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树优质高效施肥技术模式试验

2020-10-15

河南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饼肥开沟基肥

信阳农林学院 王广铭

信阳市浉河区农业农村局 王广铭

为探索优化茶园施肥技术模式,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对茶树施肥时间、施肥深度、施肥次数、施肥比例、施肥量及肥料种类搭配施用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试验,以期找到茶园优质高效的施肥技术模式,为茶园化肥减施提供技术支撑。

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材料

茶树品种为白毫早,树龄为14 年。试验于2016年9 月至2017 年10 月在信阳市浉河区祥云茶叶合作社、青云茶叶合作社茶园进行,供试肥料为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以下简称“活性肥”)N+P2O5+K2O+Mg ≥20%,有机质≥25%;猪厩肥,有机质≥25%,N+P2O5+K2O ≥1%,同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菜籽饼肥,有机质≥75%,N+P2O5+K2O ≥8%;尿素N ≥46%。

(二)试验设计

选择地势、茶树覆盖度和生长势较为一致的茶园作为研究区,并根据施肥处理划分4 m×4 m 的小区,分别进行施肥时间、施肥深度、施肥次数施肥比例和不同肥料搭配施用、施肥量等对比试验。随机排列,重复3~4 次。

(三)试验方法

1.研究“活性肥”不同施用时间对春茶鲜叶产量、发芽密度、百芽质量等的影响。以“活性肥”作为试验材料,施氮肥量为350 kg/hm2,设4 个处理。处理1:“活性肥”于2016 年10 月10 日一次性施入;处理2:“活性肥”于2016 年11 月10 日一次性施入;处理3:2016 年10 月10 日“活性肥”70%基肥施入,2017 年2 月20 日“活性肥”30%追肥施入;处理4:2016 年11 月10 日“活性肥”70%基肥施入,2017 年3 月20日“活性肥”30%追肥施入。

2.研究施肥开沟深度(沟深)与茶蓬中心的距离(沟距)对“活性肥”的施用效果。沟深设3 种水平,分别为10 cm、25 cm、40 cm;沟距设3 种水平,分别是20 cm、40 cm、60 cm,共9 个处理组合。

3.研究“活性肥+尿素”施用基肥、追肥次数及比例对茶叶产量的影响。以施氮量350 kg/hm2为基准,“活性肥”作基肥,尿素作追肥,试验设4 个处理。处理1:“活性肥”60%作基肥于2016 年10 月10 日施入,尿素20%作追肥于2016 年12 月10 日施入,尿素20%于2017 年2 月20 日作2 次追肥施入;处理2:“活性肥”70%作基肥施于2016 年10 月10 日施入,尿素15%作追肥于2016 年12 月10 日施入,尿素15%于2017 年2 月20 日作2 次追肥施入;处理3:“活性肥”60%作基肥于2016 年10 月10 日施入,尿素13%作追肥于2016 年12 月10 日施入,尿素13%于2017 年2 月20 日作2 次追肥施入,尿素13%于2017 年3 月30 日作3 次追肥施入;处理4:“活性肥”70%作基肥于2016 年10 月10 日施入,尿素10%作追肥于2016年12 月10 日施入,尿素10%于2017 年2 月20 日作2 次追肥施入,尿素10%于2017 年3 月30 日作3 次追肥施入。

4.以施氮量350 kg/hm2为基准,将活性肥分别与饼肥、厩肥、尿素等肥料以7:3 比例混合施用与单施活性肥进行对比,肥料均与2016 年10 月10 日一次性施入。

5.主要研究“活性肥”的最佳施用量。试验设3种水平,施“活性肥”量分别为325 kg/hm2、350 kg/hm2、375 kg/hm2,分2 次 施 入(60% 基 肥 于2016 年10 月10 日施入,40%追肥于2017 年2 月10 日施入),以不施肥为对照,随机排列,重复3 次。

二、结果与分析

(一)施肥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1.施肥方式及时间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由表1 可知,茶叶的基肥和追肥均宜早施。“活性肥”在2016年10 月10 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时鲜叶产量较11 月10日时增长了9.0%,2017 年2 月20 日追肥小区的鲜叶产量较3 月20 日的增长了7.8%。同时对发芽密度及百芽质量亦产生显著影响,活性肥2016 年10 月10 日时作基肥一次性基肥的发芽密度和百芽质量分别较11月20 日施入的增长14.5%和5.4%,2017 年2 月20 日追肥的发芽密度和百芽质量分别较3 月20 日追肥的增长12.2%和7.9%。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作为基肥和追肥的施用时间与茶叶产量有较大关系,活性肥在2016 年10 月10 日作为基肥施用,在2017 年2 月20日(开采前30~40 d)作为追肥施用,第2 年春茶发芽密度、百芽质量及春茶产量相对较高,施肥效果较好,能明显地提高春茶的产量,在2017 年3 月20 日施用则稍偏迟,施肥效果一般。

表1 不同施肥时间对茶树鲜叶产量的影响

2.施肥深度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由表2 可以看出,施肥时开沟深度及沟与茶蓬中心距离的远近不同,茶叶产量也不同。开沟深度25 cm,沟与茶蓬中心距离40 cm 是最佳施肥距离,此时鲜茶产量为645 kg/hm2。开沟深度过浅或过深,沟与茶蓬中心距离过远或过近对茶叶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表2 不同开沟深度及沟与茶蓬中心距离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3.施肥次数和比例对茶叶产量的影响。采用“一基二追”的施肥方法中,处理1 鲜茶产量较处理2 相对较高,分别为606 kg/hm2、552 kg/hm2,施肥效果较显著。采用“一基三追”施肥方法中,处理3 鲜茶产量较处理4 效果较好,增长16.7%,但综合考虑成本问题,以处理1 最优。(见表3)

表3 不同施肥次数和比例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4.施肥搭配方法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由表4 可以看出,“活性肥+饼肥+厩肥+尿素”和“活性肥+饼肥+厩肥”两种搭配施肥方法比其他几种施肥方法,每667 m2成本略高,但每667 m2产量,特别是名优产量都相对较高。综合多次试验结果,以“活性肥+饼肥+厩肥+尿素”及“活性肥+饼肥+厩肥”两种肥料搭配施用茶叶产量和名优茶产量相对较高,说明活性肥与其他有机肥或无机肥搭配施用效果较好,而以“活性肥+饼肥+厩肥+尿素”和“活性肥+饼肥+厩肥”两种方法最佳。

表4 不同肥料搭配作基肥施用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5.施肥数量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经试验,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施用数量对茶叶产量有较大影响。施氮量为352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施300 kg/hm2的处理略低,施275 kg/hm2的处理最低。从方差分析的结果看,3 种处理与对照都有极显著差异,但施325 kg/hm2与施300 kg/hm2处理无显著差异,它们与施275 kg/hm2的处理都有极显著差异。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施活性肥300 kg/hm2是最佳的施肥量。(见表5)

表5 不同施肥用量的茶叶产量方差分析

(二)不同肥料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2016—2017 年对专施活性肥和专施氮肥的茶叶品质进行对比试验,经感官审评结果和有效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专施活性肥的茶叶品质有效成分明显增加,茶叶香气浓郁,滋味浓醇爽口。(见表6)

三、结论与讨论

经过本研究所采用的“活性肥”作基肥的不同施用时期及与其他肥料的配合施用对比试验,其结果为,一是茶叶活性专用肥易在2016 年10 月10 日早施,且在2017 年2 月20 日进行1 次追施,鲜茶产量635 kg/hm2。二是开沟深度25 cm,沟与茶蓬中心距离40 cm时施用活性肥最佳,产量可达645 kg/hm2,效果最优。三是活性肥追施比例以“一基二追”且“活性肥”加尿素施肥比例以“60%+20%+20%”的处理,相较于处理2、处理3、处理4 产量分别增加了54 kg/hm2、6 kg/hm2、66 kg/hm2,但综合考虑成本问题,以该处理效果最好。四是“活性肥”配施有机肥,同时田间适量尿素能够有效促进茶叶早发多发,提高产量。五是“活性肥”相较于尿素施用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茶叶品质。

表6 不同施肥种类茶叶感官品质比较

猜你喜欢

饼肥开沟基肥
不同施肥配方对克瑞森葡萄园艺性状的影响
悬挂式旋转开沟机的设计
连续4年基肥减量对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有机肥培肥方式影响柑桔园生态效应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预切种式甘蔗横向种植机开沟器结构优化
秋施基肥单、双边开沟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不同基肥对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
饼肥对延安烤烟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