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居油田牛74块油层分布特征研究

2020-10-14吴宏

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 2020年4期

摘 要:牛居油田是辽河坳陷东部洼陷北段的主力油田,整体为断裂背斜构造,牛74块位于其南部。为有效开发该油藏,对其油层分布特征开展了研究与描述。结果表明:牛74块主要含油层系是沙二段,构造形态为断鼻,储层为冲积扇沉积,为低孔特低渗储层;油层分布受构造、沉积、储层控制,主要分布牛74-18-16井附近,油层最厚78.2m,具备压裂建产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牛青构造带;构造解释;储层评价;油层分布规律

1 地质概况

牛74块构造上处于辽河断陷东部凹陷北部地区,牛居青龙台构造带的中部,北为牛居油田,南为青龙台油田,西与茨榆坨油田相邻[1-5]。牛74块钻井揭露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S3)、沙二段(S2)、沙一段(S1)、东营组及上第三系馆陶组。其中沙二段(S2)为本块的含油目的层。沙三段:岩性为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与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呈不等厚互层,夹黑色煤层,与上覆沙二段呈整合接触。大部分井未钻穿。沙二段:岩性为灰白色砂砾岩、含砾砂岩、浅灰色砂岩与紫色粉砂质泥岩、绿灰色泥岩互层,与上覆沙一段呈整合接触,地层厚度280~300m。按岩性组分及油层分布,沙二段划分为三个油层组即S2Ⅰ、S2Ⅱ、S2Ⅲ。沙一段:岩性为砂砾岩、砂岩与绿灰色泥岩互层。东营组:岩性为砂砾岩、砂岩、粉砂岩与绿灰色泥岩呈不等厚互层。馆陶组:大套厚层灰白色砂砾岩。

该区沙河街组地层中对比标志较多,岩性、电性特征明显,分布稳定,可对比性强,运用的对比标志自上而下依次为:标志零厚度10-20m,位于东营组油层顶部,岩性为灰绿色泥岩,泥质较纯,分布稳定,可对比性强;自然电位曲线平直,视电阻曲线值较高,感应曲线值低,尤其声波时差幅度极低。电性特征明显,易于辨认和追踪,是该区可靠对比标志层。标志1位于沙一下段的顶部,发育厚度约20m的稳定泥岩段,颜色为褐灰、深灰色,分布稳定,视电阻率曲线呈低平段,感应曲线呈宽“wv”字型,该标志在全区广泛发育,稳定程度高,电性特征明显,是全区一级对比标志,可作为控制沙一中和沙一下分界的标志。标志2该标志位于沙二段顶部,深灰色、褐灰色泥岩,厚度约为10m,质纯性脆。视电阻率曲线平直,电阻率值一般低于2.0Ω·m,自然电位曲线低平,感应曲线具有较高的感应值,是该区较好的标志层之一,可作为沙一段和沙二段地层分界的标志。

2 構造特征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钻井资料编制了S2Ⅰ、S2Ⅱ、S2Ⅲ,3个油层组顶面构造图。牛74块构造为一个四周被断层围限的一个断鼻,高点位于牛74-18-16井附近,高点埋深-2950m,地层向北西倾,高部位较缓,下倾部位较陡。围限的4条断层为茨东断层、牛74南断层、牛21西断层、牛74北断层。圈闭面积7.5km2,闭合高度375m。其中茨东断层是一条长期活动的二级断层,走向NE向,区内延伸长度12.8km,是青龙台~牛居断裂背斜构造带与茨榆坨断裂构造带的分界断层,对本区各套地层的沉积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牛74南断层是一条走向NEE向,延伸长度6km的三级断层。在沙二到东营期发育,是青龙台油田与牛居油田的分界线。对本块沉积和油气聚集起控制和遮挡作用。牛21西断层走向NE向,区内延伸4.6km,主要发育于沙二时期,将沙二时期牛74背斜构造切割成两块即:牛74块和牛21块。牛74北断层是一条走向EW向,延伸长度约2.0km的四级断层,是主干断裂的派生断层,它主要起分割断块和遮挡作用,该断层控制油水分布。

3 储层特征

牛74块的沙二段储层为冲积扇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北、北西方向。在沙二段的不同油层组砂体分布有差异,沙二段砂体层数多,单层厚度薄,I油组砂体层状分布,砂体连通性好,砂体发育集中,连片分布,最厚47.1m(牛74-16-16)、最薄16.9m(牛74-13-11)、一般24~34m。II、III油组砂层多为透镜体,平面上叠加连片,II油组砂体最厚49.5m(牛74-11-15)、最薄13.1m(牛74-15-15)、一般24~38m,III油组最厚54.4m(牛74)、最薄9.6m(牛74-17-15)、一般20~32m。

储层岩性以砂砾岩为主,中砂岩、粉砂岩次之,矿物成分主要是长石(含量33.8%)、石英(含量32.8%)和岩屑(含量22.2%),有少量填隙物。岩石颗粒呈次圆状--次棱角状,点--线接触。孔隙平均喉道半径1.892mm,为细喉道。岩心分析孔隙度最大14.8%,最小11.5%,平均13.4%;渗透率最大24md,最小1md,平均7.21md,属于低孔低渗储层。

4 油层分布特征

牛74块沙二段油层较为发育,油藏埋深-2943.5~-3498.8m,纵向上油层层数多,厚度薄,如牛74-19-15井,油层29层,单层厚度1.1~4.8m,单井厚度为78.2m;油层中含夹层水,但无统一的油水界面。I油组:油层主要集中于该油组,油藏埋深-2950~-3180m,含有高度230m,油层连通性好,层状分布;油层最厚26.3m(牛74-18-16)、最薄5.6m(牛74-11-11)、一般10~25m。II油组:油藏埋深-3050~-3310m,含有高度260m,油层零星分布,呈透镜状,但平面上叠加连片;油层最厚32.2m(牛74-16-14)、最薄6.0m(牛74-11-11)、一般10~20m。III油组:油藏埋深-3150~-3344m,含有高度194m,油层零星分布,呈透镜状,但平面上叠加连片;油层最厚46.7m(牛74-19-15)、最薄3.0m(牛74-11-15)、一般10~15m。综上,牛74块各油层组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为构造岩性油藏。

5 油藏产能情况

试油4口井11层,均获工业油流5层,投产23口,单井初期平均产量为12.5t/d,目前开井19口,累计产油5.05×104t。该块有初期产量高,产量下降快的特点,压裂效果明显,23口井全部经过压裂改造,其中4口未经压裂投产,初期平均日产油8t/d;经压裂改造后平均18t/d,日增油10t。I油组投产井12口,初期平均日产油21.7t,最高牛74-11-15井36t,最低牛74-11-13井11.4t。II油组:投产井9口,初期平均日产油14.4t,最高牛74-15-13井20.8t,最低牛74-14-14井4.6t。III油组:投产井6口,初期平均日产油15.0t,最高牛74-13-13井22.5t,最低牛74-18-16井10.0t。

6 结论

通过对牛74块地层层系、构造特征及沉积规律、油层分布特征的评价研究,提出了该块油藏含油井段长,油层分散,单层厚度薄的特点,油层分布受构造及岩性的双重控制。该类油藏通过压裂投产初期日产油8t,可以实现有效建产。

参考文献:

[1]胡英杰,王延山,黄双泉,王群一,刘海艳.辽河坳陷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J].海相油气地质,2019(2).

[2]王延山,胡英杰,黄双泉,康武江,陈永成.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天然气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8(10).

[3]闫文华,石晓博,杨士萍,牟勇.牛74块井网适应性评价及方案调整[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7).

[4]刘宏合.VSP测井在深层特低渗砂岩油藏中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8(6).

[5]王玉娟.牛74块S_2深层特低渗透油藏实现经济有效开发的做法[J].西部探矿工程,2008(9).

作者简介:

吴宏(1967- ),1990年7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地质勘查专业毕业,现在长城钻探公司录井公司综合导向项目部工作。