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温补方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变应性鼻炎30例

2020-10-15

中医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塞分泌物

宋 晓

(漯河市中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 也称为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复杂且病因多样。目前,临床研究认为是患者在接触到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由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细胞因子等共同作用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1]。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雾霾等因素的影响,AR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临床上采取西药治疗效果甚微。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在AR疾病方面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且副作用少,是目前研究的热点。2015年1月—2018年8月,笔者采用益气温补方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变应性鼻炎3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漯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9~58岁,平均(36.40±2.18)岁;病程1~10年;平均(4.07±1.08)年。对照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19~55岁,平均(36.32±5.15)岁;病程1~8年;平均(3.98±1.0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鼻鼽”相关诊断标准[2]。①常因感受风冷异气发病,恶风寒,面白,气短咳痰色白;②鼻腔黏膜淡白肿胀,可见较多清稀分泌物,舌苔薄白,脉浮。

2.2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①有鼻痒、阵发性喷嚏、流清水涕和鼻塞4大症状中3项以上者;②常年性发作,以秋冬季节和气温降低受凉后易加重者;③鼻腔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肿胀或充血者;④发作期间鼻腔分泌物涂片芥末刮片嗜酸细胞检查呈现为阳性者。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由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1998001,10 mg/片),10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温补方治疗,药物组成:黄芪、红枣各20 g,补骨脂、益智仁、巴戟天各12 g,白术10 g,辛夷、白芍各8 g,防风、桂枝、桔梗各6 g。水煎,留汁400 mL,1剂/d,早晚饭后温服。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禁烟酒,饮食清淡,避免食用对鼻黏膜刺激性药物。

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4 观测指标

①检查两组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使用棉拭子在鼻甲后端向前旋转反复涂擦2~3次,随后将之以滚动的方式放置在载玻片上自然干燥,经HE染色法,镜下观察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的个数。②生活质量。经中文版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uality of Life,QOL)[4]评估,量表包含眼部问题、眼部症状等7个条目共28个问题,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低。

5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5]标准。显效:喷嚏3~5个,每日鼻流涕≤4次,鼻塞有意识吸气时有感觉。有效:喷嚏6~10个,每日鼻流涕5~9次,鼻塞间歇性或是交替性,鼻痒时感觉蚂蚁在皮肤上爬行,但能忍受。无效:喷嚏≥11次,每日鼻流涕≥10次,鼻塞时需全天张口呼吸,鼻痒时感觉蚂蚁在皮肤上爬行,难以忍受。

6 统计学方法

7 结 果

7.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AR患者疗效对比 例

7.2 两组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AR患者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中 嗜酸性粒细胞对比 例

7.3 两组AR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AR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对比

8 讨 论

变应性鼻炎发病与遗传、变应原、身体素质等因素相关,甚至与年龄、生活习惯等相关[6]。AR发病机制复杂,中医学理论中并无AR病名,但其临床症状如鼻痒、喷嚏、清涕、鼻塞等与中医学的“鼻鼽”相似。鼻鼽病多因为脏腑虚损,外邪侵袭,上犯肺窍。该疾病属虚,病位在于肺、脾、肾3脏。查阅相关中医研究[7]显示:桂枝汤、玉屏风等均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汤剂,如黄芪、防风、辛夷等均是常用药。若是AR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常年发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大负面影响。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鼻窦炎、哮喘等并发症,因此,针对该类患者应及时给予重视与科学治疗,预防疾病恶化,影响健康。

国内外众多文献[8-12]显示:使用常规西药治疗AR,如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只能缓解部分症状,待药效过后仍反复发作,疗效有限。益气温阳方方中补骨脂、益智仁、巴戟天温补肾阳;黄芪补脾益气,与防风、白术联用起到增强健脾固表之功,气血生化有源,黄芪补肺气有助于实卫,脾为肺之母气,虚则补其母,经白术健脾气实现补肺气的作用;辛夷辛温发散、芳香透窍,其性上达,升达清气,可有助于散风邪、通鼻窍的作用;桔梗可辛散苦泻,宣开肺气,解毒排脓;桂枝、白芍、红枣温中散寒,调和营卫;白芍酸甘化阴,使得酸得其助而阴生,有效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

现代药理分析中[13]提示:中药补肾阳药具有调节机体细胞的作用,拮抗过敏介质,有效提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从而达到提升机体免疫的目的。防风、白术具有抗鼻黏膜损伤、提升机体免疫力的作用[14-15]。上述中药配合使用,抑制炎性反应,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数据显示:治疗组QOL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经干预后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该研究与谢松桃等[16]研究基本一致,均认为益气温补方可以明显提高AR患者的生活质量。AR作为一个国内外关注的课题之一,中医中药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不良反应较西药有着明显的优势,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综上所述,采用益气温补方治疗AR疗效稳定确切,减少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减少患者痛苦,积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研究。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塞分泌物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油菜营养生长期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分析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鼻塞危害大 千万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