄为君药,在方中清热化痰,清心定惊;辅以拳参、胡黄连助君药清热除湿;北沙参、麦冬、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再佐以檀香、红花理气化瘀。主要用于1周岁小儿,具有清肺热、止咳定喘之功效,可用于小儿肺热,发烧,咳嗽,气促,瘟疫热盛[21],与普通型湿毒郁肺症型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憋闷气促,腹胀等基本一致,符合普通型湿毒郁肺症的临床治疗原则。

方2:四味沙参汤:北沙参25 g,甘草15 g,拳参10 g,紫草茸10 g等4味组成,共研细末,制成汤剂,视患者年龄选3~5 g,用牛奶或水煎服,每日3次,15 d为1疗程。沙参为君药,味甘、微苦,性凉,可清肺热、止咳润肺;紫草茸为臣药,该药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清肺血热之功效;甘草、拳参为佐使药,其中拳参具有清热解毒,可用于清肺热,甘草具有止咳祛痰、滋补等功效,全方共奏清热、止咳之功。主治肺热,气喘,咳嗽,痰成黄色或带血等,临床使用该方,治愈率高[22]。本方可作为预防新冠肺炎的的基本方,再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加减。

2.3 维医方 维医按照调节血液质、凉血降热、解毒、增强主配器官功能、恢复机体自然力的治疗原则,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特点,初步制定了中医药(维吾尔医药)预防和治疗措施,包含1个预防疾病的处方、3个治疗疾病的处方。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维吾尔医)治疗专家共识》推荐,不少新疆地产药榜上有名。如属于湿热的血液质腐浊型患者,推荐酌情使用抗病毒口服液、祖卡木颗粒;属于干热的蓝色胆液质型患者,推荐抗病毒口服液、复方祖帕糖浆;属于干热的咸味黏液质型患者,推荐乃孜来颗粒、润肺阿里红片等。同时对于一般治疗,建议患者调理饮食起居,食用易消化、清洁、新鲜、清淡、熟的、高营养饮食,注重肉类质量、新鲜程度,忌吃生、死、来源不明的动物肉。

2.4 壮医方 壮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症为恶寒发热或无热、乏力、干咳,突发性疾病,有一定传染性,属于壮医“瘴病”范畴。多缘于患者身体虚弱,感受瘴毒,瘴毒乘虚而入,久郁化热,阻滞龙路、火路,气机不畅,使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阴阳失调而致病。本病的内因是正气虚、外因主要是瘴毒,病机特点为虚、毒。因此,预防方法以芳香化浊辟秽解毒为主,兼顾补气提阳,治疗原则以调气解毒补虚为主。

用方:黄花倒水莲15 g,薏米仁15 g,白术10 g,苍术10 g,防风10 g,救必应10 g,甘草10 g。每日1剂,浓煎至200mL,分两次早晚饭后温服。根据壮医“毒虚致病”理论。以健脾补气、清热解毒、除湿排浊作为组方原则。方解:黄花倒水莲是广西的一味特色壮药,具有健脾除湿、补益气血之功,是为公药;薏米仁为古人治瘴防疫之壮药,具有清湿热排瘴毒之功,是为母药;配以白术培土(脾)生金(肺),苍术温阳去湿,防风祛风排毒,救必应清热解毒,为防疫毒之猛药,是为帮药,甘草调和百药,是为带药。全方以守土护金为本,除湿排毒为标,公母帮带,标本兼顾,既能提升免疫力,又能防瘴气,排浊毒,充分体现《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治未病主旨。本方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寒湿阻肺证的治疗原则。

2.5 苗医方 苗医通常以民间行医的方式治病施药,大多采用个人设诊。苗医理论基础为“两病两纲”理论,即将一切疾病归纳为冷病和热病并辅以“冷病热治、热病冷治”两大治则。对病因的认识较为朴素,认为是季节气候和外来毒素(如风毒、水毒、气毒、寒毒)等所致。按照苗医理论,COVID-19为“外来毒素”所致。可参考如下方剂用药:

肺架气壅煎:波噶梯(百合)15 g,娜丽(薯莨)15 g,豆莴播(地骨皮)12 g,挂桂俄(白薇)10 g,莴久碧幼(一朵云)10 g,喔艾(汇精草)10 g,多布叉(刺五加)20 g,窝阿笨(土人参)12 g等。水煎内服,每日1剂,3次/d,口服,每次100mL。方中以百合、薯莨为君,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利湿平喘;地骨皮、白薇、一朵云为臣药,辅助君药治疗清透肺热;佐以汇精草、土人参、刺五加补虚健脾、益气养阴,标本兼顾[23]。全方具备滋阴益气,润肺止咳的功效,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气营两燔型的恢复期滋阴清肺、化痰、润肺止咳的治疗原则。

细叶沙参30 g,桑白皮30 g,地骨皮15 g,十大功劳木15 g,甘草10 g,水煎服[24]。该方组方精炼。以桑白皮清肺泻肺、再以细叶沙参滋阴养肺、润肺止咳,再辅以十大功劳清肺解毒、地骨皮清透肺热,甘草调和诸药。此方具有泻肺平喘、滋阴润肺的功效。临床适合用于治疗热毒郁肺证,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气营两燔型的恢复期治疗。

清肺健脾益肾方:杏仁、半夏、杜仲、菟丝子、地龙、栝楼皮、五味子、桔梗、黄芪、白术、枳实、熟地黄、山茱萸、淫羊藿等组成,每日1剂[25]。方中运用杏仁、半夏、栝楼皮、桔梗、地龙宣肺化痰为君,再以黄芪、白术、枳实健脾补气、理气化痰为臣,佐以熟地黄、杜仲、菟丝子、山萸肉、淫羊藿填补肾精,培元固本,此方兼顾脾肺肾三脏,用于治疗肺肾两虚、痰湿蕴肺导致的肺炎咳喘等症。本方是黔南州中医院在黔南州挖掘整理的苗族民间治疗“喘证”、“肿胀”的方剂,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肺病患者身体免疫力,临床应用参考价值较高。该方组方机理与用药思路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基础方“清肺排毒汤”相似。

2.6 瑶医方 瑶医把痴、瘴类病症分为上百种之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并有“病从痴起,痴由毒生”的认识。瑶医诊治温痴和热瘴就与非典型肺炎及COVID-19感染肺炎类似[26]。用方:救必应20 g,折耳根15 g,甘遂15 g,地骨皮15 g,刺梨子15 g,水牛角20 g,郁金15 g,金银花10 g,苏梗6 g,山豆根15 g,全瓜蒌15 g,川贝母10 g,芦根20 g,沙参15 g,陈皮8 g,甘草10 g。每剂煎服150 mL,3次/日。方中以水牛角、郁金、金银花、救必应清热解毒、透热出表为君;以折耳根、刺梨子、全瓜蒌、甘遂、山豆根清肺解毒、宣肺逐痰为臣;再以川贝母、芦根、沙参滋阴润肺止咳为佐药;最后使以陈皮、苏梗、甘草理气化痰、调和诸药。全方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为主要功效,作用显著,清热解毒和化痰功效强,临床适用于邪热内陷心包出现神昏谵语、或是痰热蕴肺、痰浊扰心证,组方思路符合重型新冠状病毒肺炎气营两燔型的治疗原则。

3 抗COVID-19民族民间秘方和验方挖掘整理方法

3.1 查阅文献资料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省、市、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以及众多科研院所,对我国民族民间各种秘方、验方或经验方进行较为完备、系统的整理归纳与编撰,有些甚至建立了相关数据库,这些均为我国民族民间各种秘方、验方的传承、发展与保存奠定了坚实基础,是祖国医学珍贵的非物质文化民族医药遗产。因此,可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料体系,查阅可能具备抗COVID-19功效的民族民间秘方、验方及民族药,为抵抗疫情挖掘潜力民族药。

3.2 访谈法 少数民族聚集地或聚集区,往往具有针对特定疾病、疑难杂症或重大疾病的验方或秘方。COVID-19为病毒引起的感染肺炎的呼吸道疫情,这与我国云南傣族、广西壮族、贵州苗族或土家族等部分区域疠气、瘟疫致病有相似之处,深入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进行考察、调研或访谈,是挖掘整理具备抗COVID-19民族民间秘方和验方或民族药可行性途径之一。

3.3 政府职能部门统一组织征集“献方” 由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权威性、代表性等因素,可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级中医药管理局或卫生健康部门统一组织征集抗COVID-19民族民间秘方和验方,配套相关的鼓励或奖励办法,最大程度激发疗效确切的民族民间秘方和验方贡献出来,服务于抗击疫情及其他重大疾病的诊治。如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针对COVID-19疫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征集民族民间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秘方验方和技术方法”,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管理局组织藏医药专家,研究制订了《西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藏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一版)藏、汉文版。通过组织征集“献方”,为抗击疫情提供民族医学的智慧和力量。

3.4 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民族民间秘方和验方是民族医学的瑰宝,政府机关如地方科技局或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应立足实际,利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匹配相关科技规划项目资金政策支持,提供技术指导或直接由政府机关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申请,在确保民族民间秘方和验方提供者为知识产权持有人的前提下,申请知识产权保护[27]。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护我国民族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民族民间秘方和验方因失传或其他不可确定性因素流失。

3.5 民族医药协会学术交流大会 国家或地方民族医药协会可在合适时机,利用专场民族医药学术会议方式,大范围邀请民间具有验方、秘方的民族医生等,通过学术交流,征集抗COVID-19或其他疑难杂症的民族民间秘方和验方。

3.6 产业入股合作或购买 以制药企业为主体、以政府指导、以民族民间秘方和验方提供者为核心,最大程度发挥抗COVID-19或其他疑难杂症的民族民间秘方和验方药用价值,可以采用购买或民族民间秘方和验方提供者产业入股等方式,共同开发民族民间秘验方。

3.7 保密登记制度 可根据民族民间秘验方提供者的要求,既发挥民族民间秘验方的社会效应,抗击疫情,又对民族民间秘验方实行保密登记制度,打消献方者的顾虑[28]。

3.8 数据挖掘技术与统计学软件 针对现代化数字化资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与统计学软件,挖掘整理具有或潜在的抗COVID-19或其他疑难杂症的民族民间秘验方,如采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挖掘系统、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平台等[29]。

3.9 其他方法 为征集抗COVID-19民族民间秘方和验方,还可以通过“考察法”、“视听法”等[30]进行挖掘整理,最大限度的征集到对疫情有效的民族民间秘验方,服务于疫情控制。

4 结语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高传染性、接触源的隐蔽性等,都增大了抗击疫情的难度。2020年2月14日上午,由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领衔、来自5个省市多名专家组成的国家中医医疗队正式进驻江夏大花山户外活动中心的方舱医院,开始应用中医中药治疗COVID-19感染肺炎轻症患者。前期中医药与化学药联合用药抗击疫情表明治愈率普遍提高且明显缩短了治疗周期。同时,利用COVID-19感染肺炎康复患者捐献的新冠特免血浆治疗,临床疗效表明患者接受治疗12~24h后,实验室检测主要炎症指标明显下降,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血氧饱和度及病毒载量等关键指标全面较好,临床体征和症状明显好转[31]。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民族医学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分支,孕育着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源远流长、与各种疠气、瘟疫、疑难杂症或重大疾病博弈的智慧库,深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秘验方,对具有潜在抗COVID-19民族民间秘方和验方药物配伍规律进行研究,进一步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提供临床用药参考,切实在COVID-19疫情或其他疑难杂症方面,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验方民族民间清肺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呼吸系病症蜜疗方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常用中药验方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清肺茶
“清肺食物”真能清肺吗?
有没有“清肺食物”?
清肺止咳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0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